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 >

北师大胡聪慧:让投顾成为个人财富积累的“压舱石” 改变“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现状

来源:金融界   2022-05-20 18:24:11

金融界5月20日消息 截至2022年3月末,公募基金规模突破25万亿,投资者数量达5.41亿,其中,权益类投资者达1.85亿人。

然而,基金、A股频频冲上热搜背后反映了坐享发财梦的投资者却沦为市场上被割的“韭菜”。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末,主动权益型基金跌幅中位数为17.76%,主打稳健投资的“固守+”产品平均下跌3.07%,甚至连银行理财产品在“净值化”后也出现大面积“破净”。

在个人投资频频出现亏损的情况下,智能投顾再次走红。据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胡聪慧表示,智能投顾对个人理财行为具有三大重要影响:一是投顾组合较个人自主理财具有更高的收益风险比,尤其在资产配置、降低偏误上表现显著。二是投顾具有教育作用,尤其“全委托式”的投顾服务具有持续化、碎片化特点,潜移默化优化投资者自主理财行为;第三,投顾具有普惠金融价值,但需持续投教和市场普及。

基金投顾组合收益风险比高于65%个人投资者

为何出现“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现象?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胡聪慧表示,一方面,个人投资者难以把握买卖时点和持有期限,常出现追涨杀跌、频繁交易等不理性投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选基问题导致。个人投资者往往喜欢根据短期业绩排名或跟风买入热门基金。然而,热销并非收益的保障,一旦基金规模超出经理人最优管理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基金未来收益产生负面影响。

《公募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一组调查数据也印证了上述推论。《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3月31日,持仓时长小于3个月的平均收益率为-1.47%,持仓时间在6-12个月的基民平均收益率为10.94%,而持仓时间在120个月以上的基民平均收益率实现翻倍,为117.38%。

认知与行为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面对震荡走势、市场回撤,金融知识本就匮乏的投资者难以作出理性判断,卖出去的瞬间可能是及时止损,也可能是“追悔莫及”。为帮助个人投资者解决投资难题,促进卖方投顾向买方投顾转变,2019年10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公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并批准易方达等五家基金公司或其子公司参与首批试点工作。

实际上,国内智能投顾平台早于2014年便已出现,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商业银行、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和大型科技公司陆续跟进。2015年随着股市的爆发,智能投顾开始迅猛发展,2016年进入第一次高潮阶段。然而,2017年,金融市场迎来“严监管、去杠杆”及熊市的到来,智能投顾进入低谷期。直至2019年基金投顾试点牌照发放,整个行业进入合规发展期。

投顾对个人投资效果的改善如何?其又是如何帮助投资者提升基金投资效果?“研究发现,投顾对投资效果的改善主要体现在降低组合波动性、提升投资收益风险比上。研究周期中,个人自主投资的超额收益风险比整体为负,而投顾组合的超额收益风险比整体为正,同期投顾组合的收益风险比高于65%的客户自主投资表现。”胡聪慧通过长期观察实验得出这一理论。

据胡聪慧介绍,智能投顾不仅可以帮助个人投资者在基金选择、组合配置和管理行为上规避行为偏误,对客户自主投资也起到一定的溢出效应。与此同时,智能投顾也极大降低了投顾的使用门槛,其服务费用普遍在500元至1000元,构成了以客户为中心,代表投资者利益的买方投顾模式。

然而,从过去以销售佣金为盈利模式的卖方投顾过渡到收取服务费的买方投顾并非易事。胡聪慧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指出买方投顾当前面临的多重挑战:

一是客户认知不足。销售机构作为卖方投顾提供投资建议不收费,因此,普通客户对于投顾建议需单独付费购买的接受度不高。此外,客户错误地把投顾当成一种产品或基金组合产品,希望能够买入并在短期内获得高收益,这种错误认知影响着基金投顾业务的发展。

二是持有投顾牌照的销售机构发展投顾业务的动力不强。一方面,在销售机构当前的盈利中基金投顾费用仅占很小一部分,业务体量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开展基金投顾业务需要在教育引导客户、改变客户认知上花大力气,这是具有挑战且短期内收效具有不确定性的事。

三是独立基金投顾机构自身的流量有限。独立基金投顾机构先天没有客户资源,具有流量的劣势。靠社交媒体渠道的大V吸引客户流入或机构自身教育引导客户转化的话,业务增长比较慢。与销售机构合作是一个获得流量的渠道,但在合作之后仍然面临传统销售业务与基金投顾业务两种业务形态发展定位、相互竞争等问题。

三方平台:流量及服务优势显著

据了解,截至2021年底,全行业共有60家机构获批基金投顾业务试点,其中,基金及子公司25家、券商29家、第三方独立销售机构和银行各3家。

不同机构间各自具备哪些优劣势?胡聪慧认为,目前市面上的投顾产品相似度较高,大多围绕客户风险偏好线性对应不同股债比例的基金组合,而基金公司在投顾产品创新上具备一定的优势,在保障收益总体稳健的同时兼顾客户对收益弹性的需求。此外,基金公司在市场投研上有长期的积累,整体投资策略也相对更为完善且更为丰富。

相较于其他三类机构,券商的客户无疑是最优质的。券商客户对权益市场投资更为熟悉,且具有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可投资资产规模相对较高。不过,券商平台在费率方面不具备明显优势,其权益类基金投顾业务的费率在0.8%-1.2%,股债混合类大部分在0.5%-0.8%。

“银行客户群体规模虽然庞大,但权益市场参与比例较低,未来还需帮助客户树立科学的权益投资理念,引导投资者逐步增加权益市场的配置比例,实现长期财富保值增值。”胡聪慧指出。

背靠大型互联网平台的独立投顾机构虽是“半路出家”,但其智能化水平更高,再加之流量优势及服务水平,三方平台的签约客户数及签约规模反倒领先行业。胡聪慧表示:“基金公司容易超配自家基金,银行、券商则同时扮演着“销售”和“投顾”两个角色,存在利益冲突。与之相比,三方平台作为纯买方的独立销售机构,其在资产选择上客观性更强。”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如胡聪慧所言,个人投资者应对自身有清楚地认知,在缺乏金融知识及行为偏误的情况下,借助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发挥投顾在长期财富积累中的“压舱石”作用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