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黄金 >

中国保险协会副会长郭金龙: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相关政策或将出台

来源:时代财经   2021-03-13 18:23:29

近日,第九届中国保险产业国际峰会在海南三亚举行。

海南银保监局人身险处处长周莉演讲时表示,疫情发生以来,保险行业发展受到一定的冲击。在推动自贸区快速复工复产的基础上,海南银保监局积极参与先行区建设、创新行业发展模式,突出了海南自贸港的特色。

周莉称,海南自贸港为保险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试验田,对行业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是不可多得的机遇,各项优惠政策正在逐步落地。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同时亦面临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保险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何?又将迎来怎样的前景与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保险协会副会长郭金龙指出,保险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前景非常广阔。

另一方面,在深化医保改革的背景下,作为重要补充的商业健康保险又将如何发力?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保险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江崇光认为,商业健康险或将成为保险业未来十年的新增长点和护城河。

保险业正处于发展黄金期

今年3月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将大力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比重为18.1%,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12.6%。而受上世纪60年代出生高峰期人口进入老年阶段影响,从“十四五”开始,我国老年人口将会迎来快速增长期。

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最新预测数据,到“十四五”期末,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3亿人。

中度老龄化社会首先考验的便是医疗、养老等公共财政支出和社会保障体系。在郭金龙看来,在老龄化的大背景之下,保险业将迎来多样化的机遇。

他指出,一方面老龄化会引发家庭结构的变化,尤其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生育,这种情况下需要基础保障跟上,国家层面和许多机构都在考虑养老的问题,以及各种医疗和健康保障,这两大业务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

郭金龙同时指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出台相关政策,这是突破性的进展。

(时代财经摄)

疫情发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当前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在郭金龙看来,眼下中国的经济增速处于转型期,从过去的高速增长逐步过渡到中低速增长,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速度很慢,增长潜力依然巨大,但会产生一系列结构问题。

“机遇就包含在这些结构性问题中,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生活环境、方式的变化,对保险业的外部发展环境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郭金龙表示。

在上述社会形势、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郭金龙总结道,保险业正处于黄金期,未来能够实现高水平或全面开放发展。

“按照目前的GDP增长弹性来看,保费的增长实际上快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长期来看,保险业处于黄金发展期”,郭金龙指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保险产品的多元化趋势会愈加明显,如何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的年龄阶段做出差异化定制,是行业创新的方向。”

从政策层面来看,保险业有哪些展望?

郭金龙指出,第一是构建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协调发展的格局,发挥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在养老医疗等民生领域的第三支柱的作用,尤其要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巨大挑战;

第二是关于将商业保险纳入灾害救助体系。比如除了疫情的问题,还有自然灾害如地震、房屋塌陷等,如果没有商业保险的机制,很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金融风险。

商业健康险或成未来10年新增长点

回望过去的一年,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大部分人的投保意识正在发生改变,这无疑会成为推动保险业发展的最大动力。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保险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江崇光在会上透露,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健康险实现逆势上涨,全年保费收入达到8173亿元,同比增幅明显高于寿险。

而据亿欧智库测算,2021年由于部分重疾险、短期健康险产品调整,保费收入增速下降至13.8%。到2022年后,保费收入将回升至20%以上,预计到2025年可达20210亿元。

江崇光指出,健康险的逆向提升,离不开互联网平台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线上购买保险,对于年轻人来说易于接受,但也要考虑到两个问题,一是健康险的作用有没有发挥到位,很多人把它当做一次性产品;二是健康险有没有做好用户管理和医疗管理,这是值得商榷的。”

(时代财经摄)

另一方面,商业健康险的发展也是本次大会热议的主题。

商业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企业行为,以盈利为目的,收入必须大于支出(赔付)才可以持续运营,而后者由政府主导,不需盈利,但要保持收入和支出的基础平衡。

去年3月5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分为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三级,基本医疗保险是主体层,商业健保是补充,大病救助为托底层。

数据显示,商业健康保险每年的赔付金额由2012年的298.1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921亿元,8年期间增长了近9倍,其占基本医疗保险支出的比重也由2012年的3.7%增长到2020年的13.91%,增速非常惊人。

江崇光指出,商业健康保险作为互联网医疗生态圈的组成部分,可能会成为中国保险行业未来10年的新增长点和护城河。

“商业健康险本身脱胎于寿险,但寿险是低频产品,健康险是高频产品,后者更多地要介入过程管理和行为管理,只有把这两者做好,才能摆脱简单消费型或赔付型保险,回归到健康险的本源”,江崇光表示,“慢病人群和老年群体是商业健康险应该关注的重点,如何去匹配、管理,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同时江崇光指出,传统的寿险公司在搭建(商业健康险)过程中比较困难,所以要敢于尝试、借助第三方通道,互联网医疗的破局会带动整个健康管理行业的发展,也是大势所趋。

早在2019年年底,银保监会等13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中提到,商业健康保险的规模到2025年将超过2万亿元,未来6年要保持19%的年均增长率。

目前来看,我国的商业健康险主要侧重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患病期间的保障,涉及药品报销部分的比例相对较小,这给市场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