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 >

地方两会落幕,都有哪些关键词?“稳增长”仍是首要核心任务

来源:金融时报   2022-02-18 12:23:51

临近3月,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新一年工作如何开展,高质量发展如何落子,引发各方关注。

随着日前天津两会的闭幕,地方两会落幕。从各地两会提出的新目标、新举措来看,新一年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方向非常明晰。

坚持稳中求进“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

在2022年地方两会提到的发展任务中,“稳增长”仍是首要核心任务,而这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罗志恒表示,2022年,“稳增长”是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投资、消费、产业升级等作为“稳增长”着力点的重要性显著提升。除此之外,改革开放、区域协调、共同富裕等也是“稳”的保障,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强调。

对于不同区域而言,“稳增长”的主抓手也不尽相同。例如,北京、上海、广东三个发展程度较高的省市,更加强调区域协调,以达到“以点带面”提振地方经济发展的效果。

全力稳定工业增长成为不少地方的重要任务。其中,湖南提出了“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明确“十四五”期间,每年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0家以上,力争到202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突破2.5万家。辽宁提出,制定实施三年行动方案,以工业振兴引领全面振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

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多地强调“适度超前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围绕“两新一重”等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进度,除了“铁公基”等传统基建外,新基建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例如,河南提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万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投资1.8万亿元”,而宁夏提出聚焦“十大工程项目”“六个一百”重大项目,力争完成投资2000亿元。

光大证券(行情601788,诊股)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2022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不小,政策对基建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此背景下,基建投资有望实现高速增长,带动基建产业链上的相关上市公司实现较高的相对盈利增速。“疫情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我国供应链所展现出来的韧性,再次印证制造业强国的道路正确,‘硬核’科技和高端制造等行业将迎来长期性的投资机会。”他表示。

从各地提出的目标来看,在新基建方面,5G基站、互联网、技改、新能源等项目成为发力重点。例如,贵州和安徽均提出“新建5G基站2.5万个”,广西继续推进“千企技改”项目,浙江启动700万千瓦清洁火电项目等。

助推动力转换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显活力

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也是各地两会的高频词。

对此,罗志恒表示,从各地两会来看,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是下一步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具体包括,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改造,谋划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和路线图,防止“碳冲锋”和“运动式”减碳等。

摩根士丹利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也表示,如何平衡好短期增长压力与长期经济结构的调整,成为各地2022年经济工作的重心之一。从产业转型角度看,高端制造业投资的布局、碳中和规划下的绿色产业建设等将成为重要抓手。

具体来看,碳达峰、碳中和、绿色成为高频词。例如,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上海2022年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要聚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高水平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积极落实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任务。而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对全省16个“两高”行业进行清单化跟踪监管。

在北京市,政协委员也围绕“绿色协同加强区域生态一体化建设顶层设计”积极建言。例如,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报换认为,应加强区域生态一体化建设顶层设计,确立区域公共生态环境发展目标,制定区域公共生态环境发展规划和政策,明确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生态环境工作的合作领域及合作方式。北京市政协委员、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提出,要坚持用“绿色系数”评价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果,发挥北京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上的“领头羊”作用,积极推动区域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有利于三地生态一体化的产业协同体系。

此外,作为拉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增量之一,几乎所有省份都对数字经济发展提出了明确规划,数据基础设施、智能化等是各地关注的重点。产业发展方面,福建省表示,2022年将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工程,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2.6万亿元以上,浙江、湖南、西藏分别提出数字经济增长12%、15%和10%。

“目前,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提到,数字经济当前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载体。同时,数字经济涵盖的产业很多,比如信息电子制造产业、通信产业、芯片产业、互联网产业和产业数字化赋能的机遇等。

深化改革开放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从地方两会中也可以看到,除了阶段性的发展目标,营商环境改革、要素市场化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国资国企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有望持续推进。

浙江率先提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口号。一方面,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推进杭州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另一方面,继续清理在政府采购、招投标中的不合理限制,将政府采购项目预留给中小企业的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而曾受“投资不过山海关”困扰的东北也加速改革。例如,吉林实行“零容忍”,建立规范化行政执法事项清单,推广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综合管理平台应用。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最后一年,绝大部分省份表示将继续大力推进国企在企业所有制、市场化经营、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国有经济布局等方面的改革,确保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顺利收官。例如,上海市提出,将筹建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母基金,在新兴产业、社会民生等领域适时组建新的国企集团,推动一批国企实施股权激励。

与改革并进的是开放进程。例如,正在建设自贸港的海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2年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海南20条落实举措,力求与自贸港政策形成叠加效应。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窗口与前沿,广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进出口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等项目,主动服务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各地也在力求把握RCEP正式生效的机遇开展经贸合作,统筹疫情防控工作,畅通海铁公空对外运输通道,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罗志恒表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