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铂金 >

海南海药踩雷信托产品背后:2亿本金无法收回 主业“溃败”债务高企

来源:中国科技投资   2021-10-11 19:22:24

近日,海南海药(行情000566,诊股)(000566.SZ)发布关于信托产品的风险提示公告称,公司购买的一款信托产品于9月23日到期,截至公告披露日,2亿元本金未能收回。随后,深交所就信托产品的底层资产情况、资金最终投向、对公司生产经营影响等问题第一时间发布关注函。

海南海药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回复称,该事项不影响公司生产经营,公司一方面积极推进相关事项,最大程度减少潜在损失;另一方面专注增强主业,紧跟医药行业及市场发展趋势,不断增强公司竞争优势。

事实上,本次信托产品逾期兑付早有预兆,此前该产品已两度延期。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信托投资中,担保方为海南海药第二大股东,融资方与担保方存在一定关系,信托公司仅仅扮演通道合规的角色。

除此之外,海南海药近年经营业绩多依赖投资收益,扣非净利润连续四年为负,但对资金的需求却连年升高,2020年带息负债率达到近年最高,此前还被深交所询问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是否触及ST风险。

信托产品兑付两度延期

近日,海南海药披露《关于信托产品的风险提示公告》称,公司购买的“新华信托华晟系列-华穗19号单-资金信托”(以下简称“华穗19号信托”)发生逾期兑付,信托产品有效期自2019年12月24日至2021年9月23日,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未收到华穗19号信托本金2亿元。

在此之前,该信托产品已两度延期。2019年12月24日,海南海药花费2亿元购买了华穗19号信托,但2020年12月17日,海南海药与新华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信托”)签署补充协议,约定信托期限由12个月变更为18个月;2021年6月23日,海南海药再次与新华信托签署补充协议,约定信托期限由18个月变更为21个月,即两次延期后,该信托产品应于同年9月23日进行兑付。

为何两次延长信托产品约定期限?2021年9月30日,海南海药在《关于深交所关注函的回复公告》中称,“公司在确保不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正常发展,为提高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和整体收益,购买了华穗19号信托,其扣税后预期收益率6.37%/年。鉴于华穗19号信托一直正常支付利息,为提高闲置资金收益,从而为股东获取更多投资回报,公司延长了华穗19号信托的期限。”

不过根据现有公告披露,华穗19号信托的底层资产和资金最终投向均为重庆金赛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金赛”),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归还银行贷款。海南海药称,现公司控股股东海南华同实业有限公司、公司董监高及原控股股东深圳市南方同正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同正”)与重庆金赛均不存在关联关系。

然而,在海南海药购买华穗19号信托的前几日,即2019年12月20日,重庆金赛向新华信托融资2亿元,利息7%/年,期限12个月,且南方同正就重庆金赛上述债务向新华信托承担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天眼查显示,重庆金赛主要从事药品批发,控股股东为重庆赛诺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赛诺”),两家公司曾皆为海南海药的供应商。

如今,南方同正已退居为海南海药第二大股东,但南方同正总经理邱晓微担任了重庆赛诺全资子公司重庆泓杉制药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除此之外,iFind数据显示,南方同正的法人代表刘悉承与邱晓微曾分别担任重庆赛诺的总经理和董事长职位。

综上所述,海南海药进行信托投资,担保方为现公司的第二大股东,而融资方与担保方存在一定关系。需要提及的是,新华信托于2013年开始出现多起风险项目。2014年底,新华信托收到严厉的监管令——暂停该公司所有集合信托业务。2020年7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公告,决定对新华信托实施接管。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新华信托只是一个通道合规的角色,并无主动作用,而作为央企控股的海南海药踩雷,一方面是二股东设局套取上市公司资金的涉嫌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是国企对经营监管失控,导致上市公司资产和股东权益受损。”

业务依靠投资收益、债务高举

海南海药创立于1965年,前身为海口市制药厂。1992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于深交所上市至今,业务收入主要来自肠胃康、头孢制剂、原料药及中间体以及其他品种。

自2008年以来,海南海药保持增长态势,但2019年,海南海药出现亏损,此后亏损幅度逐渐扩大。具体来看,2019-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海南海药营业收入分别为24.45亿元、22亿元、10.30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07%、10.02%、4.07%;同期净利润分别亏损1.95亿元、6.55亿元、3.99亿元,同比下降幅度分别为290.26%、236.28%和911.11%。

海南海药扣非净利润首次亏损发生在2017年,亏损金额2412万元,当期净利润却是盈利8100万,二者产生巨大差额的原因主要是当期获得7700多万的投资收益,另外还有3846万元的政府补助。

2018年,海南海药扣非净利润为-1000万元,净利润为1.02亿元,来自于中间转让中国抗体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抗体制药”)产生的投资收益9700多万元、银行理财2800多万元以及政府补助2400多万元等。2019-2020年,海南海药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27亿元、-8.51亿元,与同期净利润产生差额的缘由均为抗体制药市值变化带来的投资收益以及政府补助。

这意味着,从2017年开始,海南海药的盈利主要依靠投资收益和政府补助,二者的金额均超过当期净利润,而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淡薄。由于海南海药扣非净利润多年为负,今年6月份还被深交所询问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是否触及《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修订)》第13.3条第(六)款规定的其他风险警示情形。

深交所官网显示,依据前述条款,若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应对其股票交易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即在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

对此,海南海药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回复称,“公司经营业绩受多重因素影响,公司将紧跟医药行业及市场发展趋势,加大研发,强化营销,提升工艺和产品质量,不断增强公司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持续加强风险管控,开源节流,提质增效,提升盈利能力,推动健康发展。”

业绩增长不明显,但债务余额却大幅增长。海南海药财报显示,其短期借款从2015年的3.4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5.8亿元,长期借款从2015年的6245万元增至2020年的8.28亿元。

与此同时,海南海药带息负债从2015年的12.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48亿元,带息负债率在2020年底已达到46.75%。然而,2015年,海南海药的账面资金12.22亿元,与带息负债规模相当,但公司没有选择偿还借款,而是继续举债。

此后两年,海南海药带息负债规模持续增长。2016年,海南海药货币资金为31.44亿元,带息负债为20.90亿元;2017年,货币资金达到36.76亿元,但公司继续举债,带息负债为36.21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近80%。

大量增长的利息支出带来不断攀升的带息债务规模,但账上的大量资金却不用于偿还贷款?沈萌分析道,“账面资金应该是被用于质押担保而被金融机构冻结,无法正常使用,所以才会不断增加带息债务,甚至有央企控股股东为上市公司提供流动性支持”。

“在央企接手前,海南海药的经营业绩和资产结构就已经非常孱弱,特别是原实控人存在掏空上市公司的嫌疑,而在央企接手后,也没有实现监管到位,导致央企拿到一个烫手山芋,并且为了弥补接手上市公司的决策失误,还需要不断继续向其投入更多资源维持正常运转,得不偿失。”沈萌说。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中国科技投资》记者,“一般情况下,公司宁愿负债而不愿使用货币资金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使用带息负债的利率水平相对较低,另一种可能就是公司资金有多元用途。”

“债务规模大幅增长,营收未出现明显增长,对于一家公司来说确实是比较大的风险点,海南海药当前债务规模的增长可能是研发等一些投入的净增加,但这些投入的效果能否真正带动整体业务的长期发展,还需要观察它后期的业绩表现和发展。”江瀚说。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