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黄金 >

中概股大跌是机会逢低加仓,中概股盛况终将回归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1-08-31 19:26:59

中概股的稳定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由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市场规模庞大,近年以来,中概股的IPO都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只要误会消解,这种盛况必然会回归。

最近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和香港股市波动性比较大。美国有一只专门追踪中国科技公司的ETF从高点回调了50%多,香港恒生指数的跌幅也差不多。海外有些投资者误认为中国在为难这些大企业、对中概股股东不太关心、想要终止中概股在美国上市等。

笔者认为,这些误解是错误的,无论是从科技的重要性上,还是从吸引海外资金流入角度来看,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助于经济发展。从国家战略层面考虑,现在也许是逢低加仓而不是止损的时候(不是投资建议)。

美国股市稳定性的来源:

联储、防大跌团队和Too Big to Fail

首先介绍一下美国股市。其实,美国股市是政策市或制度市。美国股市的政策设计,大体上可以用一个三角形来表达。三角形其中一条边是美联储。美联储在托市这点大家都知道。以前,美联储在谈论政策目标的时候,谈的是两点,但伸出的是三个指头,即充分就业、控制通胀和金融稳定(其实就是股市)。

第二条边是PPT。英文是Plunge Protection Team,中文可以译为“防止股市大跌团队”。这是一个直接为美国总统服务的财经团队,任务是在股市动荡的时候,直接为美国总统提供政策建议。它是一个工作团队,没有常设机构,由财政部长牵头,包括美联储主席、证券会主席等。显然,他们认为在股市动荡的时候,单个职能部门首长介入的力量不够,必须上升到国家层面,股市的稳定,在美国是国家层面要干预的任务。

第三条边是政府保障关键企业和关键行业的稳定,Too Big to Fail,翻译过来是“大到不能倒”。美国有一些大企业,如果被认为有系统性风险,是不能倒闭的。一方面,政府加强对他们的监督,另一方面就是在困难的时候加大对他们的迅速支持,而不是简单的资不抵债倒闭了事。

这三点给理性的投资者三个定心丸。它表明,美联储、国家层面和制度设计者都关心投资者和股东的利益,在为股市投资者(股东)承担着巨大的投资风险。美国股市也就成了某些世界投资者的目的地。如果我们把这三条边删掉,让美国股市变成一个真正的“有规范的”自由市场,可以预期美国股市马上要表演自由落体运动。

中概股在美国IPO

有利于外资流入和降低中国金融风险

现在海外有些投资者有一些误解。误解之一就是中国要终止中概股在美国的IPO。笔者对许多朋友解释,这是不可能的,中概公司在美国IPO是互利的。在美IPO是为了引入外资。IPO的受益者一般来讲可以分为四类:海外投资者、国内投资者、持股员工和企业本身。如果我们假定,前三类股票持有者,都把IPO的收益100%留在国外,但企业自身的那一部分IPO收益用于企业发展,这部分就是净流入的资本。

除2020年,国内流动性有些紧张,但因为在海外上市,有些科技类的中小企业的流动性比较充裕。如果没有海外市场,这些中小科技公司的流动性可能会非常困难,在流动性紧张的大环境下,正常经营可能都会是一个大问题。

其次,有利于改善我们的国际收支,降低金融风险。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假如那些中概股改在国内上市,参与其中的境外投资者,在获得巨大投资收益后,比如募集了相当于几百亿美元的人民币,就有一个把它们换成几百亿美元现金流出的冲动。另外,IPO以后,还有一个到期出售股票套现的压力,几年累计下来可能有几千亿或上万亿美元。这都会给我们的资本账户带来巨大的压力,在人民币不是世界货币的现实下,可能会增加我们的金融风险。

第三.中概股在美国上市,是许多国外投资者对中国科技企业进行早期投资(比如风险投资)的主要动力。海外投资者的最终目标是在海外上市募资来实现利润套现,这是在我们资本项目没有自由化的前提下的一个合理安排。如果这个渠道没有了,这类投资者的积极性就会下降,许多在孵化阶段的、早期的科创企业,可能因此而面临资金困难。

我的理解是,中国可能会把海外IPO制度化,继续鼓励在港、在美募股上市。当然,国家的经济安全、数据安全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是任何人不能挑战的,比如没有开放的行业就不能海外IPO。为了金融安全,为了好的投资环境,我认为,国家对中概股IPO是乐观其成的。

股东利益和香港繁荣都很重要

正视误解,逢低加仓

海外有些投资者认为,我们对中概股股东的利益不太关心。笔者对这点并不赞同。国家层面早就确定金融是核心竞争力,这个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保护好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况且中概股投资者和中国债券投资者都是那些拿出真金白银表达对中国经济的信心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他们是我们中国经济的利益相关者,是中美两国和而不同的利益基础之一,与我们是一荣俱荣的关系,他们的合法利益我们是关注的。

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这一类机构和个人受到巨大的利益损失而改变了对中国的信心和看法,会是什么结果?可能就离中美金融脱钩不远了。所以,中概股的稳定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由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市场规模庞大,近年以来,中概股的IPO都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只要误会消解,这种盛况必然会回归。

还有是对香港股市的误解,认为我们不太关心香港股市的短期波动。有些香港的朋友跟我说,他们目前正面临巨大的浮亏,压力很大。而且说,如果这个状况不改变,有些外资可能会考虑撤退。我告诉他们,从国家战略层面考虑,现在是逢低加仓而不是止损的时候。为什么呢?在目前这个节点,香港只会更加繁荣,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不会受到损害。只要对国家的香港战略有信心,对香港股市就要有信心。

还有一种误解就是认为我们在为难大科技公司。有人和我聊天时提到,前几年来中国,从北京到省到地方,大家都在谈科技创新,感觉现在有些不一样,好像在为难高科技公司。但实际上,我们其实做了欧美长期以来想做的事情,例如,规范垄断、规范数据安全、提高平台外送人员的权利、公平分配教育资源、解决资本的无序扩张等问题。当这些问题解决了,大公司的运营和投资环境将会更加良好,中国经济的前景会更加美好。我们不是在为难大科技公司,而是为它们发展壮大提供更好的环境。

回到我们最开始说的,美国股市和中国股市有相似,也有不同。长期以来,美国把重心主要放在股市本身上面,而中国则把重心和主要关注放在对实体经济和企业的支持和扶持上。中国金融稳定的“三角形”的配置完全都在国家对1)金融风险的防范,2)对经济整体和科技发展的大力推动,3)对企业的坚定扶持政策和决心,在改善环境的同时,大力支持和发展公司。这三个定心丸吃了,就会发现市场中存在很多因恐慌产生的低估机会。

最后,笔者认为政策交流的重要性,政策交流是重要的管理手段,它可以避免误解,消除消除误解,化解谣言。海外市场上有一批人在利用谣言唱空中国经济、中概股和恒生指数。我们可以以当年在香港外汇市场上对付某些投机者的力度和速度,让这些谣言落空,保护好投资者的利益,为中国经济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外部金融环境。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