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黄金 >

三盛控股2020年签约未结转金额达241亿元 投资设置红线拿地力度加大

来源:证券日报网   2021-03-21 21:22:32

    本报记者 王丽新

    3月19日晚间,三盛集团的地产板块上市公司三盛控股公布2020年度业绩。在行业竞争加剧、政策收紧、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三盛控股交上了一份较为优异的成绩单。

    公告显示,2020年,三盛控股营业收入87.79亿元,同比增长276%;毛利润约24.98亿元,毛利率为29%,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净利润上升至8.51亿元;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73.86亿元,同比增长逾3倍。

    “三盛控股是一家立足于福建大本营的房企,公司战略性资源聚焦长三角,这是2020年取得业绩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跟着人走和跟着人流走两条投资逻辑之下,叠加拿地到开盘时间缩短,公司毛利率水平相对较高。”地产分析师严跃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外,在三盛集团的支持下,公司避开被政策严格限售限价调控的区域,在经济活力较强城市积极参与各项土地招标,为未来业绩释放形成支撑。

    在三盛控股管理层看来,扩规模同时更强调安全边际。据三盛控股内部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三盛控股承袭三盛集团对风险的重视,严格把控项目风险,在以现金流为导向的投资策略下,土拓整体呈现出“稳、准、快”的状态,有效支撑公司规模扩张速度的同时,保证财务的健康与安全。

    多元化方式拓展土储

    2020年全年,三盛控股新增30幅地块,新增土储面积为526万平方米,利用“地域上聚焦,机会上分散”的打法取得。

    “在拿地前就将所有风险排查清楚,通过划分清楚集团、区域、项目这三级管理的责、权、利,从总体上控制项目90%以上的风险,剩余的10%风险则在报建等落地性的问题和项目运营过程中解决。”上述内部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强调设置投资红线对风控强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多元化拿地的方式增加土储,把握土地市场窗口期,通过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土地成本,提升盈利空间。

    众所周知,对房企来说,2020年是行业较为艰难但也是抓住机遇转入业绩上涨通道的一年。在投资策略上,有些房企节奏把握不畅,补充土地力度较弱,一方面是出于资金链安全考虑,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影响接下来的规模扩张。鉴于此,2020年房企对投资策略的选择或许会影响未来规模排位。

    过去的一年,在投资策略方面,三盛控股强调以现金流为导向,拿地侧重去弱限购、弱限价的区域,同时严守“不进市场风险大的城市、不进机构不认可的城市,不进市场存量大的城市”,使得三盛控股土拓节奏整体有效支撑公司规模扩张的同时,财务水平得到优化。

    总裁直播“流量”转销量

    据公司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底,三盛控股剔除预收账款及合约负债后的资产负债比率为53%;现金短债比增至1.79倍,满足了三道红线的有关要求;手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73.86亿元,较2019年末的16.89亿元同比增长超3倍,现金流呈现大幅改善。

    现金流改善的背后,是三盛控股营销模式的创新。在有效的营销转化下,2020年全年实现已签约未结转金额为241.28亿元。

    2020年房企销售受疫情影响明显,三盛控股积极探索构建数字化营销打法,加大项目推盘及促销力度。以做大客储逻辑,设立分阶段客储目标及达成方案,不断强化营销内功,在“4-2-1-7”管控下,敢于大开盘,科学精准化落位,不断提高营销转化率。

    值得一提的是,地产直播是去年疫情期间重要的营销方式,在对房地产互联网营销的特殊性与消费者心理的深入研究下,三盛控股把握住“流量漏斗”与“资源整合”这两个关键营销思维,积极创新跨界整合增厚IP影响力,带动企业销售业绩。2020年下半年,三盛控股执行董事兼总裁两次现身直播间,累计围观量超270万、带货超4.5亿元,推动“流量”向“销量”的转化。

    此外,为提高运营效率和资金使用率,三盛控股2020年持续优化内部管理体系,通过建立数字化运营、销售、回款平台等方式提高运营效率,进一步提高了管理颗粒度、库存去化率和资金周转率。不过,这一切动作调整的背后,皆是公司管理架构灵活调整所致。

    优化调整组织结构

    2021年初,三盛集团的“老将”冯辉明重归,市场对此直呼“老东家”颇具吸引力。这位经验老到、极强专业性的地产“老将”回归三盛控股后,业内称其有望为业绩提供强力支撑,后期工作重任也是备受市场期待。

    不过,在此之前,三盛控股已经在积极调整组织结构,通过组织裂变提升管理效率、扩大产能。重点在于调整为三级管理架构,赋予区域及一线更多的自主权利。自公司从总部驱动转为区域自驱动以来,各区域经营意识、指标兑现能力明显增强。目前,三盛已逐步实现将区域公司作为经营主体,区域自主承担经营与利润中心的角色。

    以三盛华东公司为例,自组织变革后,2020年全年,三盛华东公司贡献销售额显著增长。7月23日,三盛华东公司正式更名为苏沪公司,标志着三盛在深耕广拓大江苏城市圈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此外,公司还实施“盛创、盛利”等激励机制。“盛创”即三盛实行项目跟投机制,“盛利”即跟投项目利润率超过某个水平后,三盛会从超过部分中拿出较高比例与整个团队来进行分享。

    对此,有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激励制度往往是一个公司稳健发展的关键点,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挑战,要相应地通过调整管理机制和激励制度来应对,这一系列内部调整最终将会反馈到一线营销、财务盘面,甚至行业排位上,这才是公司的基石。

(编辑 田冬 乔川川)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