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这个正迅速扩张的市场:利润在向上游聚集,下游企业期待更多议价权

来源:经济导报   2022-09-04 09:23:46

半年净赚120亿!这是硅料龙头通威股份(行情600438,诊股)(600438.SH)8月17日披露的半年报中的数据;但同属光伏产业,经济导报记者采访到的山东本地的光伏组件生产企业,其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竟出现了阶段性亏损,甚至“越生产越亏损”。

正是因为利润分布过于集中,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避免产业趋同、恶性竞争和市场垄断,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引导各类资本根据双碳目标理性参与光伏产业。

与此同时,备受行业期待的工业硅期货期权(下称“硅期货”)上市在即。据中泰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有色金属研究总监安冉介绍,硅期货的上市有助于平抑工业硅的价格,使之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受访企业也期待,能够充分参与硅期货市场交易,协调产业发展。

01

“产能不足”遇上市场扩容

8月31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了国内太阳能(行情000591,诊股)级硅料的最新成交价,各级硅料价格区间接近每千克310元,这是硅料价格在年内的第29次上涨。去年8月,国内太阳能级硅料均价还在每千克200元上下浮动。

就在前几天,济南某光伏组件生产企业市场部经理李飞接到了供货商打来的电话。“对方希望将结算方式由‘每月一结’改为‘款到发货’,并‘温馨提示’说现在原材料产能不足,他们只能优先为打款及时的客户发货。”他说。

李飞告诉经济导报记者,近两年光伏产业从技术到市场,每个环节都在迅速提升,“组件价格从原先的每瓦30到40元,降到了现在的不足2元,发电成本更是降到了每千瓦时0.3到0.4元,已经能与化石燃料发电相提并论了。”

根据国际能源署在今年年初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达到160GW;而李飞根据上半年的数据,预测今年的数据“达到220GW不成问题”。至于他就职的企业,今年的产能已经扩充到了1.5GW,成为山东地区屈指可数的光伏组件生产企业。

市场在迅速扩容,又背靠山东这个可再生能源消费大省,纷至沓来的订单却让李飞高兴不起来,原因也很简单:上游“产能不足”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暴涨。

作为行业专家,安冉介绍说,工业硅的生产,一次性投入大、周期长;可偏偏工业硅属于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近两年我国也在清退行业的低效电炉,致使产能增长缓慢。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在报告中称,目前国内多晶硅在产企业14家,8月份共有5家企业检修,因限电被迫减产的硅料企业有3家;“限电”“检修”的效应传导到产业下游,李飞这样的生产商便遭遇了变相涨价。

“目前我们仅启动了70%左右的产能。”他表示,“只能优先完成现有的订单,新订单则要延长交货周期。”

02

利润在向上游聚集

李飞表示,公司跟上游供货商签订的是长单合同,但现在却变成了“一口价”,相当于变相涨了价。“下一步可能就要直接涨价了。”他忧心忡忡。

尽管如此,他还是对供货商的情况表示理解:“成本上涨的压力是从上游传导下来的,实际上他们也分摊了部分压力,利润都集中在上游。”

利润在向上游聚集,这点在光伏板块上市企业的财报中也有所体现。8月17日,通威股份披露2022年半年报,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03.39亿元,同比增长127.16%;净利润122.24亿元,同比增长312.17%,相当于日赚8000万,一时间被业内称为“硅王”。同样是硅料龙头的大全能源(行情688303,诊股)(688303.SH)也公告,预计今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约为94亿至96亿元,平均日赚超过5000万元。

在产业链中游,爱旭股份(行情600732,诊股)(600732.SH)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96亿元,晶澳科技(行情002459,诊股)(002459.SZ)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7.02亿元,协鑫集成(行情002506,诊股)(002506.SZ)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751.34万元。这几家太阳能电池片生产企业的业绩较为亮眼,但仍无法与上游的几家龙头企业相比。

至于产业链下游,李飞表示,成本上涨的压力多集中在组件生产、电站系统搭建环节,“产业下游是红海市场,贸然提价就等于丢掉市场,我们公司还有自己的特殊性:下游客户合同执行周期较长,执行价格无法随行就市,成本压力也就只能我们来承担。”

李飞表示,目前公司还有利润空间,但有些同行已经出现了“越生产越亏损”的情况。“不要忘了,现在的光伏市场可正在迅速扩张啊!”他说。

安冉直言,在一个迅速发展的行业,市场倾向于供给端是正常现象;“而硅料生产还有自身特点:一是产能有门槛,需要达到万吨以上才能盈利;二是投产周期长,新建产能一年半到两年才能实现满负荷运转。有了这样的门槛,就容易形成垄断。”

有评论指出,国内多晶硅料主要就垄断在5、6家龙头企业手里;而《通知》更是明确提出,要“避免产业趋同、恶性竞争和市场垄断。”

03

期待更多话语权

《通知》要求“规范市场秩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并引导产业链“上下游明确量价、保障供应、稳定预期”。

怎样才能既“明确量价、保障供应、稳定预期”,又实现“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李飞联想到自家企业,其母公司是山东著名厨卫家电厂家,需要大量采购不锈钢做原材料。

“不锈钢有期货市场;工业硅能不能也搭建期货市场呢?这样我们生产商也多一条购买原材料的渠道,也多一个议价的平台。”他说。

作为有色金属期货专家,安冉表示,曾经的不锈钢市场,真就像现在的工业硅市场一样,是一个供给垄断的市场,“以300系不锈钢为例,当时某一家钢厂的市场占有率就超过30%;业内前三的钢厂合起来市场占有率接近六成,市场集中度比当下的工业硅还要高。”正因如此,当时的不锈钢市场几乎就是“一口价”,且定价权在卖方手里。

“2019年9月25日,不锈钢期货正式上市。随着更多的社会资本和更专业的投资者入局,不锈钢市场价格终于有了制衡的力量,后来价格走势也客观反映了需求端的情况。”她表示。

据安冉回忆,当时生产不锈钢的某家头部企业,因为有成本优势,所以在期货市场主动做空套保,并且迎来了“红利期”;但同时,需求端的企业也开始通过期货市场以低于现货交易的价格采购不锈钢;受其带动,越来越多的机构加入进来,期货市场“做多”的力量越来越强。“最终,做空和做多的力量形成了平衡,价格也能客观反映市场需求了。”她表示。

而硅期货与不锈钢期货相比,前者产品非常稳定、方便交割,成本构成也非常清晰。“而且,中国是工业硅产能最大的国家,市场占比近80%,亟需在国际上拿下工业硅的定价权。”安冉表示。

据了解,硅期货有望成为广州期货交易所第一个上市的品种;而根据广州期货交易所设计的工业硅合约产品,其交易单位每手5吨,最小报价单位每吨5元,涨跌停板幅度是4%。

除了期待硅期货市场能成为第二个销售平台 ,李飞还认为,“未来我们签订单,完全可以加入价格保护条款,约定标的价格,波动范围内随行就市,超出范围则触发价格保护,继而实现更合理的成本分摊。”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