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新能源基金急速“回血”!15天涨超30%,基金经理这样说

来源:中国基金报   2022-05-23 09:23:25

自今年4月27日大盘创下2863点的年内新低后,逐渐震荡企稳站上3000点,近来新能源板块成为反弹急先锋。刚刚过去的15个交易日(从4月27日到5月18日),中信一级行业指数中,汽车和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两大行业指数涨幅领先。

这期间,新能源主题基金及重仓新能源板块的基金也大幅“回血”。基金经理表示,新能源板块高景气度的持续性较强,目前新能源板块处于底部企稳向上反弹的过程中,仍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新能源基金急速“回血”

去年末到今年4月,新能源板块出现了逾40%的回撤,一度迎来“至暗时刻”。然而近日,该板块出现大幅反弹。自4月27日大盘企稳以来,截至5月20日,仅15个交易日,4月27日以来中证新能源指数涨幅接近30%,尤其汽车零部件和锂电池板块持续活跃。

伴随着新能源板块的快速反弹,相关基金近期也大幅反弹。Wind统计,有454只(各份额合并统计)主动偏股基金近15个交易日涨幅超20%,其中大部分为新能源基金。其中,27只基金区间净值涨幅在3成以上。

具体来看,4月27日以来,长城中国智造A单位净值涨幅为34.91%,领涨主动偏股基金。一季报显示,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均属于电气设备行业,阳光电源(行情300274,诊股)、通威股份(行情600438,诊股)、隆基绿能(行情601012,诊股)位列前三大重仓股。广发再融资主题A紧随其后,近15个交易日上涨34.54%,一季度末同样重点配置电气设备、电子板块个股。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诊股)低碳成长A区间涨幅也超过34%,宁德时代(行情300750,诊股)、晶科能源(行情688223,诊股)、晶澳科技(行情002459,诊股)等新能源个股位列其重仓行列。

此外,国投瑞银新能源A、信达澳银新能源精选、泰达宏利新能源A、中海环保新能源等新能源主题基金近期净值“回血”幅度均在30%以上。

事实上,仅近一周(5月16日到5月20日)而言,随着A股市场开始逐渐企稳反弹,新能源板块成为反弹急先锋,相关主题基金实现了较高收益率。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多只重配新能源赛道的基金近一周净值增长率超过8%,业绩表现亮眼。

15天涨超30%!多只新能源基金急速“回血”

新能源板块为何快速“回血”?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投资总监、基金经理崔宸龙认为,前期市场受到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上海疫情等众多事件的冲击,其中新能源车板块由于供应链受到了短期的实质影响,因此在上一轮回调中幅度相对较大。目前上海疫情已经可控,复工复产快速进行,市场对于整个新能源车供应链的恢复具有很强信心,因此近期反弹快速修复了之前的部分下跌。

诺德基金阎安琪分析称,三大利好共同助力板块反弹。首先,最差的阶段已过去,新能源汽车领域步入复苏阶段。其次,政策支持在路上,支持行业加速复苏。汽车消费在居民消费中占比约30%,受到各界重视。第三,估值处于低位,风险得到释放。以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为参考,目前市盈率(TTM)处于近3年来的24%分位水平。

板块调整已相对充分

业内认为,新能源行业本身的成长逻辑仍在强化,短期扰动因素消除后,行业将回归正常发展路线,目前调整已相对充分。

站在当前时点,鹏华基金基金经理闫思倩仍然看好新能源相关领域投资机会,核心看好光伏板块、电动车(尤其是动力电池、汽车智能化)相关板块的投资机会。在她看来,自去年底至今,板块整体调整的时间和空间都已经相对充分,尤其是空间上,不少股票跌幅近50%,回调较大。

闫思倩进一步指出,除了上游涨价对中游部分环节带来一些影响之外,新能源领域的整体基本面良好;下游市场需求,包括光伏装机均已远超预期。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从销量来看,三月数据表现较好,尽管四、五月短期受到上海特殊时期影响,但整体渗透率仍在20%以上,表明消费端仍有非常强劲的韧性。

此外,即便新能源汽车历经连续涨价,目前各主要车企在手订单普遍还有1-3个月,在手订单仍比较充足,也再次反映出需求端非常好。因此,4、5月新能源汽车行业只是短期受到了特殊时期和宏观上的影响,部分企业短期利润略有损失,但不会影响行业整体向上的发展进程。

广发基金基金经理郑澄然表示,今年以来新能源板块的下跌,主要还是来源于交易筹码和估值的综合因素,但如果这方面的因素得到缓解,基本面持续强劲,那么新能源板块好公司的后市行情就值得期待。

对于近期反弹较大的新能源,国投瑞银基金经理施成指出,总体来看,能源的供给在未来几年都会比较有限,但对于能源的需求仍会持续增加。全球能源的供需可能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紧张。

施成表示,将会继续选择未来有巨大成长空间的行业,如新能源上游行业、储能行业、半导体材料等。

具体行业来看,设备制造业方面,长期将持续受益于光伏、锂电、半导体等产能扩张,保持较快的复合增速。但由于产业链短板环节的制约,从中游制造的盈利能力减弱,和潜在增速预期放缓导致的扩张意愿减弱,都可能会对资本开支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目前仍然是继续观察后续变化,以及更加集中投向和新兴产业相关的制造业领域。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