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白银 >

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72亿 前三家公司占44%

来源:金融界网   2021-09-30 11:22:17

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保险业协会)发布《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研究报告》。今年以来,平台经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保险的监管举措陆续出台,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发展面临一系列机遇与挑战。当前,《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中国银行(行情601988,诊股)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2020年第13号)施行已半年有余,该报告以保险业协会面向行业70余家财产保险公司开展的市场调研和月度监测数据为基础,从互联网财产保险发展概况、面临机遇和挑战、应对措施和建议、未来趋势和展望等多个角度入手,全面分析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发展的特点、问题及趋势,旨在进一步促进行业有效防范风险,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全文如下:

一、2021年发展概况

2021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平台经济反垄断等背景下,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发展具有业务恢复性增长、产品业态丰富化、市场发展规范化等特点,在服务实体经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保障需求、支持传统财产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保费规模呈恢复性增长

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27%。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渗透率由2020年的5.9%上升至6.4%,与2019年持平。(图1-2)

图1: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保费收入及同比增速

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72亿 前三家公司占44%

图2: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渗透率

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72亿 前三家公司占44%

截至2021年6月末,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保费前三家保险公司所占市场份额为44%,较2020年年底提升3个百分点。(图3)按照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规模排名,前三名为众安保险、泰康在线和人保财险,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1%、12%和11%;其中,众安保险和泰康在线的市场占有率与2020年年底基本持平;人保财险市场占有率较2020年年底提升2个百分点。(图4)

图3:互联网财险行业保费前三家保险公司所占市场份额

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72亿 前三家公司占44%

图4:众安保险、泰康在线、人保财险市场占有率

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72亿 前三家公司占44%

2021年上半年,众安保险、泰康在线、安心保险、易安保险四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实现累计保费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18%,合计市场份额为33%,其中众安保险、泰康在线两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实现累计保费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31%。(图5)除四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之外,按照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规模排名,前十名保险公司分别为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大地保险、平安产险、国泰产险、阳光产险、国寿财险、紫金保险、太平财险和华泰财险,合计累计保费收入229亿元,同比增长25%,合计市场份额为49%。(图6)

图5:专业互联网公司合计保费收入占比、同比增速

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72亿 前三家公司占44%

图6:相关保险公司2021年上半年市场占有率和保费收入同比增速

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72亿 前三家公司占44%

(二)互联网车险与非车险呈多元发展

一是互联网车险保费规模降幅小于传统车险。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车险实现累计保费收入111亿元,同比下降1%,较2020年互联网车险累计保费收入同比降幅20%有所收窄;同时,低于同期财险行业整体车险业务8%的降幅。(图7)可见,互联网车险凭借其优于线下传统渠道的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体验,有效吸引了客户。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车险业务渗透率回升至3.0%,较2020年上升0.3个百分点。(图8)

图7:互联网车险行业保费收入、增速及财险公司车险业务保费增速

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72亿 前三家公司占44%

图8:互联网车险业务渗透率

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72亿 前三家公司占44%

截至2021年6月份,互联网车险行业保费排名前三家保险公司所占市场份额回升至48%,主要因为随着车险综改逐渐深入,大型保险公司依托其规模效应和成本管控能力,更易获取市场份额。(图9)

图9:互联网车险保费排名前三家保险公司所占市场份额

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72亿 前三家公司占44%

二是互联网非车险保费规模继续高速增长。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非车险实现累计保费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长39%;互联网非车险业务渗透率为10.0%,较2020年下降0.8个百分点;互联网非车险行业保费排名前三家保险公司所占市场份额为52%,较2020年底提升2个百分点。(图10-12)

图10:互联网非车险保费收入及同比增速

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72亿 前三家公司占44%

图11:互联网非车险保费收入及同比增速

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72亿 前三家公司占44%

图12:互联网非车险保费排名前三家保险公司所占市场份额

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72亿 前三家公司占44%

从互联网非车险细分险种来看,2021年上半年,意外健康险、信用保证险、责任险与财产险[2]分别实现累计保费收入203亿元、56亿元、33亿元和16亿元,分别占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43%、12%、7%和3%,合计占比达到65%,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1%、160%、73%、18%。互联网非车险业务仍然是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的主要增长点。(图13-15)

图14:互联网财产保险各险种保费收入分布

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72亿 前三家公司占44%

图15:互联网非车险细分险种保费收入同比增速

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72亿 前三家公司占44%

1.互联网意外健康险:规模占比超40%,产品创新迫在眉睫。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意外健康险保费收入达203亿元,同比增长31%,占互联网财险整体保费的43%;互联网意外健康险业务渗透率已达到15.5%。尤其是短期健康险,由于其价格低、保额高、保障范围相对较广等特点,在近三年呈现高速增长。以百万医疗险、城市定制型补充医疗保险(以下简称“惠民保”)等为代表的短期健康险的逐步普及,为提高大众风险保障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悉,截止到2021年6月,惠民保在全国参保人数超过5300万。

2.互联网信用保证险:助力实体经济,保费实现高速增长。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信用保证保险实现累计保费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160%,大幅高于同期财险公司整体保证险业务保费收入增速。

融资性信保业务实现高速增长,一方面,保险公司严格落实银保监会《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业务监管办法》等相关监管文件的要求,秉持“依法合规、小额分散、风险可控”的经营原则,审慎开展信用保保证保险业务,运用科技手段提升风控水平,有效夯实业务质量;另一方面,融资性信保业务是服务实体经济、助力金融普惠的重要险种,尤其在疫情期间,助力小微企业平稳运营,过渡风险。

3.其他主要互联网非车险种:责任险高速发展,创新产品涌现。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责任险和财产险累计保费收入分别为33亿元和16亿元,占互联网财险整体保费收入的7%和3%,分别同比增长73%和18%,高于同期财险行业责任险和财产险业务整体增速。

互联网非车险产品创新随着线上业态的发展而进一步丰富,实现在各个场景满足消费者的风险保障需求。退货运费险已成为兼具覆盖面广、经营保本微利、大数据风控等特点的互联网平台基础合作业务。经过十年的发展,已有成熟的承保、理赔、风控模型,在保障消费者退费损失、提升电商平台服务、解决消费售后纠纷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随着《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发布,各互联网平台均将降低电子商务平台上商户进入壁垒和业务成本作为管理重点,退货运费险保费逐步下降,进一步体现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在让利实体经济、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等方面上的积极作用。

酒店取消险解决了消费者预先支付酒店房费定金不可退的痛点。该产品由于深度嵌入酒店预定消费场景,消费者接受度高。尤其在新冠疫情的情况下,大量消费者由于不可抗力面临酒店退订、行程取消等问题,酒店取消险一方面保障消费者的潜在损失,一方面解决酒店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客诉问题,发挥互联网财产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内在精神。而宠物保险的发展符合广大宠物主的风险保障需求,前景广阔,但市场仍处于培育阶段,行业面临数据积累、风险识别、理赔标准建立、反欺诈管控、服务提升等问题。

总体来看,互联网非车险呈高速发展态势,业务创新多元化。一方面,互联网非车险引领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保费规模稳步增长,另一方面,互联网非车险有效实现了对全社会多维度的风险保障作用,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推进普惠金融、服务民生保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渠道呈差异化发展

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各渠道保费占比呈差异化发展,其中,专业中介渠道累计保费收入为214亿元,占比为45%,较2020年底提升13个百分点;保险公司自营平台累计保费收入为104亿元,占比为22%,较2020年底下滑2个百分点;营销宣传引流[3]累计保费收入为150亿元,占比为32%,较2020年底下滑10个百分点。(图16)

图16: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渠道保费占比

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72亿 前三家公司占44%

《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下发后,行业经营更加规范化,专业中介机构保费占比上升。专业机构凭借其流量运营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和生态闭环,辅助保险公司实现保费规模快速提升。在流量获取和用户运营等方面,保险公司自营平台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从行业自营平台移动端来看,APP独立访客数与微信关注数增长逐渐趋缓。2021年上半年,保险公司自营APP独立访客数与微信关注数均为2亿,分别同比增长16%和11%,较2018至2020年两年期间平均增速有较为明显的下降。(图17)

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72亿 前三家公司占44%

(四)互联网财产保险对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保障的积极作用

1.互联网财产保险凭借其普惠性、易触达等优势,有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的保障需求,真正实现保险业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作用。一是通过百万医疗、退货运费险、航空综合险等产品,互联网财产保险能够为大众在医疗、消费、出行等方面提供多样的保障服务。二是互联网财产保险依托于互联网,使金融服务触手可及,将保险产品的销售、服务范围扩展到小微企业、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等传统金融体系难以覆盖和服务的领域,具有很强的普惠性。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非车险累计保单数量达109亿,其中财产险、意外健康险、信用保证险、责任险、其他险种[4]的累计保单数量分别为7亿、6亿、13亿、18亿、64亿,体现互联网非车险保单数量庞大、覆盖人群广、小额分散的特点。(图18)

图18: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非车险累计保单数量(亿)

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72亿 前三家公司占44%

2.互联网财产保险是财险行业保费增速的有力支撑。一方面,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7%,大幅高于财产保险行业整体保费2%的增速。(图19)在后疫情时代,消费者消费习惯更多由线下转移到线上,互联网财产保险在用户触达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互联网非车险,自2020年底业务呈恢复性增长,拉动行业整体非车险保费增长。(图20)另一方面,互联网财产保险有效促进大众风险保障意识的提升,加强消费者对保险行业的关注度。由于互联网财产险的普惠性、场景性,大众可以很便捷地触达到保险产品。

图19: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与财产保险行业整体保费增速的对比

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72亿 前三家公司占44%

图20:互联网非车险与全渠道非车险月度保费同比增速的对比

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72亿 前三家公司占44%

3.互联网财产保险在产品、科技等方面,实现对传统财产保险行业的创新引领。产品层面上,互联网财产保险有效实现大众保险意识教育,挖掘大众风险保障需求,有效推进传统保险产品创新发展,例如百万医疗险的兴起带动大众对健康险的关注,促进传统保险在健康险上的创新转型;而且,互联网财产保险产品创新相较传统财产险,迭代速度更快、客户需求挖掘更下沉,例如以百万医疗为主的健康险在过去五年以来经历多次迭代,覆盖甲状腺结节、乳腺疾病、肝病等更多慢病群体,满足更多消费者更深层次的保障需求。

从科技创新角度来看,互联网财产保险由于在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运用,得以有效优化业务流程、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同时提升保险交易过程、保险产品销售的透明度,提升客户体验。例如,众安保险推出的在线机器人(行情300024,诊股)实现了全渠道覆盖,问题解决率超过90%;健康险理赔可以实现每42秒完成一个理赔结案,理赔线上申请达到94%,客户获赔等待时长同比减少55%,用户体验进一步提高。

二、面临机遇和挑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到,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这为接下来保险业向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社会民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转型提供了重要着力点。

2021年以来,针对平台经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保险的监管举措陆续出台,从规范市场秩序、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对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互联网市场环境,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流量红利见顶,互联网行业开启存量竞争时代,在反垄断等监管措施的规范下,市场发展趋向公平有序;互联网金融行业持续规范化,以服务实体、防范风险、降本增效为立足点,实现高质量发展。在行业发展背景大变革之下,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一)潜在风险防范能力有待提升

自2021年2月实行《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以来,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内风险有所化解,但保险公司、专业中介和其他市场参与者仍应提高潜在风险的防范能力。

一是产品定价风险。部分互联网保险产品发展时间不长,缺乏新险种的相关历史数据积累及应用,难以对消费者行为习惯进行精准预测和分析,产品科学定价形成挑战。例如,我国宠物保险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由于缺乏历史数据积累,行业内仍面临产品定价、风险识别等问题。二是信息管理风险。一方面,保险公司、专业中介或其他市场参与者面临在收集用户信息行为时,未遵循正当、必要的原则收集、处理及使用个人信息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是信息安全隐患、用户信息安全管理不到位的潜在风险,存在资金被盗取、用户信息被非法利用的风险。三是逆选择风险。互联网保险依靠线上销售可能面临投保人与保险公司沟通不充分、信息不对称的风险,易引发逆选择和理赔欺诈风险。例如酒店取消险,由于影响酒店取消出险率因素较多,联合酒店骗赔成本较低,该业务逆向选择风险较高,保险欺诈频率偏高。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能力有待加强

一是前端销售宣传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行业内存在保险产品关键信息说明不充分、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销售宣传现象,不利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尤其互联网车险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车险行业销售行为的有效治理和规范化。二是售后客户体验有待进一步优化。互联网保险因其海量、碎片化和创新等特性,在批改、退保、理赔等环节上会存在差异化的流程和处理要求,为售后服务时效及品质优化形成一定挑战。

(三)公司自营网络平台运营能力有待增强

一是自营网络平台运营能力方面。保险公司自营网络平台保费占比持续下滑,从2018年底的45%下滑至2021年上半年的22%,体现了互联网时代流量、场景的重要性,也体现了保险公司自营网络平台运营能力有待提升。随着互联网财险保费规模上升,业态发展多元化,多渠道发展布局是行业长期趋势。二是线上化系统平台搭建能力方面。大多数保险公司互联网业务中台或专属的业务系统仍需完善,很多工作仍依赖人工处理,线上智能化的风控能力和时效有待提升。

(四)产品服务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强化

一是健康险产品同质化方面。行业内健康险产品单一,无法全面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例如针对非标体、老年等细分群体的多元需求。二是服务与技术创新方面。大部分保险公司的大数据风控能力仍待加强,以便提升服务流程的及时性以及核保反欺诈等风控流程的便捷性。同时,后端风控理赔线上化程度有待提高,以便提升前后端业务流程的高整合度,充分满足线上服务及时性与风控灵敏性的要求。

三、应对措施和建议

(一)推进数据信息共享,建立多种风控机制

一是完善保险行业承保理赔数据共享机制,为各保险公司产品开发和承保理赔提供参考。二是鼓励加强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以用户为中心,建立并持续优化各险类大数据风控模型和风险定价模型。三是探索建立行业内外的信息交流机制,促进医疗、医药、医保和保险信息共享,降低道德风险,提升服务水平。

(二)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一是推动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杜绝不正当竞争和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协会将组建互联网保险专业委员会,加强行业自律管理。二是加强信息披露和消费者教育,保障消费者投保告知充分,避免投保争议纠纷。三是提升消费者信息保护水平,健全公司信息管理流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客户信息安全。四是夯实服务能力,推进业务流程和客户服务线上线下(行情300959,诊股)融合,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三)强化自营平台建设,鼓励线上化系统搭建

一是强化保险机构加强自营平台建设,引导保险机构化解自营平台获客难、投入高、见效慢等难点。保险公司可探索实现通过官网、官微、小程序、视频号等方式,提升用户触达的能力,同时加强与平台、内容/服务号等载体的联动,实现用户信息跨平台同步。加强对各端用户画像、分层及运营策略的分析研究,提供差异化产品、服务、策略。二是鼓励保险公司加强线上化系统平台搭建,有助于保险公司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三是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自营平台、信息管理系统和核心业务系统的安全建设。

(四)鼓励保险产品创新,加强技术研发应用

一是鼓励保险公司产品创新,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充保险产品体系。尤其针对短期健康险,在发展当前医疗险、疾病险的同时,鼓励保险公司积极开发出不同类型的创新型短期健康险产品。二是加强新技术的运用,提升保险公司销售触达、售后理赔的准确性和便捷性,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四、未来趋势和展望

(一)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规范发展,将进一步激发市场发展潜力

从长期看,一是互联网车险渗透率有望稳步提升。在车险综改背景下,全渠道车险业务销售行为进一步规范化,行业竞争趋于有序化,有利于凸显互联网渠道高运营效率、低中间成本的优势。二是互联网健康险规模有望持续增长。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居民保障意识的逐步提升和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保障需求将进一步促进健康险的发展。从中高端医疗险产品来看,未来产品创新有望趋于差异化及覆盖人群细分化,针对亚健康人群、慢性病人群的保险需求将会得到满足;同时,保险+服务的模式有望进一步深化,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端到端的一站式服务体验。从普惠性健康险来看,未来产品有望多元化演变,从覆盖病种、免赔额、保额、支付方式等方面可能出现多种表现形式,并形成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之间的有效补充。三是其他互联网非车险将会得到广泛发展。当前互联网非车险领域仍处于发展初期,很多符合国家战略的产品尚未开发,基于电商、数码家电、智能科技、宠物生态、出行生态等业态的需求尚待挖掘。

(二)互联网财产保险发展立足普惠金融,将进一步满足人民幸福生活需要

随着《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逐步落地,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逐步回归保障本源,未来将继续以“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为发展宗旨,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互联网保险产品设计主要以保障责任简单、贴合互联网场景化和平台特点、投保流程简化、保障责任清晰为主。二是互联网保险市场将关注细分人群下沉需求,满足用户包括医疗、家财、消费等在内的各种保障需求,提供专属服务计划。通过保险创新,扩大保险服务对社会各阶层的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三是进一步深化科技赋能,实现业务流程前中后全域线上化管理,提升客户全服务周期的体验感。

(三)互联网财产保险产品创新多元化,将进一步助力国家战略发展

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将以顺应国家战略为发展方针,进一步发挥社会“稳定器”作用。一是在服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预计未来类似惠民保具有普惠性质、与医保有效结合的健康险会持续推向大众;二是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符合国家战略的互联网非车险产品,包括“新基建”相关保险,知识产权保险,旅游、体育等特定场所公众责任保险,育幼、家政、运动等特定人群专属保险等,也会得到广泛发展;三是在服务绿色金融方面,互联网财产保险将在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四)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主体经营趋于数字化,将进一步提高行业线上化水平

一是保险公司数字化程度得以加深。银保监会提出“到2022年,车险、农险、意外险、短期健康险、家财险等业务领域线上化率达到80%以上”,鼓励机构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便捷的线上保险服务。二是保险公司定位将从产业链支付端转化到全产业链覆盖。预计更多保险公司将通过“健康险+健康管理/医疗服务”的经营模式,做到事前风险控制+事后支付报销全覆盖,实现从支付到服务的全产业链经营,为消费者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三是全面深化“场景+科技赋能”的经营模式,加强互联网保险产品与场景的紧密结合,同时引入高科技、大数据辅助保险产品定价和风控,将科技手段嵌入保险产品的各个场景。

(五)立足风险保障,保护消费者权益,实现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底以来,《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关于开展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监管举措,对行业有效防范风险、实现互联网保险业务规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水平的必然要求。未来,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将与时俱进,以社会风险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实体经济为立足点,积极面对行业发展挑战,从业务、产品、模式、技术、服务中创新实践、有序竞争,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