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白银 >

通胀引起央行注意!降息降准窗口或已关闭,松紧态度还是看“价格”

来源:金融界网   2021-08-10 16:23:49

金融界网8月10日消息 国家统计局8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CPI环比由降转升,PPI同比涨幅再次扩大。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指出,涨价传导或被低估,原材料涨价压力的显性化、前期“滞涨”的服务业及猪肉等“潜在”涨价风险,可能阶段性推升CPI通胀预期。

8月9日,人民银行发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关于通胀的着墨进一步增加,通篇有29处提到通胀。《报告》指出,货币大量超发必然导致通胀,稳住通胀的关键还是要管住货币,我国依然要坚持货币政策“稳字当头”。

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明明表示,“通胀”多次出现表明通胀已经引起央行注意。关于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也未出现运用“降准”的相关表述。“考虑到7月的降准是在国常会提及后实施,后续如果在国常会层面不再提及“降准”,那么再次出现全面降准的概率或也不大。”明明表示。

货币超发必然带来通胀

央行专栏一介绍了货币和通胀的关系,指出影响通胀的是广义货币,而不是基础货币。2008年之后,大幅宽松没有引起通胀,是因为基础货币高增长,但是广义货币维持在低位。而去年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实施了财政赤字货币化,货币供应量大幅增长,从而带来了全球通胀的明显升温,其中美国通胀形势最为严峻。

因而货币与通胀的关系没有变化,货币大量超发必然导致通胀,稳住通胀的关键还是要管住货币。我国依然要坚持货币政策“稳字当头”,坚持央行和财政“两个钱袋子”定位,从根本上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通胀

通胀压力可控,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报告》指出,2021年第二季度,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低基数等因素影响,PPI涨幅有所扩大。对此宜客观、历史看待:

一方面,这是去年低基数上的高读数,对此可以用去年、今年和明年连续三年的整体视角来观察 PPI 的变化;

另一方面,PPI本身波动相对较大,在数月内阶段性下探或冲高的现象也并不少见。

总体看,我国PPI走高大概率是阶段性的,短期内可能维持相对高位,随着基数效应消退和全球生产供给恢复,未来PPI有望趋于回落。

“中长期看,劳动生产率增速下降、人口老龄化会抑制通胀,碳排放成本显性化会一定程度推升物价,相互对冲,整体上有利于稳定物价。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去年疫情以来坚持实施正常货币政策,国内总供给总需求基本稳定,有利于物价走势未来保持稳定,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央行称。

松紧态度还是看“价格”

降息降准窗口或已关闭

央行在专栏二中介绍了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重要性,指出央行引导金融机构关注利率而不是过多关注流动性数量,并每日开展公开市场操作,释放短期政策利率信号。

海通证券(行情600837,诊股)首席宏观分析师梁中华表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框架已经从数量型转向价格型,观察货币政策态度的边际变化,看央行逆回购、MLF、降准等数量操作均意义不大,最关键的是看价格,即利率。

央行在《报告》正文中也解释了7月15日的降准操作,指出央行是“前瞻性考虑了税期高峰、MLF到期、地方债加快发行等影响因素”。即本轮降准,主要是弥补其它操作工具投放数量上的不足,而降准后银行间利率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央行货币政策态度并未明显转向。

中信证券明明则表示,本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中提到:“综合运用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上下波动。”与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相同位置的表述相比,并未发生较大变化,未出现运用“降准”等工具。考虑到7月的降准是在国常会提及后实施,后续如果在国常会层面不再提及“降准”,那么再次出现全面降准的概率或也不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