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外汇 >

田轩:美国通胀短期将维持高位,中国需防范输入性通胀风险

来源:中新经纬   2021-08-06 18:23:46

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6日电 题:《田轩:美国通胀短期将维持高位,中国需防范输入性通胀风险》

作者 田轩(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

数月内美国通胀水平将维持在高位

美国2021年二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6.5%,经济复苏取得明显成效。个人消费支出增速为11.8%,成为经济复苏主要动力,服务业消费有明显好转,出口也有改善,不过企业投资意愿有所降低,就业市场恢复不及预期,6月失业率为5.9%,距4.5%的政策目标仍有较大空间,经济内生增长动能不强。与此同时,通货膨胀仍呈持续高增长态势。6月美国PCE(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同比增长4.0%,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3.5%,均创近30年来新高。6月美国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达5.4%,6月核心CPI为4.5%,季调后月环比增长达0.9%;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上升至7.3%,创下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新高,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美国此轮通货膨胀主要推动因素来自于几个方面:一是美国经济在对疫情进行良好控制以及疫苗接种率不断上升的基础上进入快速复苏阶段;二是为应对疫情冲击和反复,促进经济恢复而采取的系列量化宽松政策和持续的财政刺激的作用;三是经济供需两端的复苏不同步造成物价水平的持续拉升,尤其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

由于美联储认为目前的通货膨胀是经济重启带来的暂时性现象,因此开启Taper(缩减购债规模)的关键在于就业市场的复苏状况对通货膨胀水平有一定容忍度。

综合判断,美国此轮通货膨胀尚未转变为持续性通货膨胀,但是数月内通胀水平将维持在高位水平,之后随着汽车供给加大,原材料短缺缓解,以及失业金救济补助计划中止加速就业市场恢复,美联储将采取有效措施,退出宽松政策,通胀水平也将逐步回落。不过,还是要警惕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带来的通胀失控风险。目前美国PCE物价指数主要的额外拉动项是机动车及其零部件、交通服务、娱乐服务、食品服务和住宿,近期机动车价格指数涨幅仍在加速,而消费需求中恢复性商品及服务也逐步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娱乐、出行均有所回暖。而对近期通货膨胀内部驱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近期美国的通货膨胀“粘性”指标占比增大,通胀持续性压力上升。近两个月以来“粘性”物价指标也在呈现回升态势,包括房租、医疗、教育、金融服务等。预计经济持续复苏之下,供需错配矛盾将会逐渐缓解,恢复性消费将进一步推动通胀水平持续上涨态势。目前美国中西部严重的干旱将推动粮食价格上升,可能进一步推动通胀水平的上行。此外,租金及劳动力报酬、原材料价格等“粘性”因素具备推动通货膨胀走向持续的可能性。目前市场中对于此轮通货膨胀的预期已经开始出现由“暂时性”逐渐向持续性转变的迹象,通胀预期在走高。

中国如何预防输入性通胀风险?

美国应对疫情冲击的系列政策不断推高商品价格,并将通货膨胀压力向其他国家输出,中国输入性通货膨胀特征也较为明显。2021年上半年中国通货膨胀压力上升,并呈现分化趋势,CPI因基数效应、终端需求温和复苏等原因维持弱势上升趋势,而PPI受全球输入性通胀的影响快速拉升,且PPI通过非食品项向CPI进行传导,但效用有限,未完全传导至商品终端和消费终端,致使CPI与PPI剪刀差持续扩大。不过,中国在应对疫情时没有搞“大水漫灌”,经济复苏及政策回归常态均领先海外,且国内工业品供给充足,供需复苏较均衡,经济运行平稳向好,PPI向CPI传导效应也不强,因此中国通货膨胀水平整体可控。

但是,目前中国经济复苏尚不牢固,且上游价格上涨已开始通过供应链向中下游传递,呈现出成本推升型通胀的迹象,因此中国依然需要预防输入性通胀可能带来的经济风险。(1)需要进行预期管理。对输入性通胀带给不同行业、领域的不同影响进行动态跟踪,打击商品市场上的各种投机炒作行为,保供稳价,面对通胀预期走高的情形,需要综合施策,保障重点商品的生产供应,并强化市场沟通,稳定通胀预期;(2)加快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力度。供给端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强大宗商品进出口和储备调节,合理控制工业品产能;需求端警惕外需依赖和内需走弱的风险,应该将重点放在国内,通过灵活的市场化手段调整商品价格,进行需求端的结构性调整;通过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降低关税,深度参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国际竞争力。(3)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以稳为主。财政政策不能简单退出,应该通过加快财政节奏的方式提高政策支持力度;货币政策在保持总量适度的基础上,应兼顾调结构和防风险,持续性地进行精准施策,缓解下游中小企业成本压力、现金流压力,助力中小企业渡过困境;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削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国内工业品价格的推升作用。(中新经纬APP)

田轩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