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外汇 >

“双十一”,热闹不再

来源:银柿财经   2021-11-13 18:22:46

歌舞灯光簇拥之下, “双十一”晚会如期而至,但零点过后,以往那些电商团队的欢呼、几秒百亿的成交额,在今年销声匿迹,为这场“购物狂欢”添了几分落寞。

有人感慨道:“今年‘双十一’真的不一样了,销售额数据不公布了,消费者不熬夜了,战线拉长了,大家也无感了,很多人不买了。”

总而言之,乏了。

消费者,被繁琐的规则围困

不可否认的是,走过12个年头,如今“双十一”的套路可谓越来越多,但也正是越来越繁琐的规则,一步步把商家和消费者拖入疲劳期。

今年“双十一”开始前,小红书、抖音等各平台上就涌现出一大堆“双十一”种草攻略、“薅羊毛”指南,从活动规则到优惠力度,分门别类甚至精确到品牌、商品的各种推荐贴文、短视频层出不穷,小红书甚至专门开辟“1111攻略”集合区,供大家交流分享购物心得。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记者在小红书搜索“双十一吐槽”时,显示共有29万+篇笔记。

吐槽年年有,今年尤其多。

今年没再参与“双十一”的小卷告诉记者,是越拉越长的战线和越来越难懂的规则把自己“劝退”的:“活动一年比一年复杂,优惠力度也没有那么大了,反正平时也会有一些满减优惠,就不太想去凑这个热闹了。”

“其实不去看就不会买了,越是去研究活动反而越买越多。”小卷表示,今年没再去了解“双十一”规则。

据悉,今年“双十一”活动主要分两个时间段:第一波预售10月20日~31日付定金,11月1日~3日付尾款;第二波预售11月4日~10日付定金,11月11日付尾款。

而对于参与了“双十一”的大部分人,吐槽的重心之一,也在于规则的复杂。

有博主将“双十一”购物节调侃为“全民数学大听写”,为了弄清“双十一”满减规则,评论纷纷表示“比考试还费脑子”“高考都没这么认真”。即便按照规则购买,也有消费者发现,部分商家存在先涨价后降价,预售付定金后价格反而更贵等现象。

其次,过长的活动周期也使消费者感到疲惫。

参与了第一波预售的竹子称:“本来我以为‘双十一’都过了,但蓦然回首,还没到11号。”竹子表示,不准备再参加第二波活动。

“从20号开始每天刷淘宝,这个想买那个也想买,购物车加购了一堆,定金也付了,这两天有点疲倦,啥都不想要了。”小红书用户@倾雪吐槽道。

雯雯则认为,吐槽归根结底源自优惠力度不大:“搞了这么多规则,最后也没便宜多少。”正如短视频吐槽所言:“能不能给我们消费者一次真真正正的打折。”

中小商家,迈不过流量的槛

同样感到疲惫的,是天猫商家。

“电商平台可以造更多节,不止是‘双十一’”,雯雯在谈到优惠力度变小时,猜测这跟平时促销节的增多有关。对此,天猫店铺经营者刘洪也抱有同样的看法。

“今年的促销节尤其多。”刘洪认为,平日的促销活动变多,可能影响了商家参与“双十一”的积极性。据他介绍,除了官方的津贴、优惠券、活动前一小时打几折,商家还可自行设置额外优惠,“今年可能运营疲倦了,都不愿意设置,觉得效果不明显,就都不弄了。”

去年“双十一”刘洪的公司为加班员工准备的点心。

今年“双十一”,刘洪的公司“佛系”了很多。

银柿财经记者注意到,今年“双十一”,“满200减30”“满199减25”的满减优惠力度与平日的年货节、亲子节等促销活动力度相差无几,也很少有店铺再额外设置活动。此外,刘洪还表示,甚至部分商家根本不会报名参加官方的“双十一”活动。

“其实很多商家的利润空间不足以让他们去搞活动。天猫经常打价格战,对于本身价格就设置得较低的商家再报名“双十一”就会亏本。”另一方面,刘洪指出:“活动只有一天,但平时也要卖东西,如果不是品牌店,中小商家的价格悬殊太大,东西反而更难卖。”

此外,刘洪还将今年“双十一”不温不火的原因归结于官方自身的不积极。“往年活动力度大的时候,天猫会积极联系商家去设置(优惠活动),比如邀请商家报名“双十一”,同时参加聚划算、专场活动等,官方免费送流量,活动力度相对大一些,但今年天猫官方没有主动联系过商家。”

原因在于,天猫将今年的重心放在了直播宣传上。今年“双十一”,“水花”最大的大概还是李佳琦、薇娅等头部主播。去年“双十一”预售当天,同样是10月20日,李佳琦、薇娅两人的直播间销售额合计约78亿元,而今年两人再次打破纪录,合计销售额约为189亿元,同比增长142%。

“对于天猫来说,‘双十一’整体消费的GMV都集中在头部,官方只会扶持大主播或者品牌店主播,不会扶持小主播或中小店铺”,刘洪称,他们店里没有做店播,因为“意义不大”。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向银柿财经记者指出,中小商家能从平台获取的流量很少,而想要进入直播体系通过头部主播去获得流量的合作门槛很高,其次,李佳琦、薇娅两位主播的抽佣都很高,以客单价比较高的品类美妆类为例,国产品牌抽佣达到20%~40%,海外品牌达到10%~20%。

“中小商家在直播体系中,举步维艰。”

“双十一”,是否真的变冷清?

今年“双十一”,“确实是冷清了很多。”曹磊对这种感受表示认同。

曹磊认为,一方面,任何一个活动都有生命周期,消费者会产生审美疲劳。另一方面,今年电商平台在线上线下投放的广告都确实少了些,可能会造成一种“冷清”的感觉。但从销售数据上看,“应该是会有较大的增长态势。”

据悉,今年天猫、京东均不会发布实时数据,且天猫不确定是否会公开最终交易额,但从天猫目前发布的战报来看,从11月1日0点截至0点45分,已有40个去年“双十一”成交额千万级的中小品牌,在今年“双十一”成交额突破1亿元大关;包括华为、苹果、欧莱雅等共382个品牌在天猫双11的成交额超过1亿元。

有中小品牌负责人向银柿财经透露,“双十一”成交数据刚过千万,“与往年相比略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表示:“‘双十一’仅仅是感受更为冷清,实际上是因为电商将销售时间拉长,从而分摊到每一个时间节点的购物热情更低,往年集中的购物热情被分散了。同时,随着电商涵盖品类的增加,比如线下服务销售、消费升级、农村下沉商品等的加入,预期销售额总体依然比往年有所提升。”

对于“双十一”战线的拉长和规则的变化,曹磊指出,三年前的“双十一”更多集中在11月11日这一天,而电商平台不约而同将战线拉长,也有出于缓解过度集中造成的平台服务器、商家备货、物流等压力的考量,“但真正的高潮还是在‘双十一’这一天。”

至于优惠折扣力度变小,是由于精简了往年备受诟病的活动规则,“规则更简单了,反而感觉优惠少了。”

从商家和消费者角度看,二者在面对“双十一”时,都变得更加理性。“有的商家往年参与促销是为了年末清理库存,回笼资金,还有的商家其实在亏本赚销量,为了排名能靠前一些。”曹磊表示,实际上,商家需缴纳交易佣金、花钱引流,“获客成本非常高。”

而作为消费者的购买力和购买需求就这么大,即便更多电商平台入场竞争,“饭就那么点”,在人均收入没有较大增长的前提下,消费支出仍是有限的。

随着消费者对各种促销活动的司空见惯,“平台更低调,商家更理性,消费者盲目性变少。”曹磊认为,“双十一”的“冷清”,在未来将成为常态。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