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 >

不良资产,将去向何方?

来源:用益研究   2021-12-31 12:23:54

“不良资产”是一个泛概念,指的是会计科目里的坏账目科目,一般指的是银行的不良债权、政府的不良资产、企业尚未处理的资产净损失和潜亏挂账等。

所以不良资产绝对不是没有价值的资产。

专业的团队+专业的处置手法+不良资产构成的优质资产包=利高“香饽饽”

那么,我国的不良资产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如何呢?今年的许多新变化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历程

1999年,为顺应国家金融机构改革和经济发展需要,我国的不良资产行业从国有银行剥离不良资产的改革起步,并逐步走向市场化。自1999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来,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1、1999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立

据统计,当时整个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坏账率高达33%,那时的银行是偏政策性的,国家让贷到哪里就贷到哪里,因为不是市场来决定,所以就导致出现了很多坏账。

1999年,为解决“工商、农业、中国、建设”四大国有银行巨额的不良资产,顺利上市引进国外资本,国务院经研究决定参考北欧的AMC(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资产管理公司模式,对口成立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即四大AMC),把银行的坏账剥离出来处置,力求化解商业银行长期积累形成的不良资产风险。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当时以账面原值收购,并赋予相应的政策性支持,存续期设定为10年,处置手段为三打(打包、打折、打官司),就不良资产管理这项业务来考察,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只专注于处置和回收。

从1999年-2004年,零零星星剥离了两万亿的不良资产。

2、市场化转型(2005年-2014年)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金融市场日趋多元、完善,商业银行经过剥离资产、实施改革之后,其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逐步有所增强,同时也累积了新的不良资产,商业银行为了顺应经济发展要求,完成股改上市,开始按照组包招标竞价的方式出售不良资产,招标范围由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相互竞价。

这时就打破了“一对一”的剥离,四大AMC开始按市场化手段竞标收购不良资产,并通过不良资产管理处置取得部分企业股权和一些证券、信托等金融牌照,处置手段也开始多元化,加入了转股、重整等手段,开始了初步的市场化转型,有力地支持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改制发展。

2005年-2008年大概剥离了一万多亿的不良资产

2008年-2014年,由于中国的经济在大量货币供应刺激下欣欣向荣,整个资产泡沫与股市各种泡沫起来后,不良资产存量就减少很多,传统的四大AMC就朝着金融控股集团模式进行了业务转型,不再只做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业务,而是创建子公司涉猎广泛。例如华融设有30多家子公司,对外提供不良资产经营、资产经营管理、证券、信托、金融租赁、投资、期货、消费金融等多牌照、多功能、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据统计,这段时间,华融的不良资产处置业务对集团利润贡献仅占20%左右,大部分利润来源还是类信托业务。

3、全面市场化(2014年至今)

随着不良资产处置进程推进,原设定的10年存续期的临近,不良资产量的减少,同时资管公司也积累了丰富资产管理经营经验,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谋求持续经营和市场化转型加快。

不良资产行业进入全面市场化阶段,四大AMC业务多元化,政策放宽各类省级资产管理公司不断涌现,不良资产市场格局由原来的“四大AMC”寡头市场逐步分化为“4+2+N+银行系”的多元化格局,行业集中度开始分散。

4:四大AMC;

2:指银监会政策所规定的每省最多可设立两家地方AMC;

N:指各地的未持牌资产管理公司及省政府批准的地方AMC;

银行系:指正式获得银监会批准筹建的银行系债转股专营机构。

(一)四大AMC

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率随着经济的周期性下行和结构性的转型压力有所上升。随着监管部门一系列管理办法的出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逐步发展成为全牌照的综合性金融控股平台。经过近20年的发展, 四大AMC已然成为行业领军者。依靠其全国性经营的特许权利、深厚的资本实力和专业化的处置手段,并结合旗下金融机构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四大AMC在开展大型批量不良资产的管理业务上具有先天优势。

(二)地方AMC

截至2019年末,获得银保监会批复开展不良资产业务的地方AMC为53家。地方AMC主要针对四大AMC处置效率较低以及处置成本较高的区域不良资产开展业务。地方AMC有序推进了金融市场的开放和金融不良资产处置业务市场化。地方AMC的加入有利于提高市场的竞争度,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使不良金融资产的价值得到最大实现。

(三)非持牌AMC

除了目前已经获得银监会设立批准的AMC以外,还有大量非持牌AMC进入到不良资产市场。非持牌机构通过设立不良资产投资部门或投资基金通过与上游供给方、中游服务商的合作,在全国各地收购不良资产包开展不良资产业务,进入到不良资产处置市场中。

非持牌AMC公司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民间资本成立,专门从事不良资产管理业务,如一诺银华、海岸投资;第二类是大型企业集团设立,以处理企业集团内部不良资产为主,如三一重工(行情600031,诊股)旗下中鑫资产;第三类是从事不良资产清收、并购重组等业务的民间拍卖机构等。

(四)银行系AMC

为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进程,工农中建交五家银行根据国务院、银监会的政策陆续成立了银行系金融资产管理公司。2018年,银行系AMC已正式开业经营不良资产处置业务,依托母公司的客户资源与业务优势,在债转股业务方面深入发展,其债转股业务规模将持续扩大,盈利能力将会逐渐展现。

二、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市场运作模式

1、不良资产来源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经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宏观背景,商业银行、非银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均面临较大的不良资产的压力。相对应的,我国不良资产主要来源大致可分为三类,包括银行业不良信贷资产、非银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非金融企业坏账。

(一)银行不良资产

是指处于非良好经营状态的、不能及时给银行带来正常利息收入甚至难以收回本金的银行资产。主要是不良贷款,包括次级、可疑和损失贷款及其利息。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

主要包括信托、证券、基金等机构,由于部分业务存在不符合流动性、安全性、效应性原则的风险,同样也会滋生不良资产。

(三)非金融企业不良资产

主要指企业形成的各类应收账款,最常见的就是企业被拖欠的各种货款、工程款等。近年来,由于经济转型的压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转型行业面临整合、转型、重组的境地,部分企业偿债能力下降,非金融企业的不良资产供给量增加。

2、不良资产处置方式

AMC公司通过公开竞标或协议转让方式承接不良资产包,然后通过单二次出售、债权重组、本息清收、破产清算、诉讼追偿、债转股等方式进行处置。

(一)直接处置

AMC公司接收不良资产后,直接处置方式主要包括单户或打包二次出售、直接清收、诉讼追偿、破产清算。直接处置的盈利模式为不良资产债权清收收益以及再次买卖价差收益等。处置时间长短不一,一般情况下为1~3年。

(二)债权重组

AMC公司与债权人及债务人三方达成协议,以确定合同权利义务关系。AMC公司在向债权企业收购债权的同时与债务企业及关联方达成重组协议,约定还款金额、还款方式、还款时间、抵质押物与担保安排。债权重组的盈利模式是重组过程中资产价值提升的溢价收益和企业经营咨询顾问费用。

(三)债转股

AMC通过以股抵债等方式获得企业不良资产,随后通过改善企业经营模式逐步提升企业资产价值,最终通过资产置换、并购、重组和方式上市等退出,实现债转股资产增值。债转股盈利模式是处置收益、重组收益、分红收入、投资收益以金融服务收入。

(四)资产证券化

实务中,不良资产证券化一般有三种模式:

1.银行将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给AMC公司,由AMC公司作为主导方,委托信托公司设立专项信托计划,做证券化处理,发行ABS。商业银行不参与认购,也不参与资产的清收与处置。

2.银行将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给AMC公司,同时作为主导方,委托信托公司设立专项信托发行ABS份额。AMC公司仅作为通道参与其中,认购部分次级份额,而商业银行既要认购次级或优先级份额,也要负责不良的处置与清收。

3.银行不进行转让,自己作为发起机构与主导方,委托信托公司进行证券化处理。在基础资产的选择上,银行一般选择可疑类的房贷、信用卡贷款、汽车贷款等较为零散的不良贷款,有些银行也会采取不良加正常类贷款的混合资产池。

3、不良资产处置生态链

不良资产处置生态链包括不良资产来源、处置、中介服务机构、下游投资者。

(一)不良资产来源

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作为不良资产一级市场出让方,通过直接出售、委托处置等多种方式将不良资产转让给处置方。

(二)不良资产处置

国有四大AMC、地方性AMC、非持牌民营机构以及银行系AMC公司作为不良资产接收方从一级市场接收不良资产,然后再作为不良资产处置方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置。

(三)中介服务机构

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证券交易所、会计师事务所、拍卖公司、征信公司等机构为不良资产处置提供相应中介服务。其中,律所主要提供诉讼、清收、转让等法律咨询服务,资产评估机构主要帮助各类AMC评估资产价值,证券交易所为债权转让中的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交易平台等等。

(四)下游投资者

个人或企业作为投资者,从国有四大AMC、地方性AMC、非持牌民营机构以及银行系AMC公司购买需要的包括实物资产、债权、股权在内的不良资产,并成为最终买家。

三、不良资产供给端现状

1、不良资产规模与占比创下近来高位水平

(一)银行业不良信贷资产

数据显示, 2019年9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86%,季度环比增加0.05%;拨备覆盖率为188%,环比下降0.03%;大型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2%、1.63%、2.48%、4.00%。处于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较高水平。

(二)非银金融机构不良资产

以信托行业为例,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末信托行业风险项目个数1224个,规模3678.89亿元,信托资产风险率为1.48%,项目个数和规模分别较上年度较大幅度增加。非银金融机构的类信贷业务规模和风险项目的快速增长,为不良资产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三)非金融企业坏账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末,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余额达18.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4%,非金融企业应收账款逐步沉淀形成的坏账继续增厚不良资产储备。

2、货币宽松低于预期,商业银行不良分化严重

2019年初银保监会提出建立“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不过到目前为止今年管理者的操作要远低于市场预期,从数据来看:

(一)货币政策操作相比要保守很多

首先并没有跟随欧美一同降息,央行只是降准三次(还包括定向降准);截至2019年11月26日,央行全口径的主动流动性投放规模为1.6万亿元,远低于2018年全年的4.24万亿元的流动性投放。

(二)社会融资前高后低

1-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19.41万亿元,仅比上年同期多3.21万亿元,其中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189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185亿元,除去1季度2.34万亿,4-10月仅多增不到7000亿元。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情况分化较大,五大国有银行、主要股份制银行、部分规模靠前的上市银行资产质量都较去年年末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自2012年以来处置转让较为积极,不良率都有所下降。

而城商行、农商银行受限于资本金约束和经营指标要求,处置转让较少,不良率仍有不同程度增加,后期处置压力较大。从信达、华融2019年半年报看,大型银行的不良资产供给已经从40-50%降到20-30%的水平。

四、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趋势

1、经济转型期,不良资产呈上升趋势,给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带来较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持续调整以及“去产能、降杠杆”等政策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深水区,需求减弱,生产放缓,投资下行,加之中美贸易战进一步升级影响,使得我国GDP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实体经济多年高速发展积累的风险逐步凸显,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贷款额和不良资产贷款率出现抬头迹象。

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末不良贷款余额达到2.03万亿,绝对值接近2003年的高位水平;对应不良率1.83%,处于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较高水平。从2019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2019年9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86%,季度环比增加0.05%;大型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2%、1.63%、2.48%、4.00%。不良资产规模持续增加,风险化解需求增加。

当前经济情况下,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实体企业的不良压力都不小,而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具有明显的逆周期性。商业银行、非银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均积累了较大的不良规模。不良资产规模的高企,给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带来较大的发展空间。

2、多类机构入场,同行业竞争激烈,差异化竞争将成为发展趋势

自不良资产处置行业诞生,四大AMC一直起着主导地位。2016年政策空间释放,地方AMC、非持牌机构和银行系AMC在设立条件、数量以及业务模式上均有受益,不良资产行业正式进入“4+2+N+银行系”格局。随着“4+2+N+银行系”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不良资产市场参与主体日渐扩大,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不良资产来源的竞争压力随着卖方占优格局的形成而逐渐深化。

行业竞争加剧,多类机构入场,差异化竞争是AMC公司争取业务,获得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四大AMC经过二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传统处置、收购重组、债转股以及资产证券化等多元处置体系。

地方AMC行业经历了五年的快速发展期,宽松的政策环境让扎根本地的AMC能够和四大形成差异化经营策略。地方AMC通过深入了解地方企业的资金现状和融资需求,根据各行业/地区的不良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状况、投资者需求进行差异化分类,充分调动当地司法、国土、税务、金融办等行政资源,针对重点企业进行主动营销,同时提升风险评估和把控体系,在此基础上,地方AMC借鉴领先AMC的先进经验加强模式创新,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非持牌机构通过设立不良资产投资部门或投资基金与上游供给方、中游服务商紧密合作,在全国各地收购不良资产包开展不良资产业务,再通过灵活的手段处置不良资产,在整个不良资产市场中亦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银行系AMC依托母公司的客户资源与业务优势,在债转股业务方面深入发展,其债转股业务规模持续扩大,盈利能力逐渐展现。

3、商业银行批量转让不良资产的规模将有所下降

随着产业链特别是催清收服务商、法院执行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金融科技的成熟、AIC的债转股规模与实施能力的提升,以及这几年下来商业银行处置团队与经验的提升,商业银行更倾向于通过司法清收、单个大项目重组合作的方式处置。

从华融、信达两家AMC的2019年半年报的两项数据得到应证:

1.2019年上半年,华融、信达从金融机构收购不良资产共投入171亿、172亿元,相比去年全年的558亿元与751亿元,虽然价格有所下降,但总体投入还不到去年全年的三分之一。

2.批量转让市场的主力供应,一直都是国有大行和大型股份制银行,五大行转让给华融、信达的不良资产总额一般都占到了这两家公司收购规模40-50%,到2019年上半年,占比都在30%以内了。

4、不良资产包收购价格呈现出整体走高趋势,利润空间逐步被压缩

自2017年不良资产价格登顶以来,不良资产包价格居高不下。市场期待不良资产价格回到合理区间已两年,但期待已久的价格下跌姗姗来迟。尽管数据上看,回到了“三毛”的水平,但资产质量有所下降。

2019年12月5日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信达资产的领导提到“国有大行推出不良资产的占比确实呈下降趋势,地方的商业银行,农商行和城商行不良资产的出包量呈上升趋势”,这意味着市场供应资产质量有所下降。

资产包价格的上涨,资产质量下降,导致资产管理公司收包成本增加,利润空间被压缩。

5、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终端(企业)消化能力下降

我们正在经历宏观经济增长阶段的转换,2019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低于预期的6.1%,是自1992年我国有GDP季度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

虽然政策层面大力推行的减税降费、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等多项措施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帮助遭遇风险事件的民营企业融资纾困等,有利于改善企业生存经营情况,进而实现不良资产的终端去化。

但实际上,2019年民营企业经营改善的程度有限。采用“回购债权”方式的债务企业消极,不良资产处置的周期普遍拉长。而大型企业的违约往往因债务规模庞大以及地方政府保护当地知名企业的需求,更是给化解违约、处置不良增加了难度。

虽然不良资产是一个逆周期的产业,在经济下行周期买不良资产,资产下跌的时候好买,但是也不好卖,处置变现时间长。不好卖的时候,没有足够便宜的资金和长期持有资产的制度、心理准备,能下单的机构真的很少。如果说“批发零售”的生意不好做,但终端处置业务更不是AMC的专长。

6、房地产市场持续收紧,处置压力大,成交价格下行

不良资产的处置变现能力与速度跟房地产市场的冷热密切相关,房产的司法拍卖关系影响着整个不良资产投资行业的流动性。可以说,房地产市场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热度,是交易型投资机构的生命线。

2019 年“稳房价”还是主要基调。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平稳回落态势,各类物业销售面积均呈负增长态势,土地购置面积和土地成交价款均大幅下降,住宅投资热与商办类物业投资冷的现象仍然延续。三四线城市楼市明显降温,涨幅收窄。

AMC从银行金融机构收购的不良资产中有大部分资产是以房产抵押形成出现的,同时其投资非金不良,主要投向房地产,而房地产正在经历寒冬,重点客户杠杆高企、风险剧增。

我们从司法拍卖来看房地产交易对不良资产的影响。2019年三季度淘宝和京东全国司法拍卖房产共计129,621次,对比2018年三季度淘宝司法拍卖网全国司法拍卖房产共计94,032次,增长35%。在成交率方面,2019年三季度住宅成交率呈下降趋势,且整体水平要明显低于2018年三季度;在拍卖价格方面,2019年三季度住宅变现折扣率总体保持在本年高位,但是整体水平要略低于2018年三季度,同时,变现价相对于起拍价的溢价幅度呈收窄的趋势。

从数据来看,2019年房地产处置压力明显增加,案件数量增加、流动性下降、价格回落。

五、外资AMC

此前,外资机构由于牌照的限制,只能通过二级市场从资产管理公司购买不良资产。2020年1月15日中美首阶段签署的《经济贸易协议》中,美国金融服务供应商有机会直接参与资产管理公司业务并申请相关许可证,意味着未来中国不良资产的一级及二级市场有着重大改变。

2020年1月3日,中国银保监会公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引进先进国际专业机构,吸引财富管理、不良资产处置、专业保理、消费金融、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领域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境内市场。伴随着1月15日中美经贸协议的生效,外资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不良资产业务也将迎来一波政策红利。

据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官网消息称,2月17日,全球知名投资管理公司橡树资本(Oaktree Capital)的全资子公司—Oaktree(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完成工商注册,注册资本542万美元。

橡树资本又被称作“华尔街秃鹫”,是全球最大的不良资产买家。它常常低价投资濒临破产的公司,却又往往能通过重组使之起死回生。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官网数据显示,橡树资本在中国不良资产投资领域较为活跃,投资总额已超65亿美元。

十余年来,外资通过与四大AMC设立合资公司、通过四大AMC购买及从银行间市场购买等方式,已经参与到我国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中。

2013年11月,橡树资本与信达签署了战略协议,10亿美元成立合资不良资产处置公司,双方各占50%的股份。此外,信达和高盛合资组建了处置不良资产合资公司,华融也分别与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组建中外合作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组合。

由于今年1月,相关部门发文表示:“中国允许美国金融服务提供者从省辖范围牌照开始申请资产管理公司牌照,使其可直接从中资银行收购不良贷款。中国在授予新增的全国范围牌照时,对中美金融服务提供者一视同仁,包括对上述牌照的授予。”

由此,美国金融服务机构走上了在中国开展不良资产业务的独立牌照之路。凭借牌照,外方可以直接从银行批量购买不良资产。

外资将发挥“鲶鱼效应”,推动不良资产经营主体不断拓展服务对象并完善服务手段。行业环境的变化竞争越发激烈,客观上将促进不良资产经营专业化、服务客户多元化。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