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黄金 >

增资近17亿的浙金信托,背后是怎样的战略布局?

来源:资管裕道人   2021-01-28 10:23:28

作为一家小而美的信托公司,浙商金汇信托(下称“浙金信托”)一直是业内十分低调的存在。随着A股市场的一则公告,让这家信托公司迅速成为行业的焦点。

2021年1月20日,上市公司浙江东方(行情600120,诊股)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浙江东方”)发布了一份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的公告。

公告显示,此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按照最终发行价格乘以中国证监会核准的发行数量不超过人民币292,742.85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对浙金信托和中韩人寿等进行增资以及补充流动性资金。具体到浙金信托这边的增资数额,是16.79亿元。

来自金融界最新的信托公司注册资本数据显示:经过此次增资后,浙金信托的注册资本接近34亿元,超过长安信托,逼近四川信托,排在第39位;而之前的排名是55位。

自2020年以来,信托公司为了适应信托资金新规的要求,掀起了一股增资潮。当时间走向了2021年,信托公司增资潮依旧没有停歇。可以判断的是,此次浙金信托的增资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从2019年管理层完成换届,到2020搬进钱江新城,再到2021年的翻倍的增资。这家小而美的信托公司,或将在2021年开启新的征程。

上一轮的增资

在讨论此次增资的背景、必要性和意义之前,有必要回顾上一次浙金信托的增资往事。

在业内,浙金信托的业绩一直属于萎靡不振的状态。2015年财报显示,其营业收入2.36亿元,净利润6401.3万元,同比分别下降14.17%和17.83%。不仅如此,其他多项业绩指标也在业内排名末尾。

所以一度被业内表示存在感太低,甚至对这家公司不熟悉。

究其原因,是浙金信托过于单一的业务结构模式。2015年财报显示,浙金信托单一信托与集合信托业务分别为162.7亿元和49亿元,占比分别为76.02%和22.93%;而到了2016年,这一比例为3.48%和25.86%。

过高比例的单一信托,反应的是浙金信托在业务方面的保守。虽然浙金信托业绩靠后,但是几个股东却都是系统内的知名企业;按持股比例,分别为浙江东方,中金公司(行情601995,诊股)和传化集团。

鉴于这样的背景,加上实控人为浙江省国贸集团,因此浙金信托就表现得“没什么作为”。一位内部人士曾经表示,浙金主要还是服务于集团战略;所以在盈利性上没有很大的压力。虽然募资规模小,但是人均募资规模很高。

彼时的浙金信托,是业内少数几家注册资本仍然低于10亿元的信托公司之一,而浙江东方的9.5亿元的增资,也表明了浙江东方确实有些想法;但无奈的是浙金信托并没有表现出特别大的野心和动力。

财报数据显示,2015年业绩排名第一的重庆信托净利润为40亿元,中信、华润和平安的净利润规模也超过了30亿元,净利润过亿元的公司数达到63家,而浙金信托在68家公司中排行65。

此次增资的两个背景

政策背景

随着资金信托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多家信托公司以此为参照;纷纷进行增资。

几个典型的案例:建信信托经过单笔创纪录的增资,将资本金从24.67亿元升至105亿元,成功跻身百亿信托公司俱乐部;而另一家五矿信托,在经过增资之后达到了130.5亿元,成为了行业第二,至此信托公司资本金达到百亿的公司已经有9家。

不仅如此,信托公司增资也与自身业务发展转型有着密切关联。在各类监管政策的影响之下,信托公司转型升级压力陡然增大。在《资管新规》要求压降融资类信托规模、去通道、去嵌套等要求下,信托公司纷纷把握创新机会,布局家族信托、服务信托和慈善信托以及其他创新业务。

而这些业务的布局,都需要资本金作为支撑。

宏观背景

来自浙江东方的公告,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增资的必要性。

当前国内经济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国企改革等重要时间节点,在这一环节当中孕育大量金融服务需求和发展契机。

十四五期间,决策层确立了科技兴国的核心战略;而这不仅要求完善的创新体系,而且对于金融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个就是长三角一体化进程,都属于国家核心战略。

当前国内金融业的竞争已逐步加剧,对于金融机构的资本规模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而资本则是决定金融机构发展实力,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综合竞争力、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保障。

从以上两个角度来看,此次浙江东方对于浙金信托的增资就显得十分有战略意义,对其提高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有都是重大的利好;为浙金信托进一步提升业务规模,提高盈利能力,提升行业地位打下 坚实的基础。

在那份公告中,浙江东方也强调了增资的必要性:

1.有助于浙金信托业务转型发展和竞争实力提升

2.有助于提升风险抵御和持续发展能力

3.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和加强外部业务合作

4.有助于满足信托行业监管部门对净资本的要求

浙金信托再定位和再重启

2019年,浙金信托总经理正式由战伟宏变更为戴俊;后者属于“少壮派”,此前担任浙金信托党委副书记、董事、董事会秘书。而年初的时候,新任董事长于梅艳正式履新,曾任浙江省审计厅办公室副主任,现任浙江东方金控集团董事,浙金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两人均为公司领导团队的核心成员。

根据浙金信托的战略规划,公司将坚持立足信托理念,围绕信托本源,践行信托制度,服务实体经济,在大股东浙江东方总体战略的指引下,顺应行业发展和监管趋势,依托股东的金控平台优势,结合所处区域特点及自身资源禀赋,明确业务定位和方向,培养主动管理和创新能力,提升合规风控和内部管理水平,其愿景是致力于发展成为一家效益领先、创新领先的一流信托公司。

在战略和区域布局上,浙金信托将根植浙江,立足长三角,深耕北京、粵港澳大湾区。

经营策略上,坚持大品牌·大客户”和“专业化·特色化”思路。在继续开展房地产、基础设施以及证券投资类信托的基础上,依托股东资源禀赋积极探索股权信托、家族信托和慈善信托、做到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地方战略,并突出强调了业务规模和风险收益相匹配的原则。

在财富管理体系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增强外形象宣传,提高公司市场形象、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

不断提升合规风控和内部管理水平,培育合规经营文化,形成完善的风控体系,科学化的人才激励和制度建设。

可以看到,新一届领导团体给浙金确立了业务方向;从战略布局,业务范围,财富体系建设和内管管理四方面着手,或将一改浙金之前不思进取的局面。

增资只是起点

不过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浙金信托此次增资仅仅只是一个起点。

增资扩股的根本目的既有为解当下燃眉之急的权宜之计,更是为了公司未来发展的提前布局,提升资本实力的举措虽简单粗暴,但是却行之有效。

近一倍的增资额度,即体现了浙江东方对于浙金信托的倍加关怀和大力呵护,更能凸显集团未来对于浙金信托的定位和思路,或将不在满足于曾经的偏安一隅,实现从小而美到精而美的转变。

从行业的长远发展来看,粗放型增长的老路已经难以为继,精耕细作的时代已经到来。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浙金信托在近年来的行业大发展中错失了众多机遇,加之地处长三角,与来自本土和相邻身份的同业竞争更是让其倍感亚历山大和转型不易。增资仅仅是第一步,想要实现一流信托公司的目标;需要的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久久为功。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资管新规以及资金信托办法等新政策的陆续落地,行业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时期,阵痛和行业的震动不可避免。开年以来诸多行业高管的变动,就是最生动的解读。

正如分析的那样:“信托公司在开展信托业务时,必须要回归信托本源,将服务实体这一根本以及业务所承载的社会价值加以考量,并且着重对当前信托项目、信托资产的潜在风险予以重点防范与化解,加快“非标转标”的步伐。”

至于转型方向和方式,如何在持续转型过程中实现效益、风险、增长三者之间的平衡,走出适合自身且具有特色优势的发展道路,成为了诸多信托公司的头等大事。所幸信托制度优势依旧凸显,各家信托公司依靠自身积累、依托股东优势,完全可以实现差异化发展。

虽然融资类信托一定会逐年收缩,通道类业务也将不断萎缩,但是另一方面,信托诸多创新业务如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绿色信托、服务信托等信托类型,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而标品业务的转型,也是值得期待的事情。

写在最后

2020年6月30日,浙金信托官网宣布公司正式迁址“杭州市江干区香樟街39号浙江国贸金融大厦26-28层”。此次搬迁,意味着浙金信托正式从西湖时代迈向了钱塘江时代。

“乔迁新址,万事皆新。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从19年管理层履新,从西湖到钱江新城,从17亿到33.96亿元;一系列实质性的行动预示着浙金信托将迈上新征程,走向新时代。

而这家曾经小而美,未来究竟会以怎样的姿态呈现,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