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贵金属 >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2021年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万亿

来源:长江商报   2022-03-07 11:23:09

“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和整个银行业保险业系统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各项工作迈出了坚实步伐。”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

郭树清介绍,中国银保监会和整个银行业保险业系统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到2019年底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取得实质性进展。2021年,重点领域风险持续得到控制,宏观杠杆率下降大约8个百分点。

为满足实体经济合理有效的融资需求,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恢复和良性循环,2021年我国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银行保险机构新增债券投资7.7万亿元。

金融业有力支持国民经济恢复成长

“2021年,重点领域风险持续得到控制,宏观杠杆率下降了大约8个百分点,金融体系内的资产扩张恢复到较低水平,再次回到了个位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状况趋于改善,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根本扭转。一批高风险企业和违法违规金融机构得到有序处置。P2P网贷机构全部停止运营,未兑付的借贷余额压降到了4900亿元。”郭树清介绍,金融业有力支持国民经济恢复稳健成长。2021年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银行保险机构新增债券投资7.7万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了将近30%,科研技术贷款增长28.9%,绿色信贷增长21%。

在普惠金融方面,小微金融服务量增价降。据介绍,2021年5家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41.4%。大病保险已经覆盖了12.2亿城乡居民。

在防范风险方面,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减少了4.2万亿元。郭树清表示,这些风险总的来说是可控的,未来将由高到低,逐步化解相关风险。

“坚决遏制资本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郭树清说,银保监会要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的监管,筑牢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防火墙。常态化开展股权和关联交易专项整治,稳妥有序清退高风险机构违规股东股权,重点打击恶意掏空金融机构的违法股东,先后公开4批违法违规股东。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强调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前提下进行,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依法将互联网平台金融业务全面纳入监管。强化金融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规范持牌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公司业务合作,维护市场秩序。

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金融服务还在不断“提质”。

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做好对3亿多“新市民”的金融服务。对在城镇已经居住,但还没有户口的市民,或者是刚拿到户口两三年的市民,为他们提供更多金融服务支持。

《通知》要求加大对吸纳新市民就业较多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商业银行加强小微企业“首贷户”拓展和信用贷款投放,支持吸纳较多新市民就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获得信贷资金。鼓励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健全完善与商业银行合作的转贷款业务模式,立足职能定位,加大对相关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商业银行根据企业吸纳新市民就业情况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企业更好发挥就业带动作用。

《通知》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鼓励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做好与现有支持政策的衔接,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高质量扩大金融供给,提升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

引领普惠金融开拓新局面

根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关报告,中国普惠金融服务保持国际领先水平。

2021年小微金融服务量增价降,近四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增速超过了25%,贷款利率累计下降超过了2个百分点。线上保险、数字信贷等创新产品加快发展,普惠金融覆盖面和精准度显著提高。大中型银行发挥科技和数据优势,持续提升服务长尾客户、边远地区和乡村振兴的能力,2021年五家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41.4%。

中国工商银行(行情601398,诊股)董事长陈四清介绍工商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情况。2021年,工商银行各项贷款重点投向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新发放制造业贷款、普惠贷款的平均利率在2020年的基础上又有下降。近三年,工商银行新增制造业贷款分别超过1000亿元、2000亿元和3000亿元,累计增幅超过40%,贷款余额率先突破2万亿元。“十四五”期间,工行表示力争制造业贷款余额率先突破3万亿元。

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介绍,进出口银行支持中小微外贸企业发展,精准筛选有出口实际,且有一定出口竞争力的外贸小微企业作为支持对象,加大对集中采购海外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金融支持。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