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向村民、投资者和社会诚恳道歉!特变电工“毁苗”背后:光伏复合项目用地面临收紧

来源:银柿财经   2022-05-23 21:22:34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因建光伏电站而毁麦的事件引发舆论关注。5月22日,特变电工(600089.SH)发布说明公告,对公司四级子公司行唐县行特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行唐公司”)光伏发电项目的相关事项作出说明。

“上述事件发生后,公司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项会议,对该事件进行了认真反省,并深刻吸取教训,成立专项工作组依法合规妥善处理行唐200MW光伏项目后续事项,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整改;对相关问题进一步调查并对相关责任人予以追责处理。”特变电工称。

合同签订不规范、施工违法违规

特变电工称,行唐200MW光伏项目由公司四级子公司行唐公司为主体投资建设,是“农光互补”项目,于2020年9月30日取得备案证(冀发改政务备字〔2020〕210号),项目备案、环评、土地等各项手续合法合规。2021年4月,由行唐县上碑镇政府启动行唐200MW光伏项目土地流转工作,截至2022年4月30日,共计完成土地流转1013亩,其中未种青苗的470亩,种植青苗的543亩。14户村民共40.39亩土地未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流转委托书和土地租赁合同。

特变电工坦言,公司在行唐200MW光伏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群众工作不到位、合同签订程序不规范、监管工作缺失缺位、施工违法违规等问题,并表示,“目前项目已停止施工”。

特变电工的公告还显示,目前,相关部门已对行唐公司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涉嫌破坏生产经营罪立案调查,对项目负责人依法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相关调查尚未完成。此外,行唐200MW光伏项目施工过程中,因施工清表问题引发网络报道,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组成了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并发布了《关于石家庄市行唐县光伏发电项目施工清表问题调查处置情况的通报》。

记者了解到,所谓“清表”,是指对施工场地的表面清理,现场清理包括路基范围内的所有垃圾、灌木、竹林,以及胸径小于150mm的树木、石头、废料、表土(腐殖土)、草皮的铲除与开挖。

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的通报显示,网络反映毁麦地块为刘家庄村、祁后村土地,3月份起农户陆续收割209.83亩,企业集中施工清表53.17亩。目前,经初步核实,两村毁麦地块中有14户村民共40.39亩土地,未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流转委托书和土地租赁合同。

特变电工表示,行唐200MW光伏项目尚处于项目建设前期阶段,资金投入较少,该事件对公司经营情况影响较小,但该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公司向村民、广大投资者和社会诚恳道歉。此前的5月20日,特变电工证券部工作人员曾向银柿财经记者透露,行唐项目已经暂停,投资还没超过1亿元。

2021年12月11日,特变电工曾发布公告,披露了行唐县项目的相关情况。公告显示,行唐200MW光伏项目总投资8.51亿元,按照经营期25年测算,年均实现营收0.80亿元,年均利润总额0.28亿元,静态投资回收期12.21年。

光伏复合项目用地收紧?

特变电工的公告显示,行唐项目为“农光互补”项目,但从近日报道看,在部分项目上,“互补”却成为了疑问。

对此,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祁海珅告诉银柿财经记者:“农光互补、林光互补、牧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光伏复合项目首先要以农林牧渔为主体、光伏为辅助的格局来发展,‘主辅地位’一定不能颠倒、错位,光伏更多的是给主业‘赋能’,而不能喧宾夺主。”

祁海珅进一步表示,具体的光伏复合项目,要根据农作物、经济作物等的种植、生长需要,来设计光伏板的间距排布、净空采光高度、支架的类型等都有针对性的方案和要求,不能由于光伏板的遮挡、支架系统的阻碍,进而影响农林牧渔等主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

除特变电工外,A股还有不少上市公司参与了类似项目,如4月28日,长源电力(000966.SZ)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以货币方式出资1.57亿元,拟投资建设公安狮子口农光互补发电项目。晶澳科技(002459.SZ)在2021年年报中披露,公司建成一批光伏治沙、农光互补等独具特色的光伏电站。正泰电器(601877.SH)也设有江山正泰林农光伏发展有限公司,公司还收到过农光互补发电项目扶持奖励。

记者了解到,此前的2017年,一项政策的出台曾对“农光互补”项目产生重大影响。2017年9月25日,国土资源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出台《关于支持光伏扶贫和规范光伏发电产业用地的意见》,该意见规定,“光伏方阵使用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的,在不破坏农业生产条件的前提下,可不改变原用地性质”。随后的2017年10月10日,国土资源部召开了支持光伏扶贫和规范光伏产业发展用地新闻通气会。

彼时,中信证券曾表示,上述意见印发后,关于光伏发电用地相关政策规定终于有据可循,“业内认为新版政策为‘光伏+’项目打开空间,光伏建设有望随之增多”。中国电力网发布的文章亦显示,此后,我国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重点开始转移至大多为农业大省的中东部省份,与农业相结合的复合项目模式横空出世。

几年过去,如今,光伏复合项目用地或面临着收紧的现状。以河北省为例,据川财证券研报,就在5月11日,河北省发改委、河北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存量光伏复合项目占用耕地政策的通知》。

上述通知要求,对未形成工程实际占用的存量光伏复合项目,不得占用耕地;已形成实际占用耕地的,市县有关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项目以农为主、光伏为辅,农业与光伏产业互补共赢,同时不对土地形成实际压占、不改变地表形态、不影响农业生产。

事实上,收紧光伏复合项目用地的不仅是河北省。据华安证券研报,早在2021年11月,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就已下发《关于对光伏项目用地进行核查的通知》,要求重点核查2018年6月1日以来建设的光伏项目土地利用情况,并停止光伏项目用地占用耕地的备案工作。

对此,祁海坤指出,光伏电站,尤其是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需要较多的占用土地,一些地面电站少则几百亩多则上万亩,用地手续是否合法合规、有没有未批先建、违规占用等就成了新时代下用地监管的重点。

“随着‘双碳’目标的到来,地面光伏电站的用地成本逐渐提高,很多地方政府也在利用光伏电站资源来吸引外来投资和其他产业的招商落地。”祁海坤称,“有些项目为了降低用地成本和减少用地审批手续,在土地的取得上采用农光互补、林光互补等光伏复合项目模式,直接或间接租用、买断农民土地二三十年的使用权,按用地最低标准取得使用,光伏用地很可能就不符合政府政策。”

“因为国家鼓励光伏项目使用戈壁、荒山等未利用地的租赁使用,但是一些省市的这些未利用土地资源不是很多。及时监管光伏用地、核查耕地占用等情况非常有必要,以避免事态严重了再去高成本的纠偏、造成资源浪费和不良的社会影响,这种缺乏敬畏之心的不和谐‘试错’行为必须严惩不贷。”祁海坤补充道。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