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铂金 >

化肥厂商纷纷“跨界”涌入,华友钴业终止布局,磷酸铁锂到底行不行?

来源:银柿财经   2022-07-05 14:22:28

近年,在行业景气度持续高涨之下,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产业链入局者众多,甚至吸引了一批肥料商:过去的6月,包括史丹利(002588.SZ)、芭田股份(002170.SZ)、川恒股份(002895.SZ)在内的肥料等农化制品生产商,纷纷披露磷酸铁等新能源新材料相关规划。

一面是新玩家入局,另一方面,能源金属巨头华友钴业(603799.SH)却于6月中旬宣布终止在磷酸铁锂材料领域的布局。业外玩家“跨界”投产,旧玩家在宣布入局7个月后“浅尝辄止”,背后各自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化肥企业的磷酸铁生意经

资料显示,史丹利及芭田股份主要生产复合肥,川恒股份主要生产磷酸二氢钙、磷酸一铵等磷肥和磷化工产品。

据悉,史丹利对新能源材料前驱体磷酸铁及配套项目的投资建设系通过与湖北宜化(000422.SZ)成立控股子公司松滋史丹利宜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史丹利宜化”)进行。公告显示,项目建设内容包括4×5万吨/年磷酸铁装置、30万吨/年湿法磷酸装置等,预计总投资为44.70亿元。

对于项目投建目的,史丹利表示,该项目将新能源材料行业与磷化工行业深入耦合,通过磷化工行业制备净化磷酸,生产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磷酸铁,同时配套阻燃消防材料、水溶肥、专用肥,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新能源材料业务、精细磷化工和新型肥料业务的发展,能够实现公司磷化工产业链的战略布局,有利于降低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时还能抓住新能源市场发展机遇。

从产业链的情况看,史丹利此次投建磷酸铁系向上游磷产业链布局的举动之一。据史丹利在年报中介绍,复合肥的生产原料主要为氮肥、磷肥、钾肥等基础化肥,其中磷肥即磷酸一铵。史丹利目前拥有复合肥产能520万吨/年,磷酸一铵产能12万吨/年。同时,工业级磷酸一铵也是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前驱体磷酸铁的重要原料之一。

在新能源汽车高景气的背景下,磷酸铁锂需求持续旺盛,带动上游磷矿石价格不断走高,尤其进入2022年以来磷矿采购困难,史丹利因此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向上游扩张即为公司应对这一压力的方式之一。除了投建磷酸铁,史丹利还收购了上游生产磷酸一铵的黎河肥业51%股权。

磷化工产业产能指标也是史丹利的考虑之一。于2021年正式宣布和湖北宜化合作时,史丹利曾表示,湖北宜化方面将利用自身磷化工技术、人才管理及产能指标等优势,和史丹利的品牌和资金优势相结合,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据华安证券研报,磷化工产业政策趋严,产业链大幅扩张受限。国家层面上,国内“三磷整治”叠加环保趋严导致磷矿和磷铵的产能持续缩减。

隆众资讯磷酸铁锂行业分析师王娟告诉银柿财经记者,磷化工企业布局磷酸铁有一定的原料优势,另外磷酸铁在生产装置和工艺上和磷产业链上游的磷酸有类似之处;对于肥料企业而言,在向上游扩张后,这些企业无需外采原料,对主业也有好处。

王娟认为,目前磷酸铁算是处在紧平衡状态,供应稍微有一点紧张,但随着新产能的投产,紧张状态已经在缓解。预计2022年下半年到2023年是集中投产期,但一直到2024年新投产的装置才能完全释放。“到2024年行业可能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王娟指出。

事实上,不只是磷化工企业,2021年磷酸铁锂正极企业的利润高增不仅让行业内玩家持续扩张产能,还吸引了钛白粉、三元正极材料等生产企业的大规模跨界布局。据悉,钛白粉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副产物硫酸亚铁,可以用来制磷酸铁。

华金证券分析师认为,未来剧增的产能或将使得行业的市场格局重新塑造,拥有技术和成本优势的企业更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但就短期来看,由于产能建设和产品认证所需要时间,近1~2年,现有企业将受益于磷酸铁锂的需求增量。

华友钴业不再看好磷酸铁锂?

主营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产品研发制造的华友钴业,原本专注于钴、镍、三元前驱体的生产,2021年11月,公司披露将收购总规划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内蒙古圣钒科技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圣钒科技”),扩充磷酸铁锂业务。

不过,在7个月后的2022年6月,华友钴业又一纸公告,终止了收购圣钒科技100%股权事宜。对于在磷酸铁锂材料领域布局的原因,华友钴业称,是为了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聚焦新能源锂电三元材料产业链,加快上游镍、钴、锂资源布局和下游产品开发、产能扩建。

圣钒科技系华友钴业控股股东华友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有消息称此次终止系华友控股希望将磷酸铁锂公司单独发展,因此华友钴业此次终止收购是否出于对磷酸铁锂产业链的“看衰”其实尚未可知,但选择专注三元材料的消息,再次引发关于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路线的讨论。

在新能源车推广的初期,由于补贴金额与动力电池的续航里程挂钩,故具有高能量密度,能提供长续航的三元电池成为市场主流的选择。但是,自从补贴逐步退坡,新能源车市场化进程加快,成本的考量成为厂商更为关注的因素。此外,随着电池技术的突破,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显著提升,与三元电池的差距缩小。再叠加其低成本、高安全性等优势,磷酸铁锂电池在2021年逆袭三元电池。

此外,储能端需求的高增也拉动了磷酸铁锂的需求。华安证券分析师指出,储能电池更加注重电池成本的经济性、循环寿命、安全性等因素,而对于电池的能量密度、体积要求低,故磷酸铁锂正极是储能锂电池的首选。

华金证券研报显示,2022年1~4月,磷酸铁锂电池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到60%,超过三元锂电池。这一趋势是否能持续,以及随着磷酸铁产能更多的释放,行业格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记者将持续关注。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