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铂金 >

金辉:探索绿色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

来源:当代金融家   2021-09-14 17:23:41

当代金融家?双碳专题|金辉:探索绿色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

金辉 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本文从绿色产业发展对金融支持的需求角度出发,查找金融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结合马鞍山农商银行向绿色银行转型的经验,探索我国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并从加强顶层设计、搭建市场机制、提升金融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措施及政策建议。

来源 |《当代金融家》杂志2021年第8期

原题 |《探索绿色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

近年来,我国绿色产业发展成果累累,产业规模潜力无穷。发展绿色产业是“十四五”期间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已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选择,更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绿色产业发展质量高不高、速度快不快、经济效益好不好,则与金融支持息息相关。因此,研究如何便利金融服务绿色产业发展需求、如何更好解决双方供需关系中的矛盾、如何创造良好的市场机制和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1

绿色产业发展亟须金融支持

从我国的产业发展和分类来看,绿色产业主要包括生态环保产业、节能减排产业、资源循环利用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等。具体包括污水、垃圾和土壤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钢铁、建材、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的技改提升和技术变革;光伏、风力、核能等清洁能源产业链健全投产;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战略产业蓬勃发展,等等。从产业结构来看,绿色产业均涉及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的前期投资,总体上呈现前期一次性投资大,后期经营性回报期间长的特点。例如污水处理厂、光伏和风力发电站建设等,一次性投资几千万甚至上亿元,后期收益主要来源于标准化的污水处理费和并网电费,运营风险较小,但时间较长。甚至还有些行业投资规模大,但属于支持性和改善型项目,后期回报难以用经济利益计量,或者需要依附在主要生产性主体上收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最美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提升改善工程、钢铁和焦炭化工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脱硫脱硝等减排项目等,主要考虑的是环保要求和生态效益。这些行业产业的发展,如果仅靠项目公司的自有资金投资建设,必然导致项目进度缓慢,产业发展受阻,“十四五”期间的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得不到实现的后果。如何引入社会资本和拓宽融资渠道成为绿色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便利、创新的融资渠道将赋予绿色产业发展新的助推器,促进绿色产业成规模化发展,从而快速适应新时代对绿色发展的需求,满足我国碳减排的需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

现实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绿色产业投资回报期长,风险因素增多

绿色产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初始投资规模大,后期回报周期长,从而带来更多的期间风险因素和干扰因素。金融机构是经营风险的,尤其是以银行为代表的存款类金融机构更是风险敏感型资金融出机构,本金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对风险的态度和判断的差异,成为绿色产业投资和金融机构支持两者之间缺乏互相合作的现实问题,也是核心问题。

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缺乏鼓励性环境

截至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关于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监管考核机制,对绿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政策落地效果不理想,导致金融机构缺乏在支持产业选择上进行切换的动力。当前,绿色金融相关人才培养体系较弱,人才已成为制约绿色金融发展的一大因素。同时,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激励措施欠缺,诸如碳排放权、绿色电力证书等权益交易市场推进缓慢,碳金融等金融服务相对滞后,金融和绿色产业发展间缺乏创新产品的载体。在现有的金融环境中,金融机构更趋于传统和保守,偏好在熟悉的行业开展业务。

绿色产业企业和金融机构信息共享渠道不足

从“十一五”到“十三五”期间,绿色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绿色企业。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多,绿色企业发展和转型势头逐渐增强,同期的金融发展速度和体量也在不断增强,但两者之间缺乏相应的信息共享渠道。金融机构在业务开展中难以发现和识别市场中的绿色产业企业。因此,导致金融机构发掘绿色企业、服务绿色企业成本较高,选择和识别难度较大的情况,或者陷入已经服务了涉绿企业却无法正确归类到绿色金融的困境。在目前信息共享渠道比较匮乏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很难批量发现和识别涉绿企业,从而给予精准支持,客观上形成了双方供需愿望和实际的脱钩现状。

3

马鞍山农商银行的绿色转型经验

2015年,马鞍山农商银行率先试水绿色金融,2017年与世界银行成员国际金融公司IFC签约转型绿色银行,计划通过八年转型成为绿色信贷占比达60%、绿色金融产品占比达70%、员工专业绿色认证占比达80%、全行100%实现“碳中和”及银行自有建筑100%获得绿色认证,成为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先进人工智能及强大内在驱动力的绿色商业银行。为实现转型目标,马鞍山农商银行对内建立了覆盖全行的绿色转型组织架构,从员工能力建设到全行内部低碳运营,全方位培育绿色发展理念;对外加强与国内外专业机构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绿色银行的社会效应,加大对绿色环保项目的支持力度,深度挖掘污水处理、可再生能源、工业节能改造等领域的融资机会。截至2020年底,马鞍山农商银行已实现绿色信贷占比22.35%、绿色金融产品占比11%、员工专业绿色认证71%、银行自有建筑绿色认证47%的靓丽转型成绩,累计投放绿色信贷达102亿元。通过梳理,可以从中得到以下经验:

重建组织架构,提高员工绿色专业素养

为推动绿色转型战略的顺利实施,马鞍山农商银行制定了清晰严密的“三步走”计划:第一阶段为2018?2020年,主要任务是奠定基础,通过全面引进绿色银行技术,建章立制,培养人才,规范内部管理;第二阶段为2021?2023年,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绿色转型,将绿色银行技术全面运用到各业务条线,形成较完整的绿色银行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绿色金融人才基本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绿色银行理念得到全行员工普遍认同和遵从;第三阶段为2024?2025年,主要任务是巩固完善转型成果,绿色银行技术在全行成熟和创新,绿色金融人才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绿色银行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同。

加强内部管理,培养全员绿色银行意识

马鞍山农商银行自转型以来,不断改善内部办公环境、倡导员工绿色行为,用实际行动履行“碳中和”承诺,具体举措包括:在总部楼顶搭建光伏发电站,积极使用清洁能源;启动博望横山林场的“共建林”项目,计划每年栽种50亩,增绿增新;新建总部大楼通过IFC Edge绿色建筑认证,成为中国首家通过该认证的商业银行办公建筑;编制《员工绿色文化手册》及《员工绿色行为手册》,规范员工的绿色行为,构建绿色银行文化。

充分市场调研,不断研发标准化绿色产品

在总行的统一安排部署下,马鞍山农商银行各分支机构全部下沉市场,按照绿色信贷标准和要求发掘绿色机会,对上报的绿色企业信息,由包括总行分管行长、IFC绿色专家、市场部客户经理、绿色信贷专员和支行行长在内的工作小组逐户走访调研,完成绿色项目识别、金融需求分析、企业信贷调查的一系列工作,对符合绿色金融重点支持的污染防治、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绿色工业、绿色农业、重点节能领域等绿色产业给予优先审批和优先放款的绿色通道待遇。并联合IFC、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花旗银行等成立产品研发中心,研发并推出了多项标准化绿色产品,将行业的绿色特点和风险关注点固化,为绿色信贷业务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标本指引,使得规模化绿色信贷投放成为可能。

提升风控理念,适应绿色发展的实际需要

马鞍山农商银行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对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站、大型提标改造等工程建设投入大,后期回款周期长的项目制定与现金流匹配的贷款期限和还款计划,打破传统期限的限制,积极开展10年左右的长周期信贷投放,解决企业实际需求,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认可。目前,马鞍山农商银行已能够满足绿色产业发展对银行信贷的实际需求,较好实现了供需两端的结合和融合,是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的可用经验。

4

路径探索和政策建议

在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上,一要勇于自我革命,从组织结构和制度架构上入手,由内而外启动绿色转型,树立起绿色银行概念,打造绿色银行品牌;二要坚持不懈地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为绿色金融产品研发提供智力支撑,为绿色转型发展储备人才;三要用绿色发展的理念武装头脑,通过绿色金融支持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和发展,打造绿色发展联盟,构建绿色发展产业链条;四要调整信贷投放对行业产业的偏好,实现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更支持传统行业的绿色发展,最终实现全社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五要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将绿色金融产品标准化和线上化,提高绿色金融产品的可推广和可复制能力,从而形成规模效应。

绿色发展已经是时代共识,发展前景值得展望。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将绿色金融发展纳入监管考核体系。形成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目标约束体系、绩效考核体系,控制发展最低数,鼓励发展最优化。

二是建立专门的绿色信息共享平台,为绿色产业企业和绿色金融机构创造融合合作机会。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绿色产业发展有融资需求,金融机构有投资需求,但双方信息沟通不畅,难以高质量对接。为此,由政府或其他社会主体牵头搭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十分必要,撮合绿色企业(或绿色项目)和绿色金融机构实现高效合作。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包括环保、城建、经信委等,披露相关涉绿企业的公开审批和运营数据,助力金融机构精准识别并支持企业发展。

三是优化市场环境,形成良好的绿色金融风险分担机制。作为政策支持的发展方向,可以建立省级或市级的专门担保基金,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担保,并给予财税、利率等优惠,使得金融机构和产业担保基金形成合力,共同做大绿色金融规模。

四是推动环境权益市场建设,实现碳排放权、排污权、节能量等权益的价值变现和便捷交易转让,从而形成担保融资工具或直接融资工具,拓宽企业绿色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实现银行债权在证券市场的交易,提高绿色资产的流动性,进一步为金融机构注入投放动力。

五是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意识和质量,通过政策宣讲、市场分析和调研学习,让金融机构充分认识到绿色产业发展的无限潜力。金融机构要在产业发展初期就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力度,及时介入,为未来储备能力和资源,实现绿色产业发展和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双赢。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