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铂金 >

浅析资管新时代下信托业务的非标转标

来源:中融研究   2021-02-08 18:24:42

观点一览

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及资金信托新规的即将公布,信托产品向净值化、标准化转型发展已是大势所趋。近年来,信托行业在标准化转型方面持续探索,标准化信托产品悄然增加。但转型并非易事,信托公司在搭建风控体系和产品盈利模式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信托公司需要加快业务转型升级,强化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投研能力和专业管理水平,以适应新形势、新需求。

01信托行业2020年发展情况

金融监管政策

近年来,金融监管政策的延续性很强,严监管依然是信托业面临的重要监管大环境。2020年,《信托公司股权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资金信托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资管新规宣布延期,新时代信托和四川信托被实施接管,融资类信托被要求压降,信托行业面临业务转型换挡期……可以看出,监管部门推动信托业转型发展和回归业务本源的监管目标和监管定力没有改变。信托行业传统粗放的规模扩张已经难以适应监管的要求。未来,信托公司亟需在业务结构、盈利模式和资本实力等方面进行积极的调整或升级,以更高的质量和效率服务实体经济。

信托业资金投向变化

2020年,信托行业继续落实国家“六稳”和“六保”要求,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切实助力经济企稳回升。从全年来看,集合信托产品投向主要呈现房地产和基础产业类信托下滑、金融类信托稳定、工商企业明显上升的特点。标准化信托方面,在监管部门引导和资本市场结构性牛市行情共同作用下,信托公司对证券投资类信托业务的重视程度大幅提高。截至2020年3季度末,投向证券市场的信托资金总额为2.21万亿元,较2019年末增加2538.14亿元,增幅达12.95%,是全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投向领域;规模占比为12.84%,也较2019年末提升1.92个百分点。

非标转标力度加大

信托业务的“转标”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发力标准化信托业务,扩大标准化信托业务规模;二是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模式实现“非标转标”,化解存量非标业务规模。其中,阳光私募、结构化证券投资、主动管理证券投资等信托业务模式是标准化信托转型主要方向。在信托非标债权比例受限的监管要求下,信托公司非标转标主观能动性加强。用益信托数据显示,2020年,信托公司集合信托市场发行和成立规模均较去年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信托行业转型标准化信托业务和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02非标转标面临的问题

分业监管下的市场准入障碍

我国目前仍然实行分业监管的方式,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分别由银保监会、证监会监管。各金融机构在市场准入、投资范围、运作模式、审批效率方面的差异,使得信托公司从事标准化信托业务时在市场监管规则和投资者保护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一方面,由于信托产品具有私募性质,信托公司开展标准化信托业务投资者的门槛和人数限制,在与其他资管机构竞争中存在劣势。另一方面,信托的投资标的受到监管限制,除股指期货外,信托资金投资于商品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的合规性一直处于较为模糊的状态或尚未出台明确的规范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托公司的标准化资产配置。

人才储备不够和内控体系建设不足

信托公司长期深耕非标资产领域,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市场开拓、风险控制、运营管理等业务体系,非标信托资产规模也确实取得了丰厚的成效,为行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传统非标资产过大和业务惯性也导致行业在标准化业务方面研发投入不足、人才储备不够,风控体系过于依赖传统风险管理模式,这也制约了标准化业务转型发展。资产管理行业是依赖专业性人才的行业,信托公司在人才培养和体系构建方面依然还要很长的路要走。

盈利模式不成熟和客户认可度低

信托行业内目前存续的标准化信托产品主要为事务管理类业务,对信托财产的管理、运营和处分能力较弱,不能充分体现信托公司的主动管理能力。因此,收费模式简单,信托报酬率较低,与其他业务相比盈利贡献度较低,营销团队和销售团队缺乏展业积极性。此外,由于净值型标准化信托产品的规模和收益主要依赖于投资经理的可追溯业绩和投资能力,而信托公司普遍缺少具有长期经验和良好业绩的投资经理,导致标准化信托业务在与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等机构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03非标转标进入深水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民间财富的积累,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由各类标准化资产构成的资本市场具有强劲的内在发展动力。信托产品向标准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构建标准化信托业务主营模式,信托公司在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提高投研能力和专业管理水平上,需要持续加大投入,以适应新形势、新需求。

一是加强人才培养机制。标准化资产是未来资产管理行业最主要的资产配置方向。开展标准化投资业务的核心是人才,专业的人才队伍是成功展业的先决条件。缺少从事标准化业务的专业人才是目前信托公司普遍面临的问题。现阶段,信托公司必须加快对专业人才的挖掘和培养,进一步提升专业人员对大类资产市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同时加大对研究的投入,打造专业化成体系的投研队伍,长期深入研究跟踪特定领域,并采用投研一体化模式,实现研究成果价值化。

二是搭建标准化信托业务决策管理体系。流程与制度是监管部门审查信托公司管理能力与资格的重要依据,也是对信托公司及从业人员长远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由于标准化产品与市场紧密联系,市场情况瞬息万变,严格的制度保障和应急预案至关重要。同时,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需要建立与净值化管理相匹配的估值核算体系、系统支持体系、销售服务体系和运营管理体系。这一系列制度是信托公司能够顺利开展标准化业务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三是提升系统支持能力。随着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托公司在数据分析、风险监控、个性化需求等方面的能力,决定了信托公司标准化信托业务展业的深度。与此同时,投资标的日趋复杂、管理规模持续增长带来的管理难度也考验着信托公司展业的广度。这些都对信托公司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托公司应尽快数据平台和支持系统建设提到日程上来。根据标准化信托业务的管理逻辑改造系统架构,重点提升估值系统、风险管理系统、运营管理系统以及数据系统对标准化业务的支持能力。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