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白银 >

6月金融数据点评:6月社融信贷超预期回升,结构改善明显

来源:东海期货研究   2022-07-12 19:22:28

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17万亿元,预期为4.2万亿元,前值为2.79万亿元;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25.64万亿元,同比增长10.8%。6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4%,预期11%,前值11.1%;人民币贷款增加2.81万亿元,预期2.4万亿元,前值1.89万亿元。

数据解析

中国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17万亿元,预期为4.2万亿元;M2同比增长11.4%,预期11%;人民币贷款增加2.81万亿元,预期2.4万亿元。中国6月金融数据大幅超预期回升,货币供应和信贷需求短期双双超预期回升。随着央行宽货币政策的铺垫以及稳增长政策的逐步落实,宽信用的迹象正在逐渐显现。虽然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较为明显,地产和企业信心堵点逐步打通;但是当前的宽信用基础并不牢固,究其原因,疫情对经济活动的干扰持续存在,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目前来看,疫情干扰持续以及外需大幅放缓,为稳定经济,宽货币的基调大概率不会出现扭转,但是否继续进行总量层面的加码,需看疫情和经济实际情况而定。在宽信用方面,在政府专项债发行完毕的情况下,政府部门融资需求大概率大幅放缓;但是在国内经济复苏预期回升以及房地产市场逐步升温的情况下,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信贷需求值得期待。对市场而言,金融数据短期对股市偏多;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整体利空债市;基建和房地产资金需求大幅提升,短期利多内需型商品。但是需要关注疫情再次扩散对经济和市场的冲击。

6月M2同比增长11.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2.8个百分点。M2-M1 剪刀差由 5月的 6.5 个百分点缩窄至 5.6 个百分点,M2 增速继续回升、M2-M1 剪刀差缩窄,意味着资金供给持续增加,货币政策延续宽松格局,且企业部门经济活动快速走强。随着央行和财政政策持续放松,财政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M2预计将继续保持高位水平。此外,货币需求端由于疫情过后,国家采取促消费和稳投资的政策,居民部门汽车消费和购房需求上升,且政府部门基建投资进一步发力,资金需求旺盛,房地产、企业、居民以及政府部门资金需求大幅上升使得信贷派生能力大幅增加。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1万亿元,预期2.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6900亿元,6月新增贷款投放大幅超预期,主要是由于企业短期和中长期融资需求大幅增加所致。从结构来看,6月居民贷款新增8482亿元,同比少增203亿元;其中,新增居民短期贷款4282亿元,同比多增782亿元,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4167亿元,同比少增989亿元。居民贷款同比大幅缩窄,环比大幅增加;在短期贷款方面,由于6月疫情过后居民消费限制放松,出行、餐饮需求大幅增加,居民短期贷款大幅增加;中长期贷款由于居民购房需求短期爆发,贷款需求环比大幅增加、同比增速大幅缩窄。6月企业贷款新增22116亿元,同比多增752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分别为6906亿和14497亿元,同比分别多增3815亿元和6130亿元;新增票据融资796亿元,同比少增1961亿元。由于6月国内疫情缓解,防控措施放松以及国家稳经济政策逐步落实,企业部门短期经营压力缓解经营活动增强,短期贷款大幅增加,同时票据融资需求大幅减少;在中长期贷款方面,由于国内经济复苏预期增强,企业对未来经济信心增强,贷款需求大幅增加。但是今年企业盈利增速放缓,企业继续加大资本开支的驱动力(行情838275,诊股)减弱;叠加疫情不稳等因素整体融资需求仍待观察。

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1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14683亿元,预期4.2万亿元,新增社融大幅超预期增长。6月社融存量增速10.8%,较5月份小幅回升0.3个百分点,宽货币正逐步向宽信用传导。从新增社融的结构来看,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有所回升,政府债发行加速提量及企业债券融资回暖,短期社融增速继续企稳回升。6月新增信贷30591亿元,同比去年多增7409亿元,6月份信贷需求显著增强。6月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与银行未贴现承兑汇票等“非标”资产合计减少144亿元,同比多增1597亿元,非标小幅增加。6月企业债券融资增加2495亿元,同比少增1432亿元,主因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政府债券由于资金须6月发行完毕,专项债发行创历史新高,当月政府债券净融资16184亿元,同比多增8676亿元。信贷融资需求增加以及政府债券发行提速,对社融增速有较大支撑。整体来看,支撑社融大幅回升的主要因素在于企业短期和中长期融资大幅增加导致信贷融资需求大幅上升以及政府债券发行的大幅提升,预计随着2022年政府债券发行完毕,政府部门融资需求大幅放缓;但是企业和居民部门信心回升,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值得期待。考虑到近期国内疫情有再次扩散的迹象,稳增长压力和不确定性有所上升,需关注国内疫情对融资需求和国内经济的再次冲击。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