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白银 >

“通道”死,“服务”生

来源:资管云   2022-05-25 14:22:30

2022年的春天终于过去了。

这个春天发生了好多事, 一件件不断刺激、考验和磨砺着每个人的神经。信托业务分类指引也在这个春天悄然降临,虽然无法与其他大事件相提并论,但其对于整个行业生存发展的影响却不容小觑。

虽说分类指引的出台从长远来看有助于信托行业回归本源,迎来更加稳健的发展,但短期内对各家公司均会形成不同程度的压力。在新的业务分类条目中,最挣钱的融资类业务并未出现,而且对资产管理信托业务提出了要“区别于为融资方创设融资工具并为其募集资金的私募投行服务”的要求。显然,发家致富的老路只会越走越窄。

转型发展是不二之选,分类指引也为行业框定了明确的赛道,至于如何奔跑,怎样跟上相同赛道上其他机构的步调,只能靠信托从业者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分类指引要求信托公司“严格执行新的信托业务分类指引”,未来能走的路只有三条:资产管理、服务信托,以及公益/慈善信托。

第一条路看似是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但竞争者众,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想长久走下去,不仅要有专业能力,还得具备一定的家底和韧劲;此外,这条路也并不平坦,会随着经济周期和市场行情跌宕起伏,参赛选手们如同看天吃饭的农民,遇上灾荒年就得过食不果腹的日子。不幸的是,当前正好就是这样的灾荒年。

第三条路是朝圣之路,走在这条路上心里想着的不是挣钱,而是精神和道德层面的追求,但人毕竟是要吃饭的,所以上路之前要记得带上足够的口粮。

第二条路比较特殊,是信托行业专属的道路,也是最接近信托本源的道路。分类指引中明确指出“此类信托业务不涉及募集资金行为,不得以受托资金发放信托贷款,不得为各类违法违规活动提供通道服务”。不能募资、不能放贷、不能通道,又区别于资产管理信托,显然服务信托已经丧失了所有金融属性,因此也就与金融行业的高利润不沾边了。或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多数公司迟迟不愿走上这条本源之路。

但近年来金融行业正在随着大周期的波动而悄然发生变化,超额利润不断下降的同时,业务发展的重心也在发生偏移。过去最挣钱的业务利润下降、风险暴露,如银行表内信贷;过去不被重视的业务逐渐成为转型方向,如财富管理。

如果看清了这个趋势,信托公司大可不必过于执着于业务的金融属性,服务信托业务的道路未必不如传统金融业务,尤其是其中的财富管理服务信托,其功能链接着当下最热门的财富管理业务,在大周期的底部,非金融类财富管理服务的价值必将更加凸显。

分享两个最近在朋友圈里高频出现的段子:

段子一:思来想去还是当个股民好,一年下来本金还剩一半,比那些创业的人强多了,亏完了家底还当上了老赖。

段子二:当1000多万高校毕业生准备奔赴职场时却发现老板不够用了。

这两个看似戏谑调侃的段子,实则字字血泪,反映出当下经济和社会的很多问题。有经济学家说,我们现在正处于大周期的底部,上一个周期即将结束,下一个周期尚未开启。所以,已经当上老板的人想要翻墙逃出围城,还没当上老板的人也不想再进去。

这让我又想起知乎上一条回复破千万话题:今年到底多少私企破产和员工失业?

其中一条来自杭州的匿名用户说“已经不配算利润了,算算亏多少才合理”。他分享了自家纺织面料工厂从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经理的诸多坎坷——反复封城、回款延迟、汇率波动、海运费暴涨、客户失联...。帖子的结尾写道:“但是最关键的是今年依然看不到希望,且能抵押的也都抵押了,后续的现金流也不知道还能支撑多久,家里已经准备关闭一部分车间来缓解压力了。”

另一位来自广东中山的网友的回帖写道:“我爸一年忙到头,想不到最后竟然是这样的结局。”

这位网友家里有个制衣厂,整个家族都是做制衣的。疫情后的经历跟很多小微企业一样,客户少了,订单没了,生产出来又被拒收,于是各种亏损,房子也抵押了。他问父亲:“这么苦这么累,做这玩意儿的意义是啥?”父亲回答:“这辈子只会干这个,不开这厂又能做啥呢?另外一起创业打拼的工人怎么办?”

文中他还写道:“我爸那辈人,他所劳碌一辈子的产业,终究要被时代所抛弃,经济萎靡,产能过剩,让他们的劳作显得多余和可笑”。

是啊,当这种“多余和可笑”的过剩产能最终战胜老一辈企业主固执的坚守时,关张大吉才是最理性的选择,如果决断的够快,之前打拼攒下的家底还能留下一些。留下的财富如何打理呢?二次创业估计很难了;后辈们短期内也难以在新兴行业找到出路。妥善地做好财富管理,安排好传承层面的各项事宜,这才是他们最应该去考虑的事情。

周期的轮动、产业的更迭背后不仅有人的代际传承,也有着“新钱”变“老钱”的财富形态的改变。而“新钱”与“老钱”在财富管理的目标和理念上则是完全不同的。财富意志的传承、老年家族成员的关怀照顾,以及子女后代的教育培养是“老钱”更加关心的事情,这当然会为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等业务打开了全新的市场空间。这绝不是我们刻意追求的状态,却是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

在疫情中,除了小微企业主的困境,我们还看到另一群人的无奈。

近期,一则关于上海某养老院把活人当死人送往火葬场的新闻在网络上爆火。对此,不同的人或许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年轻人会当成一场闹剧看个热闹,老人们则不禁在春寒料峭中瑟瑟发抖,尤其是那些膝下无子,或者子女不能在身边尽孝的老人。

中国的老龄化趋势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居民养老也愈发成为社会广泛的话题。而养老绝不仅仅只是财务层面的问题,当一个中青年家庭要照顾四个甚至更多老人(有的家庭还有祖父辈的老人)时,尽孝已不是单纯靠传统美德就能解决的事儿了。更何况还有那么多无子、丧子以及子女常年在海外生活(由于疫情和国际形势影响回国难度倍增)的老人,他们在丧失行为能力后的监护权问题又该如何解决,真的能放心交给养老院吗?这种情况下,成年监护等特殊需求服务信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以家族信托为代表的财富管理服务信托主要还是在满足“新钱”的需求,对财富保值增值的要求更突出,法律、税务、关怀照顾等非金融服务的功能未能充分显现。因此,业务的收益来源也主要通过公司的资管业务变相实现。当周期寒冬来临时,财富的属性发生了变化,需求也相应改变,或将带来财富管理服务信托业务的春天。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