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银行 >

3000亿紫光集团管理层大换血,赵伟国时代落幕

来源:钛媒体   2022-07-14 15:22:56

备受关注的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案,进入到收官阶段。

钛媒体App获悉,7月11日,紫光集团及下属公司发布公告称,已于当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原股东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和北京健坤投资集团全部退出,公司100%股权已登记至北京智广芯控股有限公司(智路建广联合体为收购紫光集团而搭建的主体平台,简称“智广芯”)名下。 由于智广芯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导致紫光国微(行情002049,诊股)及紫光股份(行情000938,诊股)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两家公司实控人从教育部变更为无实控人。

与此同时,当天紫光集团还发生人事变更,其董事会选举智路资本实控人李滨为董事长兼总经理,接替此前执掌紫光集团12年的原董事长赵伟国。公告还称,李滨、夏小禹、陈杰、胡冬辉、马宁辉为公司董事,委派邵建军、谈正兴为公司股东监事。

这意味着,历时20个月的紫光集团债务危机、破产重组事件,最终以智路建广联合体完成股权交割、管理层“换血”而收官。紫光集团将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

7月13日,李滨首次以紫光集团董事长身份发布“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他宣布集团会设立三个总部,大力投入研发,在核心IP、设计、工艺、工具软件等方面进行布局,结合芯片+云网产业已有的产品、技术、市场情况,制定短、中、长期的业务和战略规划,推动集团健康发展。

此外,钛媒体App还独家获悉,本次完成股权交割之后,集团对于估值超600亿元的紫光展锐上市计划仍会继续推进,展锐有望加速上市。

“其实从整个集团来说,只要是优质的公司,我们都希望推动它上市。”熟悉该交易的人士对钛媒体App表示。

历时20个月的司法重整

紫光集团成立于1993年,前身是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2005年改制。集团旗下有紫光股份、紫光国微、紫光展锐、长江存储、学大教育(行情000526,诊股)等多家控股子公司,涉及芯片、存储、安全、云计算等多个领域,是国内最大的高科技产业集团之一。

自2009年起,紫光集团引进新的管理团队,赵伟国的健坤集团入股紫光集团49%的股权,并先后出任总裁、董事长。赵伟国操盘紫光集团后,一直高举高打,在芯片行业进行了一系列收购,发起并购近60起,投入资金超过千亿元。紫光集团先后私有化展讯、锐迪科,收购了新华三,并且在2016年联合多方成立“长江存储”,完成了公司“从芯到云”的战略部署。

截至2019年底,集团总资产接近3000亿元,主要是紫光股份、紫光国微、紫光展锐和长江存储。

不过,紫光集团过去十年的并购计划动用了大量资产,同时旗下不少芯片业务仍在“烧钱”难以造血,使得集团累计负债规模过大,融资结构失衡,导致资金链危机,于2020年11月起引爆了债务违约危机。

2020年11月,紫光集团业务亏损、财务指标恶化,爆发严重债务危机,紫光集团旗下多只债券出现异动闪崩,公司也无法到期还款。随后,清华大学及紫光集团控股股东清华控股引入专门工作团队开展化解债务风险和推进校企改革各项工作。专门工作团队进入后开展尽职调查,接触50余家潜在投资人,并接受了14家投资人提交的非约束性方案。

2021年7月16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下称“北京一中院”)根据债权人申请,依法裁定紫光集团进入司法重整,指定专门工作团队为班底组建清算组担任管理人。而管理人公开发布招募战略投资者公告,共7家意向投资人(及联合体)报名并提交有报价约束力的投资方案。

2021年12月10日,紫光国微发布公告称,经过数轮筛选,管理人确定北京智路资产管理、北京建广资产管理等组成的联合体,成为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战略投资者,出资超过90亿美元(合人民币600亿元)接盘紫光集团。

这意味着,紫光破产重组“风波”正式进入整合执行以及股份交割阶段。根据此前公告,该笔款项于今年4月1日前到位。

紫光集团在2018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展台(来源:紫光集团官网)

2022年1月14日,北京一中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执行阶段开始。根据重整计划,重整执行的期限为6个月,即从今年1月14日至7月14日。执行阶段开始后,管理人、战略投资人、紫光集团三方建立重大事项联合会商机制。

紫光方面表示,1月28日,在前期已确定595家120万元以下一次性全额受偿的小额债权人之外,对其余460余家普通债权人偿债方案的选择给予确认,3月31日,战略投资人拟投入重整用于清偿债务的600亿元现金到位;4月8日,向留债债权人发送《留债清偿方案确认书》;4月15日,根据重整计划规定,按时向前述留债债权人支付了第一期留债利息;6月30日,一次性完成了抵债股票向债权人的分配工作。

7月11日下午,紫光集团管理人已经与智路建广联合体举行了交接会,将紫光集团的章证照及经营管理事务进行全面移交。紫光集团也向全体债权人发出邮件通知,告知债权人12日一次性足额支付剩余的现金清偿款项,相应资金会于13日前陆续到达债权人账户。

从时间点上看,紫光危机化解和司法重整工作,从开始到如今收官用时1年零8个月(20个月)。

紫光方面表示,按照司法重整执行的相关规定,后续管理人还将尽快完成未受领偿债资源的提存,对暂缓确认债权、未申报债权的后续审查、清偿工作作出妥善安排,消除后顾之忧,并向人民法院提出终结重整程序的申请报告。该报告经法院裁定批准后,紫光集团重整执行工作即如期完成。

管理层“换血”,

集团对展锐上市仍将加速推进

工商变更之后,智广芯迅速对紫光集团进行了人事任命,于7月11日由董事会选举李滨为董事长,接替赵伟国。

李滨出生于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曾任中芯国际(行情688981,诊股)高管、半导体射频器件企业埃赋隆半导体的董事长、安世半导体董事长,现任建广资产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智路资本实控人、中关村(行情000931,诊股)融信产业联盟理事长,兼任高通在华合资公司瓴盛科技董事长。

智路资产实控人李滨

根据公告,此次接盘紫光集团的“智广芯”,是为了收购紫光集团而设立的智路建广联合体的企业主体平台。

智路建广是北京智路和建广两家资产管理公司,是由李滨领军的七家企业组成的联合体,是中关村融信金融信息化产业联盟中的投资主体。 2017年,智路建广投资安世半导体,在被收购前,安世每年营收增长2%;全面收购两年后,营收增长50%,利润增长70%,并和闻泰科技(行情600745,诊股)合并,协助闻泰成功转型成为ODM龙头。2021年,智路建广再出手,收购日月光半导体位于国内的四座工厂。

从股权分布上来看,智广芯的第一大股东为建广广铭,持股20.22%,由建广资产担任GP(普通合伙人),中关村发展集团等为LP(有限合伙人)。其中,建广资产是央企中国建投旗下建投华科的私募基金“中建投资本“持股51%的国资控股企业。

而智广芯的第二大股东是广州晟粤,持股20.04%,由李滨实控的智路资本担任GP,广州科创产业投资基金等担任LP。

此外,智广芯还有8家股东,持股均低于15%,由智路资本、建广资产等担任GP,LP包括芜湖产业投资基金、国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承锐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北京昌平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珠海格力金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京国瑞国企改革发展基金等。值得一提的是,苹果供应链企业、鸿海集团旗下子公司工业富联(行情601138,诊股)也透过基金投资紫光。

紫光集团工商变更后的股权结构图(来源:紫光财报)

半导体业界认为,此次紫光集团完成股权交割,历时一年多时间化解债务危机,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这次以智路资本实控人李滨领导的智路建广联合体,通过市场竞争方式拿到了紫光集团控制权,并良好地化解了紫光高额的债务危机,并没有政府补助参与,这表明中国正在推动其半导体行业进入一个新阶段;二是通过收购紫光集团,李滨所在的智路资本已经成为国内半导体行业龙头,掌握了紫光近3000亿元资产,有望与中芯、韦尔股份(行情603501,诊股)形成“三巨头”局面。

7月13日,据紫光集团公众号,李滨首次以紫光集团新任董事长身份发布“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第一次公布了新管理层对集团未来发展的计划。

李滨表示,近些年紫光集团的负债率一直居高不下,资金链断裂,公司的现金流连贷款利息都不能覆盖,更无法偿还本金。全体债权人对于集团发展失去信心,集团不得不走入破产重整的司法程序。对于各个子公司的运营、融资、研发以及对外合作都造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各个产业公司还面临着市场竞争、人才稳定、供应保障等诸多问题。

他在信中称,当此危难之际,在紫光集团管理人的主持下,通过司法重整,为集团从新的起点出发创造了发展契机。智路建广联合体作为紫光集团司法重整的战略投资方提出了无论从债务清偿,还是产业协同方面都最优的紫光集团整体重组方案,获得了相关各方的认可和支持。过去几个月,在破产重整过程中,管理人客观、公正的与全体员工一起务实、高效的工作,对维持集团运行和业务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滨在员工信上表示,为适应作为智能科技领域领军产业集团的发展需要,今后集团会设立三个总部,支持产业公司的高效发展,分别是业务总部、赋能总部和管理总部。

其中,业务总部将把集团的核心业务划分为几个板块,从发展战略、投融资、产业协同等多个角度帮助集团的实体企业实现稳健成长;赋能总部将设立产能建设、科研创新和国际合作三个中心,把各子公司急需,但又没有足够资金和人才独立完成的产业链建设,以及部分前沿技术开发等工作进行资源整合,加大力度统一投入;管理总部将为集团控股的各产业公司提供财务、人力、法务、信息化等中后台的服务支持。各主要产业子公司的核心班子成员也将一起参与到集团总体战略规划和产业协同工作中,今后的激励和授权也会向一线的业务、市场、研发、生产等部门倾斜。

对于集团下一步规划,李滨表示有五个维度的价值取向:一是要为国家的新兴科技产业发展做出贡献;二是为各位员工的前途和职业生涯负责;三是要保护现有投资人、广大股民的利益;四是要保证原有债权人的资产安全;五是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是集团今后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首先,是解决目前的债务和资金问题,以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和资金管理体系重塑公司的信用和声誉,使投资人和债权人重拾信心,恢复各实体公司的股权和债权融资能力。这个问题不解决,集团下属各企业将继续背负沉重的包袱,影响未来的生存和稳定、声誉和士气,集团和各子公司都将无法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对此,我们首先会把投入的大量股权出资款用于归还债权人,大幅降低负债率,轻装上阵,为各子公司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李滨称,公司恢复正常运营后,需要认真研究集团的长期发展战略、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谋定而后动,制定短、中、长期的业务和战略规划,并根据需要补充资源,提供相应力量支持和战略支持。

关于未来的发展战略和原则,李滨提出五点:一是要有前瞻性,今后社会进步有数字化、虚拟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二是保持开放性;三是保证各种资源配置和机会的公平性;四是坚持市场化,就是搞好自主经营,做好产品,向市场要效益,减少对政府的依赖;五是推动国际化,尤其要注重保护知识产权。

与此同时,钛媒体App还获悉,本次完成股权交割之后,紫光集团对于国内手机芯片厂商展锐上市计划仍会继续推进,展锐有望加速上市。

此前股权交接过程中,紫光展锐曾出现人事变动,委派任奇伟代理公司CEO,吴胜武担任董事长,原CEO楚庆及部分高管离职。因此,行业内对于估值600亿元的紫光展锐是否依然会推进科创板上市存有疑问。

而如今,钛媒体App从接近紫光内部人士处独家获悉,李滨团队还是希望推进紫光展锐的上市。“其实从整个集团来说,只要是优质的公司,我们都希望推动它上市。”

此外,钛媒体App从行业内了解到,李滨团队还初步规划,依托中关村融信金融信息化产业联盟,具备国际化的半导体产业、技术、人才和金融资源,智路建广联合体与紫光集团对接赋能后,既能给企业输血,更让企业具备造血能力,并进一步优化紫光集团的资本结构,重建紫光集团信用体系,恢复紫光集团及各实体子公司融资能力。

李滨在7月13日的员工信中强调,今天的紫光集团规模很大,但业务发展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加上资金问题和债务的重压,面临的竞争和挑战也非常大。如果再结合智路建广控股的一批大中型企业,则规模更大,产业覆盖面更广,管理会更加复杂,对于产业链也愈发重要。因此他认为,紫光集团团队使命就是为产业为社会研发更新的技术,提供更好的服务,创造更多的价值,任何大的收益和资源都是大家的、社会的和国家的。

“我们的终极目标并不只是制造更多产品和创造更多财富,而是让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更多人生活更加幸福。”李滨在信中说。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