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黄金 >

踩雷恒大、授信泛海212亿?民生银行股东大会回应:房地产风险可控,回归本源、打造小微特色银行

来源:金融界   2022-06-11 13:22:26

金融界6月11日消息 民生银行(行情600016,诊股)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于6月10日在北京召开,董事长高迎欣现身会场并主持,行长郑万春、副行长袁桂军2人列席,其他15位董事会成员通过电话连线参会。此外,董事会秘书白丹及两位监事张俊潼、龚志坚均现场出席。

1

根据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此次股东大会主要审议包括年度报告、财务决算、利润分配等在内的18项议案全部通过。值得注意的是,关于A股可转债发行并上市的议案“陪跑”多年,再次延期。不过,据了解,该行可转债已获银保监会批复,目前正处于证监会审核阶段。

在会后交流环节,民生银行高管层就房地产贷款、泛海系授信及营收下滑等投资者热切关注的问题一一给予回复。

1

房地产业贷款94%为住宅项目 风险整体可控

近年来,监管部门多次出台文件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尤其是现金分红来维护投资者权益。根据民生银行股东回报规划议案,未来三年计划向普通股股东分配不少于其当年度实现的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可分配利润10%的现金红利。

对此,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表示:“10%是监管线,也是我们的保底线,实际上,我行股东分红比例已连续四年维持在30%左右。”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该行派发现金股利总额分别为151.05亿元、161.99亿元、93.26亿元、93.26亿元。受净利润下滑所致,近两年股利派发虽有所减少,但其占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可分配利润比例均不少于30%。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6月1日发布的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榜,民生银行在丰厚回报榜单中位列第二十名。

2021年,房地产行业出现流动性危机,恒大暴雷、股东中国泛海控股(行情000046,诊股)集团(以下简称“泛海集团”)亏损严重,而对这两家房企进行大额贷款的民生银行也被推上风口浪尖。根据年报,截至2021年末,民生银行房地产业贷款为3603.02亿元,同比下降17.95%。然而,其房地产业不良贷款却激增214.93%至95.74亿元。与此同时,房地产业不良率也由2020年的0.69%迅速攀升至2.66%。

民生银行房地产风险是否可控?对此,副行长袁桂军在股东大会上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房地产风险整体可控的原因。首先,在项目方面,民生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主要为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的和城市更新的都有具体解决办法。在业态分布上,该行都以可出售住宅项目为主,其中,94%为住宅类型,而商业物业等非出售的类型只占极少部分。

“我行对房地产贷款进行严格的区域巩固管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地区、京津冀四大区域的对公房地产开发达68%,其他项目也主要分布在省会城市计划单列的城市。”袁桂军表示。

从担保方式看,该行担保方式主要有土地代建工程抵押、追加项目公司股权质押及运营集团提供连带的个人担保。

据袁桂军透露:“截至2022年3月末,民生银行对恒大贷款余额又压降了4%;2021年,我行对泛海集团及其关联企业的授信额度也有所减少,为212亿元。加之债权的加速处理,总体上能够覆盖风险。”

回归本源,打造小微特色银行

2021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银行业绩也有所恢复,整体呈增长趋势,而民生银行却逆势大跌,净利润甚至连续两年出现下滑。根据年报,截至2021年末,民生银行营业收入为1688.0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1.47亿元,同比下降8.73%;同期,该行净利润为348.53亿元,同比下降0.71%。直至今年一季度,民生银行仍面临营收净利双下滑的窘境。

对此,董事长高迎欣表示,银行营收出现下滑主要是因为非标资本的持续压降及贷款结构和债券结构的调整。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信托及资管计划、理财产品等非标投资日均同比下降2459亿元,相应的利息收入及非利息收入分别下降54.86亿元和65.25亿元,合计下降约120亿。

谈及民生银行未来将如何拉动业绩增长,高迎欣指出,银行的基础业务就是存贷汇,未来民生银行将回归本源,支持支持实体经济。在存款方面,该行将大力推动核心负债增长,规范结构性存款产品,在保持存款规模稳中有增的同时,实现存款成本率持续下降。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该行存款成本率为2.18%,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

在贷款方面,民生银行将持续优化贷款客户结构,加大重点项目及优质客户的贷款投放,打造小微特色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5000亿,同比增长12.59%。

“商业银行业务结构调整或早或晚,民生银行虽然在过去两年营收承压,但也避免了不少风险。”高迎欣坦白道。

2021年是民生银行实施新五年发展规划的第一年。面对历史遗留问题,民生银行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深度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资产质量。与此同时,该行还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成立生态金融部,研发产品、发展战略客户,授信模式实现财务报表到上下游企业交易数据的转变。

“高来高走”的盈利模式已然过去,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民生银行何时迎来业绩拐点?其又能否如愿走上稳健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