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黄金 >

2021中国新经济并购半年报:监管趋严巨头观望,企服赛道成绩亮眼

来源:汉能投资集团   2021-07-15 11:25:30

经历了“魔幻”的2020年,2021年正走入新篇章。汉能投资聚焦新经济行业,通过详实的数据整理与分析,拟持续挖掘并购市场现象背后的动因。刚刚结束的2021年上半年,后疫情、强监管成关键词,新经济并购市场小额交易频发、而大额交易乏力,互联网巨头受反垄断趋严的影响纷纷对大型交易转向观望态度。而企业服务并购的火热、并购基金的兴起,则为市场带来了新的亮点。

展望未来,国家深化实施反垄断政策预计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影响互联网巨头的并购战略,头部互联网公司在选择并购标的时预计将更为谨慎。行业方面,科技与医疗依旧将成为后疫情时代并购市场的热门主题,预计该领域的交易量将持续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并购基金的兴起将在一定程度上重塑多个不同产业的格局,助力存量经济的转型与升级。

数据回顾

1.经济数据回顾

世界银行在2021年6月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达到5.6%左右,是近50年来最大增速,也是近80年来最大的衰退后增速。报告认为,短期来看,全球经济正从2020年的衰退中逐步复苏,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的经济形势向好。报告预测中国2021年经济增速将达到8.5%,发达经济体增长预计为5.4%,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预计为6%。

2021中国新经济并购半年报:监管趋严巨头观望,企服赛道成绩亮眼

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稳就业保民生成效显著,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2020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万亿元,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下降1.6%,三季度增长0.7%,四季度增长2.3%。同时国内CPI、RPI、PPI均受到疫情影响呈下滑趋势,但均在2021年上半年有所好转。截至2021年3月,CPI、RPI、PPI分别实现0.4%,-0.3%和4.4%。与此同时,信心指数在疫情之后也有所上升,截至2021年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初步恢复到6.8%。

2021中国新经济并购半年报:监管趋严巨头观望,企服赛道成绩亮眼

2021年春节期间,A股大盘跳水大跌。4月起市场走势回升,截至6月30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均较年初上涨+3.40%、+4.7%,创业板和科创50涨幅更是超过10%。

2021中国新经济并购半年报:监管趋严巨头观望,企服赛道成绩亮眼

2021年上半年,中国公司上市热潮持续,合计完成329笔IPO,募资总额达740亿美金,创2000年以来同期新高。募资额前六大交易分别为快手、滴滴、京东物流、三峡能源(行情600905,诊股)、百度、哔哩哔哩上市交易,除三峡能源外均为新经济公司,而百度、哔哩哔哩则为赴港二次上市,中概股回港、回A上市热度不减。

2.并购市场概览

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今年上半年市场热度逐步恢复。从2018-2021年的交易数量和平均交易金额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国内并购市场交易数量达到了371单,同比上升94.24%,高于2018年以来各个半年度的交易数量。2021年Q1、Q2国内并购交易数量高于前两年同期,延续了2020下半年的良好态势。

然而,从并购事件的平均交易金额来看,2021年上半年的平均交易金额并不亮眼,有披露金额的交易的平均规模为每单9.4亿人民币,远低于2020年下半年的44.4亿人民币,且较2018-2019年也处于低位。环比大幅下降的原因主要为大型并购交易的缺席,2020年下半年,华为出售荣耀一单交易即贡献约400亿美元交易金额,超过2021年有披露金额的交易规模之和。2020年下半年,7宗交易金额过百亿,而2021年上半年仅有3宗。

2021中国新经济并购半年报:监管趋严巨头观望,企服赛道成绩亮眼

2021中国新经济并购半年报:监管趋严巨头观望,企服赛道成绩亮眼

从年初至今国内已完成的并购交易数量来看,医疗健康、新工业、TMT、消费及本地服务领域的并购较为活跃;新工业、房产及物业、运输与物流业、医疗健康等行业的交易金额较大。

2021中国新经济并购半年报:监管趋严巨头观望,企服赛道成绩亮眼

核心观点

7月13日和14日,美国CPI和PPI数据飙升,再次超出市场预期。美国通胀或在短期内维持高位,如果美联储不进行干预,那么“暂时性”的高通胀或持续到今年年底。在通胀持续上行的情况下,美债利率持续位于1.4%以下低位的概率不大。短期内在影响通胀预期和实际利率因素的博弈下,美债利率或将在1.4%-1.6%之间震荡。后续来看,在本轮Taper讨论开始后到正式实施Taper前,预计美债利率将小幅上行,年内或将到达1.8%-2.0%的水平,同时需要警惕利率回调过程中,美国资本市场的风险暴露。

美国通胀持续飙升,再超市场预期。7月13日,美国劳工部公布数据显示,美国6月CPI同比增5.4%,创2008年8月以来新高,核心CPI同比增4.5%,创1991年11月以来新高。7月14日数据显示,美国6月PPI同比增长7.3%,大超市场预期。从更加关键的CPI分项来看,能源项和交通运输项依然是CPI分项中保持最高增速的项目,住宅项增速依然维持高位。供需缺口和宽松政策的持续存在,出行放松、油价上涨和工资上升是美国CPI保持高位并屡创新高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通胀或在短期内仍然维持高位,如果美联储不进行干预,那么“暂时性”的高通胀或持续到今年年底。

5月中旬以来美债利率的下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驱动因素分别是流动性、通胀预期和实际利率,此外,交易因素也是近期美债利率下行的重要原因。第一阶段是5月中旬到美联储6月FOMC议息会议之前,该阶段美债收益率下行主要由于流动性过剩。第二阶段是美联储6月FOMC议息会议到6月21日前后,该阶段美债收益率下行主要由于通胀预期快速下行。第三阶段是6月21日前后到6月CPI公布之前,该阶段美债收益率下行主要由于实际利率快速下行。除基本面因素外,交易因素也是近期美债利率下行的重要原因。

通胀预期与实际利率的博弈决定美债利率短期走势。从通胀预期角度来看,美国通胀水平的读数和美联储对待通胀的态度将直接影响通胀预期水平。就通胀水平读数而言,短期内通胀预期或将持续上涨,但美联储是否对通胀做出反应将是较大扰动因素。从实际利率的角度来看,短期内疫情进展、经济数据和就业市场的复苏将直接影响实际利率,如果Delta毒株威胁美国经济复苏,经济数据大幅边际走弱,那么实际利率将在短期面临下行压力。通胀预期与实际利率的博弈将决定美债利率的短期走势。

在通胀持续上行的情况下,美债利率持续位于1.4%以下低位的概率不大。当前美债利率在1.4%以下的水平可能存在定价错误,其合理中枢或在1.5%附近。因此,短期内在上述影响通胀预期和实际利率因素的博弈下,美债利率或将在1.4%-1.6%之间震荡。后续来看,根据上一轮Taper经验,在本轮Taper讨论开始后到正式实施Taper前,预计美债利率将小幅上行,年内或将到达1.8%-2.0%的水平。另外,当前利率定价过低,可能导致美国资产定价过高,美国资本市场可能蕴含一定的金融风险,如果利率定价回到正轨,需警惕美国资本市场风险暴露。

正文

美国通胀持续飙升,再超预期

7月13日,美国劳工部公布数据显示,美国6月CPI同比增5.4%,创2008年8月以来新高,核心CPI同比增4.5%,创1991年11月以来新高。7月14日数据显示,美国6月PPI同比增长7.3%,大超市场预期。美国6月未季调CPI同比增长5.4%,预期增长4.9%,前值增长5.0%;未季调核心CPI同比增长4.5%,预期增长4.0%,前值增长3.8%。季调后CPI环比增长0.9%,预期增长0.5%,前值增长0.6%;季调后核心CPI环比增长0.9%,预期增长0.4%,前值增长0.7%。6月CPI数据全面超出市场预期,其中CPI同比增幅创近十三年来新高,核心CPI同比增幅创近三十年来新高。6月PPI同比增长7.3%,预期增长6.7%,前值增长6.6%;核心PPI同比增5.6%,预期增5.1%,前值增4.8%。CPI和PPI数据共同显示美国通胀水平持续飙升保持高位。

通胀飙升,美债利率还能维持低位吗?

从更加关键的CPI分项来看,能源项和交通运输项依然是CPI分项中保持最高增速的项目,住宅项增速依然维持高位。综合同比和季调环比数据分析,6月CPI增速最高的仍是能源项和交通运输项。其中,能源项同比增长24.5%,季调环比增加1.5%;交通运输项同比增长21.5%,季调环比增加3.6%,继续维持快速增长势头。根据美国劳动部数据,从细项来看,6月二手车和卡车价格上涨10.5%,创有史以来最大月增幅,贡献了6月美国CPI涨幅的1/3。汽油、燃油、商品和新车的同比增速也均高于2%。此外,住宅项在美国CPI组成中权重占比约1/3,本月同比增速达3.1%,创2017年5月以来新高。

通胀飙升,美债利率还能维持低位吗?

供需缺口和宽松政策的持续存在,出行放松、油价上涨和工资上升是美国CPI保持高位并屡创新高的主要原因。疫情之后全球复苏不均衡导致周期错位,供给端受疫情冲击较为持续,而需求端则率先复苏,供不应求格局形成,同时叠加极度宽松的货币和财政刺激,价格水平不断抬升。就6月而言,首先,在出行管制放松下,出行需求不断增加,二手车、新车以及交通运输服务价格继续保持高速上涨;其次,在OPEC+谈判僵持以及旺盛的预期影响下,油价不断走高;再次,由于美国劳动力供给不足,企业不断提升工资吸引劳动力,尤其是低收入工人工资涨幅较快,推动通胀飙升。

通胀飙升,美债利率还能维持低位吗?

从上述造成通胀的原因来看,我们认为通胀或在短期内仍然维持高位,如果美联储不进行干预,那么“暂时性”的高通胀或将持续到今年年底。一方面,短期来看,在疫情持续扰动下,供需缺口难以快速消除,同时尽管有边际收紧的倾向,但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依然宽松,物价保持高位的基础不变。另一方面,从近几个月的数据来看,出行需求增加带动的交通运输项价格上涨并非是一次性的,随着出行需求继续增加以及汽车缺“芯”等问题的持续,汽车以及交通服务项的价格或仍将保持高增;同时,OPEC+增产谈判陷入僵局,劳动力市场工资涨势仍在,由油价和工资带来的通胀也很难快速消除。因此,我们认为在美联储不干预的情况下,通胀或在短期内仍然维持在高位。

近期美债利率维持低位的原因

在美国6月通胀数据公布之后,美债利率迅速上行,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1.4%关口。此前,自5月中旬以来,美债利率持续走低,10年期美债收益率于6月10日跌破1.5%,又于7月6日跌破1.4%,在7月8日盘中一度触及1.25%并在最近一周到美国6月CPI公布之前始终保持在1.4%以下的水平。5月中旬以来美债利率的下行我们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驱动因素分别是流动性、通胀预期和实际利率,此外,交易因素也是近期美债利率下行的重要原因。

通胀飙升,美债利率还能维持低位吗?

通胀飙升,美债利率还能维持低位吗?

第一阶段是5月中旬到美联储6月FOMC议息会议之前,该阶段美债收益率下行主要由于流动性过剩。一方面,美联储继续维持每月持续购债的量化宽松政策;另一方面,美国财政部持续削减其TGA账户余额,自2月财政部宣布削减TGA账户余额以来,TGA账户余额不断下降,大量流动性被投放到金融体系。在美联储和财政部的共同刺激下,美国金融体系流动性过剩,这从屡创新高的隔夜逆回购用量上也可以看出。过剩的流动性导致资金流向较高收益的长债,推动长端美债利率下行。同时,从美债利率的拆分项来看,这段时间美债利率下行主要是通胀预期下行,可能是5月12日公布4月CPI大超市场预期导致通胀预期飙升后的回调所致。

通胀飙升,美债利率还能维持低位吗?

第二阶段是美联储6月FOMC议息会议到6月21日前后,该阶段美债收益率下行主要由于通胀预期快速下行。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鹰派超出市场预期,在点阵图、经济预测以及鲍威尔关于通胀讲话的三重作用下,通胀预期快速向下。首先,点阵图显示加息或将提前,成为本次会议最大鹰派信号。其次,经济预测大幅调高通胀前景,引发市场担忧美联储会对通胀采取行动。再次,鲍威尔对于通胀的讲话显示美联储对于通胀持续性的认识发生变化,暗示美联储可能会采取行动压制通胀,打压了市场的通胀预期。另外,议息会议之后,一向鸽派的圣路易斯联储行长布拉德转鹰,市场进一步预期美联储收紧政策应对通胀,通胀预期再下行。

第三阶段是6月21日前后到6月CPI公布之前,该阶段美债收益率下行主要由于实际利率快速下行。6月21日前后开始,美债收益率下行的逻辑转向实际利率进一步走低,这主要反映了在Delta变异毒株快速扩散下美国疫情有所反复冲击需求端,让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的进程有所担忧。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当前Delta毒株感染病例在美国新冠感染病例中的比重已经超过50%。在G20央行行长和财长会议上,美国财长耶伦表示对于Delta变异毒株威胁经济复苏“非常担心”。此外,7月6日,美国公布非制造业PMI不及预期也助推美债利率快速下行。不仅是在美国,Delta毒株的快速传播为全球经济复苏都蒙上了阴影,欧洲和亚洲近期疫情同样迅速反弹,避险情绪升温。对经济复苏前景的担忧和避险情绪推动实际利率快速下行,带动美债收益率下行。

通胀飙升,美债利率还能维持低位吗?

除以上基本面因素外,交易因素也是近期美债利率下行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疫苗大规模接种和美国4、5月份的CPI大幅超预期引发市场大规模的“再通胀交易”,不少债券市场投资者选择做陡收益率曲线。然而6月美联储的议息会议鹰派表态打击了曲线变陡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做陡曲线的仓位开始平仓,导致长端债券的买入压力增加,曲线持续走平:10Y-1Y美债利差由议息会议前的143bps下降到136bps;30Y-10Y美债利差由议息会议前的69bps下降到56bps。另一方面,海外投资者也利用外汇对冲后本国国债与美债的高利差进行套利,尤其是国债收益率接近0的日本和国债收益率为负的德国投资者。此外,6月底,美国养老金在季末和月末进行调仓,增持美国国债,这助推了美债利率下行增。

通胀飙升,美债利率还能维持低位吗?

通胀预期与实际利率的博弈决定美债利率短期走势

从通胀预期角度来看,美国通胀水平的读数和美联储对待通胀的态度将直接影响通胀预期水平。首先,就通胀水平的读数而言,6月美国PPI和CPI均大超市场预期,5月PCE和核心PCE数据虽然符合市场预期,但是仍然处于高位。与此同时,与通胀水平密切相关的油价近期也处于高位,OPEC+关于增产的谈判陷入僵局,国际能源署警告,如果不增产,石油市场将“显著收紧”,意味着油价将持续走高。从历史看,油价上涨是通胀上升的标志,特别是会带动通胀预期的上涨。从油价和通胀的关系来看,油价与美国CPI细项中能源类商品的走势基本正相关;CPI分项中能源项同比与CPI总体同比走势高度吻合。因此,就通胀水平读数而言,短期内通胀预期或将持续上涨。

通胀飙升,美债利率还能维持低位吗?

通胀飙升,美债利率还能维持低位吗?

其次,就美联储对待通胀的态度而言,昨晚6月PPI数据超市场预期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通货膨胀明显上升,未来几个月仍将“居高不下”,如果通胀上升太多,美联储准备调整政策。但在随后的国会证词中,鲍威尔又表示:美国经济复苏还没有达到可以开始收缩资产购买规模的程度,补充称未来几个月通胀率可能会保持较高水平,然后趋于平缓。美债收益率也在鲍威尔的表态摇摆中上下震荡。我们认为,国会证词上的表述很可能在此前就已准备好,而通胀持续超预期后的表述或是美联储对于通胀的最新态度。如果美联储对通胀做出反应,那么通胀预期将有下行的可能。7月28日的议息会议以及此后鲍威尔和其他票委对于通胀的表述将是观察美联储态度的重要依据。

从实际利率的角度来看,短期内疫情进展、经济数据和就业市场的复苏将直接影响实际利率。首先,就短期内疫情情况而言,Delta毒株扩散迅速,已占据美国新冠病例50%以上,而就美国疫苗接种而言,当前仍未接种疫苗的民众大概率不愿意接种,因此疫苗接种率继续显著提升的概率不大,因此Delta毒株或将威胁美国经济复苏,导致实际利率下行。其次,美国的消费数据、PMI数据以及就业市场复苏情况也将对实际利率产生影响,如果经济数据有大幅边际走弱的迹象,那么实际利率在短期同样面临下行压力。

通胀飙升,美债利率还能维持低位吗?

美债利率还能维持低位吗?

在通胀持续上行的情况下,美债利率持续位于1.4%以下低位的概率不大。根据此前的报告《债市启明系列20210705—如何看待当前油价与美债利率的分歧?》(2021-07-05),我们认为,当前美债利率在1.4%以下的水平可能存在定价错误,其合理中枢或在1.5%附近。因此,短期内在上述影响通胀预期和实际利率因素的博弈下,美债利率或将在1.4%-1.6%之间震荡。

后续来看,根据上一轮Taper经验,在本轮Taper讨论开始后到正式实施Taper前,预计美债利率将小幅上行,年内或将到达1.8%-2.0%的水平。就本轮Taper而言,美联储已经吸取上一轮出现“缩减恐慌”的教训,提前与市场进行沟通,同时市场也对Taper有充分预期,因此美债利率大概率不会出现斜率很大的上行。鲍威尔在6月议息会议后的发布会上表示,会尽所能避免市场出现过度反应,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会提前告知市场。同时,拉达斯联储主席卡普兰也在近日表示,美联储将逐步减少资产购买,但这次将更加顺利,因为投资者已经知道该措施正被商议中,美联储这次将避免制造2013年的“缩减恐慌”。因此,我们认为在美联储正式释放Taper讨论信号后,美债利率将会有所上行,但是不会出现2013年高达130bps的幅度,或将达到1.8%-2.0%的水平。另外,当前利率定价过低,可能导致美国资产定价过高,美国资本市场可能蕴含一定的金融风险,如果利率定价回到正轨,需警惕美国资本市场风险暴露。

市场回顾

利率债

资金面市场回顾

2021年7月14日,银存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涨跌互现,隔夜、7天、14天、21天和1个月分别变动了-6.19bps、-1.26bps、1.01bp、1.63bps和19.22bps至1.98%、2.15%、2.18%、2.26%和2.39%。国债到期收益率全面下行,1年、3年、5年、10年分别变动-1.76bps、-0.89bp、-0.19bps、-1.00bp至2.28%、2.65%、2.78%、2.94%。7月14日上证综指下跌1.07%至3528.50,深证成指下跌0.88%至15056.32,创业板指下跌0.75%至3488.63。

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7月14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今日央行公开市场开展100亿元逆回购操作,今日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流动性完全对冲。

流动性动态监测

我们对市场流动性情况进行跟踪,观测2017年开年来至今流动性的“投与收”。增量方面,我们根据逆回购、SLF、MLF等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国库现金定存等规模计算总投放量;减量方面,我们根据2020年12月对比2016年12月M0累计增加16010.66亿元,外汇占款累计下降8117.16亿元、财政存款累计增加9868.66亿元,粗略估计通过居民取现、外占下降和税收流失的流动性,并考虑公开市场操作到期情况,计算每日流动性减少总量。同时,我们对公开市场操作到期情况进行监控。

通胀飙升,美债利率还能维持低位吗?

通胀飙升,美债利率还能维持低位吗?

可转债

可转债市场回顾

7月14日转债市场,中证转债指数收于391.24点,日下跌0.33%,可转债指数收于1601.10点,日下跌0.94%,可转债预案指数收于1334.68点,日下跌1.05%;平均转债价格135.68元,平均平价为106.72元。371支上市交易可转债,除英科转债停牌,141支上涨,5支横盘,224支下跌。其中国微转债(44.00%)、盛路转债(40.19%)和隆利转债(16.55%)领涨,百川转债(-12.19%)、星源转2(-9.90%)和蓝盾转债(-8.94%)领跌。366支可转债正股,93支上涨,7支横盘,266支下跌。其中隆利科技(行情300752,诊股)(20.00%)、华海药业(行情600521,诊股)(9.99%)和运达股份(行情300772,诊股)(7.95%)领涨,星源材质(行情300568,诊股)(-13.81%)、科华生物(行情002022,诊股)(-9.97%)和小康股份(行情601127,诊股)(-9.34%)领跌。

可转债市场周观点

上周转债市场仍然围绕着成长主线交易,内部结构分化依然明显,但是赚钱效应不俗。市场风格的选择是近期参与市场的主要胜负手。

近期市场波动虽高,我们在近期的周报策略中提示不要对抗波动而是去拥抱波动,波动背后也会带来较高的收益。周五全面降准之后预计成长风格会继续演绎,但政策超预期的背后则是坐实了经济修复较为缓慢的判断。随着通胀回落,市场进入流动性充裕但是盈利下滑的组合,这一宏观背景下我们建议重点配置在下半年景气度有望持续维持在高位的板块,制造业仍旧是主要的配置方向。转债层面则建议维持高弹性的组合来获取最佳的持仓效率。

随着通胀开始回落,顺周期板块的超额收益也接近尾声,周期已非市场未来的主要配置方向,仅建议保留少部分需求景气持续、供给端约束较强的板块个券。

前期我们已经建议增加在消费方向的布局力度,这一部分仓位可以填补部分回落的周期仓位。随着经济增长动能的回落,近期调整颇多的消费板块可能会再次展现出稳健的特性,可以逐步增加关注。

从业绩成长性的角度出发,我们在过去数周周报重反复建议从成本叠加需求的角度关注到高端制造业板块。当下全球疫情的结构性不均衡可能会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盈利弹性,海外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疫情控制效果远弱于发达国家,会冲击这些经济体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而作为“全球工厂”的中国制造业可能会迎来更多的转移需求,主要逻辑方向建议从国产替代与技术升级两大角度去考察,重点关注军工、半导体、汽车零部件、新能源、TMT、医药工业等板块。我们重申即使这一方向出现波动则是提供了进一步参与的机会。

高弹性组合建议重点关注东财转3、精达转债、彤程转债、金诚转债、奥佳转债、火炬转债、嘉元转债、恩捷转债、比音(仙乐)转债、长汽转债。

稳健弹性组合建议关注苏银转债、捷捷(石英)转债、海澜转债、三花(骆驼)转债、旺能转债、斯莱转债、永冠转债、美诺转债、运达(天能)转债、凤21转债。

风险因素

市场流动性大幅波动,宏观经济增速不如预期,无风险利率大幅波动,正股股价超预期波动。

股票市场

通胀飙升,美债利率还能维持低位吗?

转债市场

通胀飙升,美债利率还能维持低位吗?

上半年市场专题讨论 1. 强监管时代来临,互联网巨头观望大型并购交易

互联网反垄断进入“新时期”

2020年,中国反垄断监管进入“新时期”。1月,市场监管总局就《<;;反垄断法>;;修订案》公开征求意见;11月,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旨在预防和制止互联网平台经济垄断行为,将VIE架构,“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等问题都纳入调查范围。2021年,反垄断持续趋严,互联网始终为监管重点,平台经济及并购市场均出现多起处罚案例。

2021年4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依法对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作出行政处罚》的新闻通稿,根据《反垄断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九条规定,以其2019年中国境内销售额4,557.12亿元的4%计算罚款,决定对阿里巴巴罚款182.28亿元。

4月2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美团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4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对9起收购案件进行处罚,分别为腾讯收购Bitauto股权案、腾讯收购阑途股权案、腾讯与万达设立合营企业案、大众点评收购领健股权案、嘉兴创业环球(滴滴全资子公司)与丰田设立合营企业案、嘉兴创业环球收购赢时通股权案、滴滴与浪潮智投设立合营企业案、苏宁收购易果股权案、弘云久康(阿里健康全资子公司)与上海云鑫(蚂蚁集团全资子公司)设立合营企业案。

互联网巨头或主动暂缓大规模并购

汉能投资研究发现,2021年上半年,10亿元以上大型交易占比仅为7%,为自2019起最低。在2021年上半年27例10亿元以上的大型交易中,从行业分布来看,以新工业、医疗健康占比最高,TMT行业仅出现两例,相比于往年数据,TMT行业占比下降。以并购方结构来看,上市公司占据绝大多数比例,值得注意的是,在这 27例10亿元以上的大型交易中,没有一例并购事件的并购方为互联网巨头,不同于往年互联网巨头企业频繁参与大型并购交易的特点。

2021中国新经济并购半年报:监管趋严巨头观望,企服赛道成绩亮眼

然而,从2018-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巨头参与并购数量占整个市场并购数量占比来看,互联网巨头的出手频率并没有明显减少的趋势,腾讯、阿里、字节跳动、京东、百度等均有所斩获,其中字节跳动出手最为活跃。但对比往年数据,互联网巨头10亿元以上规模的大型交易占市场比例明显降低。汉能分析,互联网反垄断趋严,巨头对于大型交易有所顾虑,故多采取观望或暂缓实施的态度,并通过投资及小型并购交易持续丰富生态布局。

2021中国新经济并购半年报:监管趋严巨头观望,企服赛道成绩亮眼

2. 复盘TMT并购交易,企业服务赛道成亮点

TMT并购交易中,IT与企业服务活跃度领先,2021年企业服务赛道热度维持高位,并购交易活跃。2019年开始,企业服务赛道成为TMT行业内并购最活跃的细分领域。2021年上半年,企业服务并购事件为45起,占据TMT行业并购事件70%。

2021中国新经济并购半年报:监管趋严巨头观望,企服赛道成绩亮眼

回顾企业服务赛道融资历史,2014-2015年起,企业服务热度显著上升,融资额逐年上涨;自2017年起,融资数量逐步下降,融资轮次逐步后移,并购交易数却持续上升。汉能分析,融资市场热钱消退,理性回归,企业服务赛道日趋成熟,市场加速出清。而从并购交易规模来看,1-10亿并购占比过半,由此可见“大鱼吃小鱼”的产业链纵深整合交易为当前企业服务赛道并购热点。

2021中国新经济并购半年报:监管趋严巨头观望,企服赛道成绩亮眼

从买家来看,产业资本成为新买家,对并购重视度日趋提升。一方面,互联网巨头在企业服务领域积极布局:2021年上半年,字节跳动在企业服务领域收购了5家企业,战略野心初现。另一方面,企业服务头部公司通过并购快速扩充产品、技术、团队、客户、规模,以进一步加速产业整合:2021年上半年,用友网络(行情600588,诊股)、用友政务、光云科技(行情688365,诊股)、声网Agora、明源云等产业投资人,都在企业服务并购领域积极出手。

3. 并购基金崭露头角

2021上半年,中国大陆并购基金的热度呈持续提升的趋势。具体来看,并购基金单笔募资额屡创新高的同时,市场上与并购基金相关的交易亦十分活跃。

从并购基金的设立与募资角度而言:国际巨头纷纷加大在华布局,4月6日,KKR宣布募集完成150亿美元亚洲四期基金,并表明该基金将“投入更大的精力和资金来做并购和控股”;人民币基金方面热度也依旧不减, 1月8日,晨壹投资亦宣布募集68亿的人民币并购基金,将聚焦医疗与健康,消费与服务,科技与制造三大领域。

上半年并购基金控股收购活动也十分活跃:KKR 5月先后买下了天然宠物食品集团和基石资本所持有的连锁药房集团“全亿健康”的全部股份;红杉中国1月战略投资法国设计师品牌AMI,并于4月参与浙江开元酒店的私有化收购;春华资本2月战略投资智联招聘并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并于6月收购了美赞臣大中华区业务。

究其原因,汉能投资认为:

市场宏观条件的成熟推动并购基金的繁荣:

回顾美国PE发展历史,美国的控股型收购从1970年代起步并于80年代繁荣,而以成长性投资为主的基金发展则明显滞后于控股型收购类基金。不仅如此,二者体量规模相差巨大,美国如今的控股型并购基金规模约为成长性投资基金规模的近15倍。而反观国内,成长性投资的基金规模占比90%,控股型收购并购基金占比不到10%。汉能认为,市场发展阶段的差异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发生。由于中国尚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适合作为控股型收购的标的数量较少,加之资本市场退出途径的限制,不够成熟的杠杆融资环境等因素,因而市场上控股型投资案例较少。

然而,随着注册制的全面推行与市场的不断规范,Pre-IPO的套利模式风险越来越大,宏观政策环境逐步有利于控股型并购投资,渐渐步入成熟期的各个行业内,宏观政策环境将更有利于头部企业进行产业并购与整合,行业集中度提高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许多行业的发展趋势。而并购基金可以在其中通过股权配置、提高管理水平、调整企业战略、提高数字化水平等手段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达到加速产业整合与资源优化的目的。

资产端存在系统性机会推动控股投资潮流的形成:

2021中国新经济并购半年报:监管趋严巨头观望,企服赛道成绩亮眼

过去中国大量企业发展仍在幼年、青年期,尚未产生行业整合的诉求,随着国内行业逐渐步入成熟期,宏观行业整合需求增加。以科技公司为例,成熟期的科技公司往往通过并购达到补齐其业务板块、缩短研发时间的目的,进而最终提升市场整体集中度。此外,一些较大型的本土民营企业目前正面临代际交替和缺少接班人的问题,需要由专业机构引入资本运营与战略方案,实现业务的创新与持续发展。

放眼全球,随着全球宏观环境的变化和贸易形势的改变,跨国公司在华业务模块面临新一轮调整。与其他地域相比,中国市场存在一定独特性,而新冠疫情带来的物理隔离及紧张的地缘关系为跨国公司在华经营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头部的并购基金不仅能为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提供行业方面的资金支持,更能凭借其优质的战略落地能力、本地化网络渠道和市场资源,推动被并购对象的业务更新。

汉能投资认为,当资产端机会出现后,零散的交易机会将慢慢汇聚发展成为具有系统性、整合性的商业机会,最终形成控股投资的潮流。汉能相信,控股型投资将助力企业提升跨行业资源整合能力与客观的协同潜力,为行业注入持续的活力。

供给端更大的资金募集规模助推多元化投资策略及控股型投资:

受美联储量化宽松及新冠疫情财政拨款等因素影响,资金面保持了持续的宽松。反映在基金角度,汉能投资观察到并购基金不管从总体募集金额还是单笔项目投资额角度都具备显著的提升,更多的资金量赋予并购基金投资机构更多的策略选择。更大的资金募集量,加之科创板、注册制及国内并购市场的逐渐成熟,控股类项目因而不管从项目选择还是退出路径角度均已有了更多元的选择,这也侧面助推了控股型投资的繁荣。

2021年下半年展望

进入2021下半年,汉能认为反垄断将依旧成为影响市场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大环境下,汉能预计2021下半年中国市场的并购交易额将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新经济并购领域中, TMT与医疗行业的并购交易量预计将处于领先地位。

汉能投资认为,从宏观政策层面来看,反垄断依旧将成为市场的主题。随着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阿里巴巴收购银泰商业、腾讯系阅文集团收购新丽传媒、丰巢网络收购中邮智递做出行政处罚,对阿里巴巴集团实施“二选一”垄断案开出巨额罚单,反垄断将成为市场的“新常态”。

头部互联网公司预计依旧将会是反垄断监管的重点对象,汉能投资预计互联网头部平台公司将持续缺席国内大规模收购活动以应对监管环境。另一方面,随着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对滴滴出行、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等美股上市的新经济企业启动网络安全审查,市场情绪将遭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若网信办的安全审查对象范围扩大或引发一系列后续法律行动,牵扯如市场监督管理局、银保监会、人民银行等部门下场,那么我们预计互联网巨头在并购的战略选择上将更为谨慎。

总体而言,国内互联网监管愈发严格、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我们预期看到更多互联网公司布局出海业务、或收购海外优质标的,以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行业方面,产业整合需求依旧强烈。在企业服务公司高市值的背景下,其收购潮预计将在2021下半年持续。汉能投资认为,将有更多TMT公司通过小额并购补齐其业务短板,增强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后医疗行业处于持续火爆的状态,汉能投资预计该领域的交易将持续保持活跃,专科医院、药企、医疗器械公司等将会积极寻找大健康领域具备数字化与创新性的相关优质标的,重塑行业竞争格局,同时,行业内也将持续存在大量整合与重组的投资机会。

汉能投资预计并购基金作为改善被并购企业治理结构及提升市场资源分配效率的重要金融工具的热度将持续提升。随着注册制的全面推行、监管部门对于并购重组信息披露要求的强化、及资金面的持续向好,市场为并购基金不管从退出途径及募资额角度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汉能认为,以PE+上市公司为基础的国内并购基金合作模式将在未来保持持续性活跃,产业资源与资本运作的优势互补将带动国内并购市场的蓬勃发展并为优质标的提供良好的价值赋能。

2021中国新经济并购半年报:监管趋严巨头观望,企服赛道成绩亮眼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