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贵金属 >

数字人民币的红利已来!这一领域重新站上风口

来源:消金界   2021-03-22 14:24:00

据36氪报道,浙江惠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瀜科技”)近日宣布获得近1亿元B轮融资,领投方为同创伟业。

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消费金融产业的科技服务商,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业务场景、风控、运营等科技化的整体解决方案。据介绍,本轮融资将用于扩大公司团队规模,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推动消费金融整体产业链的数字化、智能化服务体系布局。

惠瀜科技之外,金融科技集团WeLab近期也获得了近5亿元C1轮融资,今年年初第四范式D轮融资高达49亿元……

这场金融科技热潮,去年就已刮起。海外率先热了起来。

毕马威发布的全球金融科技投资趋势的最新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金融科技在并购、私募股权投资与风险投资等方面的融资额为1050亿美元,涉及2861笔交易,创金融科技产业有史以来的第三高。

今年以来,国内相关的投融资项目,也正多了起来。在消费金融领域的金融科技,表现更为明显。

原有玩家业绩火爆

在国家消费驱动战略之下,消费金融需求旺盛,龙头金融科技平台的助贷业务依旧火爆。

比如,在美上市的360数科,在2020年促成交易额2467.58亿元,较2019年的1990.71亿元同比增长24%,超额完成去年管理层设定的2420亿-2440亿元发展目标同时,实现业务收入135.64亿元,较2019年的92.2亿元同比增长47.1%。

与此同时,对B端的金融科技服务,也实现了较大的增长。比如,乐信To Bank金融科技业务2020年四季度收入7.2亿,同比大增232%。

乐信CEO肖文杰在财报总结时也强调,乐信纯科技服务模式下产生的交易额首次超过50%,实现了更高质量的营收增长。

同时,肖文杰基于今年一季度业务强劲增长等因素,上调全年业务发展目标至2400-2500亿元。

传统的金融IT服务商宇信科技(行情300674,诊股)(300674.SZ),近期发布的2020年度业绩快报称,公司去年实现营收29.84亿元,同比增长12.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4亿元,同比增长65.76%。

在解释业绩快速增长时,宇信科技表示,受益于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行情300832,诊股)的发展战略、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推进、银行科技子公司在科技输出方面的稳步推进,金融科技市场需求进一步升温,并且随着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这些需求在去年下半年得到了有效的释放。

这些公司与数据都表明,金融科技不论在服务C端业务,还是赋能B端业务方面,都展现出活力,尤其在B端业务方面,正实现快速增长态势。

而据消金界观察,2017-2019年,互联网企业在线上获客成本高企,多头借贷严重,资产质量恶化的情况下,已在制定了线下策略,并收获颇丰。甚至成为行业黑马,杀出重围。

然而,疫情之下,线下业务萧条,直接影响了业务开拓,只得重新加强线上化。利用金融科技,挖掘长尾用户。

与此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也到了深水区。再加上疫情的催化,监管已出台多项鼓励政策。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是监管规划的金融科技三年计划收官之年,银行、保险等传统主流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的建设方面,必定会加强与市场合出,甚至会推出典型示范项目。

尤其是数字人民币的风口即将开启,将在央行侧、银行侧、公众侧三个领域带来巨大的变革机遇,其中,数字货币钱包场景运营为市场带来了想象空间。

由此,金融科技改造金融业,再造线上化业务流程改造,将成为未来几年的一个主要风口。一如90年代初银行业信息化建设那样,必定会走出多家金融科技巨头与上市公司。

所以,我们认为,银行尤其是大银行的持续化的金融科技需求,将成为行业的一块“肥肉”。

投入金融科技须审慎

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之后,互联网与金融结合与落地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风险频发,给金融稳定和金融消费者带来巨大损害。金融科技爆发之际,监管已注意到相关风险。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就曾撰文表示,在把握金融科技创新的历史“窗口期”的同时,需避免粗放式扩张和防止泡沫积累,处理好创新与安全的边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明确金融科技创新的底线与负面清单。

另外,他还表示,地方发展金融科技不能“一哄而上”。为了防止地方政府成为新一轮泡沫与乱象的助推因素,需要在国家层面有所设计和统筹。

目前,继重庆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成立后,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于近日完成工商登记。根据天眼查信息,该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3月12日由北京中金国盛认证有限公司更名而来,持有重庆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50%股份,由央行旗下的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全资控股。

除了该类业务自身的风险外,投融资也需要赛道的拥挤与变形。

十年前,当谈到“金融科技”时,这个术语还相当于“互联网支付”,后来又变为移动支付,之后在P2P大面积暴雷之后,互联网金融“进化”为了金融科技。

但当时,互联网公司的金融科技标签,更多是做C端金融业务的一件外衣,“掩人耳目”。蚂蚁集团上市被叫停与整改,正是对这一现象的追本溯源。

目前,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正迎来全面的数字化升级。在C端业务遭遇政策压力下,B端服务条线或变得抢手。

然而,毕竟这一赛道需要的资质更高,也更看重资源积累。新兴的创业公司,如果没有杀手锏,难以在竞争中长久地存活下去。

而且如果创业项目蜂拥而至,赛道爆发进度能否跟得上创业规模,还有待观察。2015-2017年也曾出现过金融科技投资潮。不过,全球咨询业巨头波士顿咨询集团在2018年资本市场金融科技报告中曾写道,“在经过了三年的繁荣期后,资本市场对金融科技领域的股权投资在2017年出现了净放缓局面,净投资规模还不到前两年的一半,是2012年以来最低水平。”主要原因就是行业爆发,比想象中要来得晚一些。

于是,金融科技在当时成为互联网放贷,这种“变形”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消费金融赛道的数字升级服务,还将呈现较快的上涨态势。2021年1月,Mob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消费金融行业研究报告》预测,2022年行业市场规模将冲破19万亿元。再加上政策加码消费,相关产业还将持续受益。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