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贵金属 >

【首席说】清华大学梁昱:用不了5年,中国智能投顾有望赶超美国巨头!

来源:金融界网   2021-02-24 17:23:04

金融界网2月24日消息 公募基金正在迎来历史性的大时代,基金投顾的试点则叩开了中国财富管理的大门,智能投顾由此站上了风口,行业未来如何演绎?投资者如何拥抱风口?金融界《首席说》特邀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证券科技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梁昱,解码风口上的智能投顾。

一、中国智能投顾市场空间巨大

金融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被誉为中国金融界“黄埔军校”,我们注意到去年末五道口首次发布了中国智能投顾行业的评测报告,目前财富管理大时代已经到来,智能投顾将起关键性作用已是共识,您认为现在国内的智能投顾机构更为同质化还是各有特色?各家管理的资产规模和空间如何?

梁昱:首先,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一个更大的语境下谈起,那就是基金投顾服务,其中既包括了人工投顾,也包括了智能投顾。目前,无论是银行、券商、基金公司还是第三方机构,都在积极参与到基金投顾的业务中来,并将此作为财富管理转型的重点。在这个方面,各类机构都有自身的发展禀赋和优势,例如传统的银行、券商都有较为多的分支网点,较强的人工服务能力;而基金公司则在投资研究方面有较强的优势;第三方更多的优势来自于互联网流量。因此,目前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基金投顾服务主要可以分为纯人工投顾、纯机器人(行情300024,诊股)投顾(智能投顾),以及“人+机器”的模式。

从我们前期开展的调研看,各家机构在财富管理规模上的统计口径差异较大,这里有两个层面的原因,第一是很多机构过去或目前仍然是采用基金销售的模式,并不是投顾的模式,因此体现的更多是销售规模而不是管理规模;第二从智能投顾业务模式所直接产生的规模来看,绝大部分机构的规模都没有超过百亿,这在目前巨大的财富管理市场中来看,规模还不是很大,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1

二、大部分平台智能化水平严重不足

金融界:报告里选了四大维度为主要考量,从智能化水平、投资管理水平、安全治理水平、服务体验水平,进行这样一个行业测评,您能否解释一下为什么选择了这四个方面。在您看来,这个行业当前所处的发展水平是怎样的?

梁昱:在我们考虑测评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希望整个评测是能够做到:“本土化”、“数据化”、“标准化”和“持续化”。因此,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将智能投顾的能力分解成为了四个可以量化的方面,即智能化水平、投资管理水平、安全治理水平、服务体验水平。

从逻辑上,我们将“智能投顾”的定义拆分为了“智能”、“投”、“顾”三个方面,分别对应了“智能化水平”、“投资管理水平”、“服务体验水平”,同时我们从行业监管和投资者保护的角度,增加了“安全治理水平”。

在智能化水平评测结果中,少数银行、第三方机构及基金公司智能化水平较高,其余大部分平台智能化水平较弱,且两级分化较为明显。在各项评价指标上,所有平台都有智能风险测试,但大部分平台仅依赖于少数问卷问题进行客户风险评价,智能化水平还是严重不足;约三分之二的平台拥有个性化风险推荐组合,少部分银行和券商平台没有;仅有约四分之一的平台在同样的风险下组合有进一步提供其他个性化差异配置的能力;大部分平台都有智能客服,但银行、券商的智投平台和自身系统共用,无独立的智能客服。

在投资管理水平上,大部分产品都表现出了较为优秀的最大回撤控制能力;在收益水平上,大类资产分散度类似的产品收益相近;在大类资产分散度上,全部产品都配置了股票和货币型基金,大部分配置了债券型基金,少部分配置了原油和黄金等另类资产;部分平台的实盘业绩未达到一整年,难以考核具体的投资管理能力,因此本次未列入该分榜。

安全治理水平整体表现较好,在基金投顾牌照试点期间,大多数产品都持有基金销售牌照或基金投顾牌照,所配置资产也都合法合规,仅有两家不持有相关牌照。最大的差异体现在信息披露程度上,大部分平台的信息披露层度不足,这是国内智能投顾未来应着重提升的地方。

服务体验上整体水平不高,大部分产品的服务体验及为客户服务的意识较弱,超过一半的平台在评测中的评分都在及格线以下,不同产品服务差异最大的几个地方是:

①是否有专属投顾,客户会有很多疑问需要专属投顾解决;

②是否有投教内容,客户需要持续的投资者教育来产生正确的理财观念,才能帮助客户长期投资;

③有没有全面的财富管理服务和资产供给,决定了服务目标是否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

④有没有全权委托功能,能否进一步让客户投资变得方便。

三、基金投顾试点开启智能投顾新机遇

金融界:智能投顾从当初爆火,到如今逐步回归理性,您怎么看待这个过程?您认为制约智能投顾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哪儿?未来能够突破的可能性又会在哪?

梁昱:中国的智能投顾当前经历了兴起、高潮、回落低谷和再次兴起几个阶段。国内最早的智能投顾平台出现在2014年,行业整体在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的带领下开始发展,之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大型科技公司也开始陆续跟进,基于自身在客户资源、产品创新能力、数字技术等不同方面的优势发展相应的产品。

从时间维度上,随着2015年股市爆发,智能投顾服务也迅猛发展,2016年进入行业的首次高潮阶段,但是可以看到当时在监管上对于智能投顾并没有严格的界定,导致当时很多机构假借“智能投顾”作为噱头开展非合规的基金业务。而随着金融市场“严监管、去杠杆”,以及股票市场进入熊市,宏观大环境的变化对智能投顾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智能投顾行业在2016年末、2017年初开始回落,并逐渐进入低谷期。直到2019年末,随着基金投顾试点牌照的发放,以及互联网巨头和外资机构的进入,整个行业再次进入新发展阶段。

因此,目前看来智能投顾行业的发展最主要是需要有稳定的市场环境和监管环境,随着基金投顾试点牌照落地,我们也相信整个智能投顾行业会走向合规稳健发展的新阶段。

四、当前流量资源和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金融界:对于算力、底层技术不太成熟的企业,有没有可能在智能投顾领域制胜,这是不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企业?

梁昱:目前,从我们调研的行业情况来看,算力、底层技术并不是制约智能投顾发展的主要因素,或者可以这么说,各个机构之间的单纯在技术上的差异并不十分显著,而更多是发展理念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差异。因此,这并不一定是资金密集型的商业模式,更可能是流量资源密集型的商业模式,即以客户的触达规模、服务质量和由此产生的成本所决定的。

五、行业标准缺失如何选择平台

金融界:投资者应该如何更好地选到适合自己的智能投顾平台?

梁昱:对于需求端来说,越来越多的中产家庭对家庭可支配收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认知及需求。在行业标准缺失的背景下,对于金融知识匮乏的投资者来说,在众多平台中选出合规的、且最匹配自身需求的绝非易事。

我们做这个智能投顾的评测体系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投资者与智能投顾平台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将所有的信息真实透明的展示,让投资者更清晰地对比各企业的优势及劣势,了解行业内不同公司的经营现状,从而帮助有理财需求的使用者更准确地匹配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投顾平台。

六、中国投资者对智能投顾接受程度会越来越高

金融界:如何说服投资者去选择智能投顾平台来理财,投资者教育的难度在您看来如何克服?

梁昱:这首先是对于投顾服务模式的认可,之后才是对于智能投顾模式的认可。过去,国内投资者对于投资顾问的模式并不熟悉,但是随着家庭财富规模不断增加,我国新中产家庭有了更强的财富管理需求,这个时候投顾服务模式自然的成为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选择。

在此基础上,根据美国市场过去的发展经验,传统的人工投顾服务成本相对较高,智能服务具有较高资产规模的家庭,而智能投顾可以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成为了进一步在中产家庭种普及投资顾问服务模式的利器。因此,我们相信随着我国新中产家庭规模的不断增长,年轻的新一代投资者对智能投顾的接受程度会越来越高。

七、国内智能投顾5年内或赶超美国巨头

金融界:可以看到,美国厉害的智能投顾机构几乎都是在金融危机后成立的,大约都有十年左右的时间了。您认为中国智能投顾能否在十年左右也涌现出类似这样的巨头?

梁昱:首先我觉得智能投顾在美国的发展金融危机本身没有直接的关系,就如上面所说,智能投顾行业的发展在需求端依赖于投资者家庭财富的管理需求不断提升,供给端则依赖于稳定的市场和监管环境,以及成熟的技术手段。目前看来,在需求端,国内投资者家庭财富的管理需求是很明确的,而在供给端成熟的技术手段也以及具备。因此,我认为只要在监管的方向上,我国能给智能投顾一个明确且宽松的发展空间,用不了五年,国内智能投顾行业就能在规模上赶超美国市场中的知名机构。

八、监管环境整体积极开放

金融界:法律方面、监管方面目前对于智能投顾的态度是什么?

梁昱:正如上面所说,监管环境对于智能投顾在中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了《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的出台,为我国基金投顾,以及智能投顾都做出了极好的监管创新尝试。因此,整体而言,监管对于智能投顾的态度是积极的、开放的,也是通过试点的形式优先让有一定业务规模的、有监管牌照的、有一定技术能力的机构先行先试,再逐步推广的思路。目前,从试点开始以来,过去一年中已有18家机构获得了试点资格。据我们了解,也有不少机构正在积极申请参与试点。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