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Soul连年亏损近10亿砸钱换流量,“灵魂”交友模式困境待解

来源:投资者网   2021-05-18 10:22:29

在一线城市工作生活的周女士,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打开了一款沉寂已久的手机软件——Soul。当软件主页跳出来的那刻,她感受到了接连不断的手机震动。不到一会,号称“恋爱神器”的Soul就给她匹配了十多个“潜力对象”。

“就跟批发对象一样,莫名其妙就出现好多人来找你,问你要不要处个对象聊聊。”周女士对《投资者网》称。

正是这个被标签为“匹配效率奇高”、“批发对象”的社交软件 ,于北京时间5月11日正式提交IPO招股书,拟远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在众多社交软件已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之后,Soul作为一款社交APP也要上市,自然引发众多用户和投资者对其关注度剧增。面对市场口碑分化严重的实际情况,大家不禁发出疑问:上线5、6年的Soul凭什么快速开启上市之路?

收入飙升惊喜连连 广告费却更令人瞠目

毋庸置疑,近年来Soul可观的收入增速是支撑它获取投资者信赖的重要因素。

从Soul递交的招股文件中可以看出,Soul在近两年收入呈爆发性增长。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Soul的总收入约为7070.75万元(人民币,下同),然而2020年度Soul的总收入却飙升至4.9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04.33%。

2021年,其收入同样还在保持增长。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Soul在三个月内的收入取得了2.38亿元的好成绩,同比增长达259.83%。

令人称奇的是,收入如此惊人的急速增长,依旧抵不过费用带来的亏损,由公司招股文件可见,近两三年,Soul全年的广告费用一项均高于其全年收入。就此,Soul在招股书中称“广告费用主要包括用于宣传我们的品牌和服务的在线广告。”

Soul近年来广告费用大涨,令网友们总能在各种网站、短视频平台上见到它的身影。95后小冯向《投资者网》表示:“晚上下班刷抖音的时候,每刷几条就会给我推荐Soul的广告。”不少网友也有刷到抖音广告的经历,一些人就因此下载了Soul。

此外,在QQ空间、微博、知乎上刷到Soul广告的网友也不计其数,许多并不使用Soul APP的网友也对其广告印象深刻,足见其广告影响之大。

除依托社交及短视频平台打广告之外,Soul还作为综艺节目赞助商,得益于节目热度收割了一批流量红利。作为《明星大侦探》第六季超级合作伙伴,Soul在片头、片尾及节目中间皆有所植入。而热门综艺《奇葩说》则以“伴侣有个异性soulmate,我该介意吗?”等辩题,将Soul的广告植入得润物细无声。

无疑,大肆宣传提升了Soul的知名度,但比收入还高的广告费用却影响着其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公司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度Soul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3.49亿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亏损值再一步扩大至6.01亿元。

至今为止,上线于2016年11月的Soul似乎还不能完全平衡收入与费用的关系。

《投资者网》就“连年亏损的Soul是否有信心在近几年完成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转亏为盈”等问题发函问询Soul CEO张璐,但未收到对方的回复。

口碑呈现两极化 定位模糊频遭质疑

广告铺天盖地,口碑两极分化。这是Soul的一个真实写照。

有网友在Soul成功找到另一半顺利“奔现”,也有网友表示在Soul上面能毫无顾忌、畅所欲言。在大众焦虑的时代,Soul给了陌生人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也使得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性格内向的人可以在网络上放开自己。

但是,拥有广大用户流量的Soul也时常被诟病。在Soul的官网上有这么一句话:“低成本地开启交流,获得高质量的关系。”而所谓的“高质量的关系”被一些Soul用户认为是噱头,周女士就向《投资者网》表示:“随机匹配的人太多了,很少有高质量的对话。”

点开Soul APP,能够发现Soul专门设置了一个“灵魂测试”的板块。平台通过用户的测试题答案,利用大数据为用户匹配更合适的交流者。

同和心理创始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 魏珍,体验Soul的测试题之后,向《投资者网》表示:“Soul的一些测试题更类似于趣味性的测量类型,但对于Soul大数据匹配的精准度,以及匹配测试设置原理并不太了解。这类匹配测试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促进增加了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的趣味性、和互动体验性的心理需求。个人认为,这类匹配测试体验,消费者可做为一种参考性,而不适合过度依赖测试的匹配结果。”

除了大数据匹配的“对象”的质量受到部分用户的质疑,在平台监管层面上Soul也负面缠身。

Soul用户张强(化名,同下)向《投资者网》表示:“那些一上来就要处对象的人都不算什么,Soul上面可多变态了,不过这也是这些交友软件所共有的弊端吧。”

而另一用户陈琳则称:“原本以为Soul是能够找到兴趣爱好相同或者能聊得来的小伙伴,没想到一上线就被性骚扰了。”

实际上,早在2019年,Soul就因涉及色情内容、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被网信办点名。据媒体报道,“Soul自称是一款基于心灵的智能社交APP,功能是寻找‘灵魂伴侣’,却在经营期间,对年龄限制、‘软色情’内容等方面存在监管不严,处理不及时等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据媒体报道,Soul官微此前曾发布微博称:“Soul定位不是约会软件,而是给GenZ的以Soul为链接的社交元宇宙。”

Soul如何定位?究竟是一款可给泛滥的社交APP正本清源用于Z世代的社交软件,还是一个专注于两性关系满足需求的软件?又或者能突破前两者,另辟蹊径?用户们也只能够静待其变。

增值业务稳定增长 却是在为他人做嫁衣?

Soul在招股文件中提及,“我们主要通过增值服务产生收入,包括虚拟物品和会员特权。用户可以通过Soul币(虚拟货币)来购买虚拟物品和特权。”

从增值服务收入上来看,Soul在近两年的确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据媒体报道,在2019年、2020年和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前三个月中,Soul的平均每月付费用户数分别为26.89万、92.93万和154.45万;APP平均每个付费用户每月付费分别为21.9元(人民币、下同)、43.5元、48.6元;在2019年,2020年和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前三个月,APP的平均每月支付比率分别为2.3%、4.5%和4.8%。

然而,Soul的平均每个付费用户每月付费金额和其用户付费比率一直以来都不算太高。不到50元的平均每个付费用户每月付费金额,不到5%的用户付费率,似乎显示了现如今Soul变现不佳的困境。

Soul变现不佳的困境,与其目标用户群体“Z世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李筱玲是今年刚上大学的大一新生,她没有在学校里找到自己心仪的对象。“无聊、没事干的生活”使得她下载了Soul,并成功在Soul上面找到了网恋对象。

她向《投资者网》表示:“因为自己没钱,所以从来没有想过在Soul上面花钱买虚拟礼物。”筱玲表示,因为和现在的网恋对象在Soul上聊得较好,所以没过多久就加了微信,所有的聊天内容就都在微信进行了。

由此,原本作为交友桥梁的Soul,最后却为其他社交平台做了嫁衣,这样的情况是真实存在。

李筱玲只是部分Z世代用户的一个缩影,这些用户没有足够存款所以不会在Soul上有高额支出。流行用户Z世代意指在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人,而这一部分人也就是如今12岁至26岁年龄段的用户,这一部分用户大多数没有工作或者刚工作无大量存款,所以消费心态不会过于激进。

如何能使Z世代心甘情愿地从钱包里掏钱买单?这是一个令包括Soul在内的社交软件普遍感到头疼的问题。

Soul或许是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于2021年第一季度发力拓展新业务。招股书显示,Soul从2021年第一季度开始通过Giftmoji服务产生收入。“在Giftmojis服务中,虚拟礼物可以兑换为实物礼物。实物礼物由Soul的供应商合作伙伴提供。用户在Soul上可购买Giftmojis,并将其发送给其他用户,后者可以从Soul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处兑换商品。”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在此新业务中Soul充当了电商的角色,成为了用户购物的平台。无疑,Giftmoji服务提高了用户在消费方式中的体验感和趣味感,而这样的消费方式是否能足够打动Z世代,使得Soul的收入获得可持续增长、完成净利润逆转,这仍旧有待观察。

“跟随灵魂找到你。”这是打开Soul页面,跳出来的第一句话。容纳了许多人灵魂的Soul,现如今也需要找到自己的“灵魂”。

或许Soul目前仍处于砸钱换用户、拼流量的阶段,仍未找到一个最优的模式使得“砸出来的流量”可以变现。如何让用户转变观念?如何更加清晰自己的定位?如何打造更好盈利模式?带着这三大疑问的Soul已经开启了上市之路,对此,用户将继续期待改变,投资者也将持续关注其发展路线。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