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白银 >

两会最强音“行稳致远” 稳增长释放了哪些投资新机会

来源:投资者网   2022-03-07 09:23:58

2022年,我国“十四五”迈入第二个年头,疫情防控常态化也进入第三年。而地缘政治的冲突,又让仍处疫情中的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3月5日,一年一度的两会在北京开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了2021年经济增长的情况,同时对2022年的经济发展设定了目标,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稳”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之一。

深读两会精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哪些新变化?具体数字为何如此设定?又该如何理解报告中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的诸多说法?

“稳增长”政策多方发力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我国发展又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用一系列可喜的数据勾勒了这一年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局势下所取得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

2022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5%,主要是考虑了过去两年平均增长的速度以及今年实际的情况,5.5%的目标增速是符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增长局势的,也符合我国经济转型的要求。

此外,今年的主要目标还包括: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

可以看出,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是非常务实的,也符合我国经济从追求高速度向追求高质量发展转化的大方向。由于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同时又处于经济转型过程中,传统增长的引擎有所减弱,出口、消费和投资三驾马车较以往增速都有所下降。因此,今年的重点仍然放在“稳增长”,这也需要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方面,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通过转移支付,中央对地方进行一定的税收上的支持,从而让地方政府有更多的资金可以做基建投资、维持一定的固定资产投资速度。

在近年房地产市场下行拉低投资增速的背景下,今年财政政策的一大亮点是大力增加基建投资,包括传统基建以及新基建。基础建设投资向来由各级政府主导,是主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能发挥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鉴于基建项目建设周期大都在三至五年甚至更长,因此基建投资并非权宜之计,而是战略性举措。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给出了更清晰的发力方向,即新旧基建共同发力,在稳增长的同时,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以实现经济向高质量转型为目标。

货币政策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的基本稳定。货币政策今年会适度宽松,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今年1月,社融规模和人民币信贷投放均创单月历史新高。

释放房地产市场维稳信号

2021年,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27.1%,即使三、四季度连续出现负增长,对GDP的贡献率依然占到6.8%,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因此,历年来房地产相关政策也是两会的焦点议题之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房地产政策的定调是: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结合不久前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的最新表态,“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扭转”,“不希望房地产价格调整得太剧烈”。市场普遍认为,这些维稳信号的释放,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经过调整,已基本排除了“炒房的”金融需求,楼市回归到“居住”的需求。

深圳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此的解读是:今年房地产的调控依然会维持“房住不炒”的原则,但是要因城施策,部分地区适度的放宽房地产调控的力度,维护市场合理的交易需求。通过适度放松可以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楼市也有望有所提振。楼市回暖可能会对经济增长起到正面的作用,也减轻金融系统的压力。当然,楼市很难回到以前繁荣的状态,“房住不炒”依然是房地产调控的原则。

此外,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资本市场的建设也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变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新《证券法》要求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这也意味着,随着注册制在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成功试行,未来将择机在主板推行注册制,同时通过严格执行退市新规,实现优胜劣汰,保持源头活水,让好公司更早更快地获得资本市场支持从而发展壮大,也让坏公司及时退出市场,从而保持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另一个引人关注的重点是关于疫情防控的定调,在已经逐步实现了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今年特别提出,一方面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要科学精准进行防控,从而减少对正常的生活与对相关行业产业的影响。

“稳增长”将成资本市场全年主线

历年来,随着两会的召开,资本市场也往往会迎来“两会行情”。

“两会行情”背后的逻辑在于:政府工作报告会制定当年各项经济增长指标的目标值,同时相应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也将在此目标前提下定调,一系列相关的产业政策也会陆续出台,这些宏观经济政策和重点领域措施对全年经济发展和投资方向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据东吴证券(行情601555,诊股)研究报告,从2011年至2021年10年间,其中有8年的两会后10个交易日内,A股大盘出现了上涨,上涨概率达到80%。

而每年两会提及的重点目标及政策发力方向,通常也就是资本市场后续得到更多资金关注的概念板块。比如在今年,众多机构纷纷预计,稳增长题材将会是贯穿2022年全年的投资主线。

具体来看,稳增长的一大发力方向是基建,对应的投资方向包括传统基建中的铁路、公路、保障房建设等;新基建则包括新能源建设、数字经济、信息网络、高铁与轨道交通等。近期A股热捧的“东数西算”概念板块即属于新基建的范畴。

另一个引人关注的领域是房地产市场,随着政策面的回暖,分析人士大多预计,房地产企业整体上应已熬过了“至暗时刻”,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的业绩及财务表现,也将逐步有所改善。

“双碳”也是近年国内政策重点发力方向,在“碳达峰、碳中和”推动下,每年相关产业链将带来千亿以上的投资,会推动光伏、储能、特高压等行业持续高速增长。

而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这一工作目标下,科技领域众多细分产业,特别是国产替代需求旺盛的行业,如芯片半导体、先进制造等,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此外,今年两会上还提出了不少涉及民生相关的政府工作目标。如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等。这些目标对应的产业链,也都有望得到更多的政策鼓励与资金补贴,对于相关的行业及概念板块,均构成一定的利好。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