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白银 >

IPO观察|766人出身长电科技,甬矽电子被举报,上会前夕披露百页自查报告

来源:红星新闻   2022-02-20 21:22:16

甬矽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甬矽电子”)素有“小长电”之称,距离科创板只差临门一脚。而长电科技(600584.SH)的一纸举报信,成为了甬矽电子上市路上的最大“拦路虎”。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2月14日,甬矽电子披露了一份160多页的自查报告,这是首个在科创板公开披露举报信自查报告的案例。在自查报告中,甬矽电子对长电科技所质疑的侵犯商业秘密、员工违反保密义务、使用长电科技员工信息等问题逐一进行了否认。

甬矽电子将于2月22日首发上会,长电科技的举报会否对甬矽电子IPO形成致命一击,甬矽电子的上百页自查报告又能否力挽狂澜说服上交所,相信答案很快就会揭晓。

766名员工有过长电科技履历

甬矽电子遭举报不正当竞争

甬矽电子主要从事集成电路的封装和测试业务,下游客户主要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射频前端芯片、AP类SoC芯片、触控芯片、WiFi芯片、蓝牙芯片等。

在集成电路封测领域,A股有长电科技、通富微电(002156.SZ)和华天科技(002185.SZ)三巨头。其中长电科技算是国内封测行业龙头级别的公司。根据Yole统计数据,长电科技在2019年全球前十大独立封测企业中,收入排名第3。

而甬矽电子与长电科技之间,渊源颇深。

甬矽电子实控人为王顺波,合计持有公司37.35%的股份。王顺波在2011年8月至2017年9月期间,曾任职于长电科技,担任集成电路事业中心总经理等职务。王顺波离开长电科技后辞职创业,又从前东家挖了不少人才到自己公司。

甬矽电子董事徐林华1998年6月至2017年11月任职于长电科技,曾担任销售总监等职务;甬矽电子董事兼副总经理徐玉鹏2011年8月至2018年6月任职于长电科技,曾担任集成电路事业中心副总经理等职务。也就是说,甬矽电子4名非独立董事中有3名曾在长电科技多年任职。

2018年6月底,甬矽电子投产前董监高、核心技术人员、专利发明人、研发人员共有47人,其中30人有长电科技的履历。其他89名员工中有66人有长电科技的履历。

随着员工规模增加,甬矽电子的“长电味”才有所下降。截至2021年5月15日, 甬矽电子2227名员工中有长电科技履历的为766人,比例由2018年6月底的70.59%下降至34.4%。

根据甬矽电子第一轮问询回复内容,有部分甬矽电子员工,在尚未从长电科技离职的情况下,就已经通过代持的方式持有公司股份了。

挖人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加上王顺波浸淫行业十几年的丰富人脉和经验,以及前两年芯片行业的飞速发展,成立于2017年11月的甬矽电子,业绩快速提升,成立不到4年便向科创板发起冲击。

据招股书,甬矽电子2018年6月便实现了产品的稳定量产,该年营业务收入达到了3854.43万元。2019年至2021年1-6月,甬矽电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66亿元、7.48亿元和8.36亿元,其中2018年至2020年三年收入复合增长率更是高达338.55%。报告期内,其净利润分别为-3904.73万、-3960.39万、2785.14万元和1.08亿,也是快速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招股书申报稿中,甬矽电子曾自称“已经处于国内独立封测厂商第一梯队”,遭问询后,甬矽电子删去此处表述,在招股书上会稿中改为“正积极追赶国内独立封测厂商第一梯队”。

甬矽电子大客户也与长电科技关系密切。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甬矽电子第一大客户均为科创板IPO企业唯捷创芯,相关金额分别为9404.07万元和9198.74万元,占甬矽电子占当期收入比重的12.57%和11.00%。

而长电科技在唯捷创芯报告期内均为其第二大供应商,其中2021年上半年的金额高达3.2亿元。也就是说,甬矽电子的大客户,其实也是长电科技的客户。

2021年11月,正值甬矽电子全力冲关科创板之际,长电科技向监管部门举报,称甬矽电子及部分高管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方式侵犯长电科技商业秘密,造成长电科技人才和技术流失。

在长电科技看来,甬矽电子明显不符合一般半导体企业成长规律。甬矽电子仅成立4年,明显应该处于集中研发投入、客户群积累的初创期或成长期,但公司却实现了超高盈利,因此,其极有可能依赖于不断挖走的长电科技前员工所知悉的技术或客户资源。

同时,长电科技向甬矽电子发起了一系列法律行动。举报信认为,长电科技对甬矽电子提起的诉讼将对其持续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甬矽电子不具备申请发行上市的条件。

披露上百页自查报告

甬矽电子对举报内容逐一否认

长电科技在举报信中阐述的观点主要有二:

其一,部分甬矽电子员工在长电科技任职期间即通过他人代持的方式持有甬矽电子的股份,违反长电科技的利益冲突政策和员工基本诚信和忠实义务的行为,长电科技已提起劳动仲裁和诉讼。

其二,甬矽电子仅有的38位专利发明人中多达32位原任职单位为长电科技,占比84.21%。长电科技认为甬矽电子存在专利不稳定、源自长电科技拥有的专利或专有技术。针对甬矽电子获授权的部分发明专利,长电科技向专利行政主管部门发起无效宣告请求。

对于长电科技举报的信息,甬矽电子2月14日披露超过160页的自查报告,从侵犯商业秘密、员工违反保密义务、使用长电科技员工信息、客户信息等经营秘密以及对公司上市和持续经营影响等方面逐一做了回复。

就被举报侵犯长电科技商业秘密事项,甬矽电子表示,自设立以来的主要产品及相关技术均系在公共知识的基础上自主研发取得,产品演进和技术研发过程清晰可溯,不存在侵犯长电科技知识产权或技术秘密的情形。

甬矽电子称,其拥有完整的产品、工艺、材料设计团队,能自主进行全部量产封装类型的产品电性能、封装工艺和封装结构设计。截止本回复出具日,其累计形成了超过7000份封装产品设计图纸,相关图纸能充分证明产品的自主设计过程和技术演进过程。

就通过招徕长电科技离职人员运用长电科技的技术成果、商业秘密等进行使用并申请专利的情况,甬矽电子称,创始团队与核心团队中的大部分人员在入职长电科技前已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技能、资源。

5人创始团队中,张吉钦、吴春悦在加入甬矽电子前一家单位并不是长电科技;而王顺波、徐玉鹏均在日月光、星科金朋等知名封测企业从业多年,成长为先进封装领域高端人才,于2011年被引进长电科技工作。因此,创始团队在入职长电科技前已建立了先进封装的知识体系、行业认知,并积累了一定的产业资源,具备从零开始搭建中高端封测生产线的能力。

此外,来自长电科技的766人,甬矽电子认为,其中大部分职级较低且以生产相关岗位人员为主,不涉及公司的产品、技术研发相关工作。

而涉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专利发明人、技术人员及其他级别在M5以上的人员共计199人,经自查,上述199人不存在违反保密义务、侵犯长电科技商业秘密的情形。

甬矽电子还表示,员工信息不构成商业秘密,前长电科技员工自发跳槽至甬矽电子,均系相关员工的自主择业行为,不属于法律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对于客户信息,根据对甬矽电子分管销售的副总经理徐林华的访谈,因长电科技与其属于同行业公司,存在客户重叠的情况,但相关客户信息与交易机会均系公开渠道获取。

甬矽电子称即使败诉也影响不大

长电科技:其未核查4大事项,继续维权

针对双方涉及的诉讼案件,甬矽电子表示,长电科技针对公司不正当竞争诉讼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较为轻微,即使败诉亦不会对公司主营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案件,甬矽电子实际控制人王顺波也出具承诺,将积极推动甬矽电子的应诉、专利无效抗辩及相关应对措施。如果甬矽电子的上述诉讼败诉并因此需要执行生效判决结果,其将承担甬矽电子因此而需承担的全部损害赔偿费用,以保证不因上述费用致使甬矽电子及本次发行上市后的公众股东遭受损失。

针对甬矽电子发布的自查报告,长电科技2月17日在官网发布文章进一步追问,称甬矽电子未能审慎核查并回复一些重大关注事项,包括:

1. 成立于2017年11月的甬矽电子如何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经历研发、验证、表征测试、工艺调试等复杂环节,在多项工艺上同时形成量产产能并实现盈利;

2. “成熟工艺”何以构成甬矽电子“中高端封装产品”的技术基础的分析;

3. 接受股权代持安排但当时仍在长电科技任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是否向甬矽电子提供了技术及市场方面的支持;

4. 长电科技发起的不正当竞争及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等案件何以不构成“重大权属纠纷”及“重大法律风险”的分析。

长电科技将就此向证券监管机构作出回复,继续推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行业竞争秩序的法律行动。

长电科技的举报会否对甬矽电子IPO形成致命一击,甬矽电子的上百页自查报告又能否力挽狂澜说服上交所,红星资本局将持续关注。

红星新闻综合报道 记者 俞瑶 余冬梅

编辑 陶玥阳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