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

保险股,再无投资价值?

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2021-08-25 15:22:06

提要:

保险股走弱的背后,是保险业绩、估值的“戴维斯双杀”。

简单来说,可以用“短期看资金、中期看政策、长期看增长”的逻辑去预判行业或个股走势。

保险作为一个下跌有限、安全边际较高的行业,配置的价值仍然值得关注。

年初至今,所有在资本市场中遨游的投资者都有如坐上了过山车。大盘指数的不断回调一度让很多人以为“牛已走、熊已来”,从“茅指数”到“宁组合”,甚至消费、医疗等明星赛道的投资者们也都经历了从峰顶到谷底的跌宕。

然而,从今年以来的行情来看,大概真的很难找出比保险板块表现更惨的行业了。毕竟其他行业都是有涨有跌,而保险板块真的就只是“跌跌不休”。

保险前七个月A股市场表现最惨板块

今年以来(截至7月31日),保险指数重挫36.58%。这在近五年的市场中都是颇为罕见的。以保险板块中的龙头中国平安(行情601318,诊股)(港股02318)为例,从去年12月1日93.22元/股的高点计算,到今年7月31日的53.67元/股,中国平安股价已经跌去了42.43%,总市值蒸发了6000多亿元。

如果分阶段来看,下跌的趋势则更加明显。截至7月末,在近20日(月线)涨跌幅中,保险板块以12.92%的跌幅在104个申万二级行业中排名跌幅第九;在近60日(季度线)涨跌幅中,保险板块以22.54%的跌幅排名第五;在近120日(半年线)涨跌幅中,保险板块以30%的跌幅排名第二;在近250日(年线)涨跌幅中,保险板块以31.05%的跌幅排名第十一。

这种跌幅,比同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影响的机场、酒店等板块的跌幅还要惨烈。

投资者纷纷抛售表现不佳的保险股。最引发市场关注的是“牛散清仓平安”事件:曾被《证券市场周刊》誉为在中国“复制巴菲特”最成功的三位投资人之一的李驰,在6月26日表示已清仓中国平安。

机构也在抛售保险股。2020年7月末,中国人保(行情601319,诊股)发布公告称,具有代表性的长期资金——社保基金会计划在公告有效期内(2020年7月31日至2021年1月30日)减持1.0804%的股份,而此时的价格已经基本接近中国人保的历史最低价格。公募基金也不例外,根据Wind的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主动管理型基金对于保险行业的配置已经达到了五年内最低点。持股市值占比仅为0.2%,相比于第一季度环比降低了1.08%。如果再具体看个股,A股五大保险企业均遭基金减持,中国平安、中国太保(行情601601,诊股)(港股02601)、新华保险(行情601336,诊股)(港股01336)的基金持股数量更是比第一季度环比下降了73.5%、75.4%、59.2%。被减持最惨的中国平安,持股市值环比降幅将近八成,可以说是“惨中之惨”。

保险股走弱的背后,可以看到的是保险业绩、估值的“戴维斯双杀”。从业绩看,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1年1-5月,五家上市保险公司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3万亿元,同比仅微增0.7%,中国平安保费收入更是大幅下滑5.7%,行业同时经历财险和寿险改革的阵痛。从估值看,以保险行业特有的PEV估值(注:专属于保险行业的一个估值指标,相当于PE的概念)衡量,主要的上市险企PEV均低于1,历史分位数则普遍为10%-30%。

因此,保险行业既“杀估值”又“杀业绩”,其跌幅也就不难理解了。

究竟还有没有配置价值?

业绩表现不佳,被公募、私募、长期资金纷纷抛售的保险股,真的还有配置价值吗?特别是在当前“有‘锂’走遍天下,无‘锂’寸步难行”的行情下,资金已经纷纷转到新能源、锂电、半导体等科技赛道,还有什么理由继续配置保险股呢?

事实上,对于行业或个股的走势预判而言,简单来说,可以用“短期看资金、中期看政策、长期看增长”的逻辑去归纳。对于保险行业而言,我们同样可以从短期、中期、长期的逻辑去看配置的价值。

先看长期。对于任何一个行业而言,决定其长期发展的,都是供给和需求。而保险是受严格监管的行业,特许经营的“牌照制”决定了其进入的门槛,保险公司的每一款产品都受到银保监会的严格审查和监管,所以保险产品的“最低质量”和供给数量是有保证的。从需求方面来看,保险业将长期受益于三个层面的需求增长。

一是居民对于养老的需求。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当前“未富先老”“养老金收不抵支”等情况的共存,使居民普遍存在“养老焦虑”,保险产品则是完善居民养老、保障退休生活最重要的一环。二是消费升级的需求。保险作为特殊的消费品,具有可选消费的属性,中高收入群体会逐渐增加对高品质保险产品的需求,而中低收入群体为了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出现,同样会增加普惠性质保险的需求。三是保险将在居民财富管理中发挥基础配置的作用。在金融资产中,保险既是保本型的保底资产,又兼具一定的流动性(保单质押)和较好的收益性。随着房地产作为财富配置作用的下降,保险产业将会受益于金融资产配置价值提升的红利。

再从中期政策层面来看,与房地产、教育等行业不同,保险历来都是政策大力鼓励支持发展的行业。一方面,保险具有“最后保障人”的作用,保障居民在发生极端情况下的财产安全和医疗权利,具有疾病灾害“缓冲垫”的作用。另一方面,保险资金是一国最重要的长期资金之一,在稳定国债、资本市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预期,未来保险业的政策红利还将会逐步释放。

最后看短期资金。正如前面提到的,无论是公募主动管理型的基金,还是私募、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对于保险行业的配置已经到了一个阶段性低点,即便继续减低,空间也很小,相对而言,向下空间已比较有限。

整体而言,保险作为一个下跌有限、安全边际较高的行业,配置的价值仍然值得关注。

投资者如何对待手中的保险股?

面对“跌跌不休”的保险股,仍然持有保险股的投资者欲哭无泪。清仓卖出?会承受巨大的损失。继续持有?担心会继续下跌,亏损更大。补仓买入?不确定会不会继续下跌,担心会越陷越深。

其实,保险作为特许经营制行业,其产品的供给是稳定的,商业模式是清晰的,且目前也没有遭遇诸如“电商对线下零售替代”等的负面冲击。同时,在养老、医疗、财富管理等的需求下,保险长期的增长逻辑是可以预见的。

在认可保险长期需求向好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分别分析三种应对策略。

首先是清仓卖出。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长期持有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正如巴菲特所言“如果这家公司你不想持有十年,那你一分钟也不要持有”。因此,既然你认可你所选标的是“好行业、好公司”,那么就不必因为短期的波动而困扰。

当然,每一笔资金都是有机会成本的,当你不再认可该公司、行业的发展前景时,或者有了更合适的投向时,卖出是更明智的选择。

其次是继续持有。大多数投资者很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感染,作出追涨杀跌的操作,或者希望能够进行波段交易、低买高卖降低持仓成本。这不仅增加了投资者的交易成本,而且现实往往打脸,低买高卖的少见,反倒是看见涨了就买、看见跌了就卖的操作屡见不鲜。如果坚定不移地看好所投资的行业、企业,最好的操作或许就是没有任何操作。

最后是补仓买入。笔者建议投资者可以在点下“买入”确认按钮之前,问自己几个问题。一是你了解并认可保险行业长期向好的发展逻辑吗?二是你足够了解你要买入的企业,并知晓其商业模式吗?三是你做好持有5年以上的准备了吗?四是你能够等待企业慢慢成长并不受其估值的干扰吗?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你能够给予肯定的回答,且满足你的持仓要求,那么,就大胆买入并坚持持有吧。长期来看,保险股大概率能够满足你的投资需求。

作者|黄大智「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