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外汇 >

养老理财产品差异化适配性待提升

来源:金融时报   2022-01-07 15:23:51

2021年12月6日,四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首批试点养老理财产品开始在武汉、成都、深圳、青岛四地发售,市场反响热烈。从产品设计上来看,首批养老理财产品可谓诚意满满,其稳健性、长期性、普惠性特点精准对接了消费者的养老理财需求。

一组数据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我国资管行业将迎来巨大发展空间,而其中,养老理财的前景被普遍看好。光大理财和BCG联合发布的资管行业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资管行业规模回到2017年的高点120万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会以年化12%的增长速度达到210万亿元。与此同时,根据《2021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将银行存款作为养老储蓄的人数占比达到50.81%,这意味着,把养老储蓄转化为养老理财的空间还很大。

总额度400亿元的养老理财试点开闸,被认为是推进我国养老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银行理财子公司作为我国发展养老金融的中坚力量,若能充分发挥其先天优势,将极大加快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第三支柱的建设。

实际上,养老理财试点首发产品只是序章,从养老理财长期发展来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相关体制机制还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

首先,应推动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同时,持续清理名不副实的“养老”字样理财产品,维护养老金融市场秩序。

推动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参与人可在账户存续期内自主选择投资符合规定的金融产品,最大化提高居民管理个人账户的便利程度和个人养老金的投资效率。此外,税收优惠措施对发展养老金融产品能够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通过税收减免和抵扣,可以提高个人参与的积极性。

2021年9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提出,将有序扩大第三支柱投资的产品范围,将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都纳入第三支柱投资范围。允许银行、基金、保险等各类具备条件的金融机构发挥自身行业特点,为第三支柱提供合适的养老金融产品。

近年来,一些金融机构尝试推出冠以“养老”字样的理财产品,其中一部分并不具备真正的养老功能,甚至有一些机构打着“养老理财”的名义进行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侵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在“开正门”的同时,养老理财市场仍需持续“堵偏门”。

其次,金融机构需进一步提高投研能力,在安全性和收益性的平衡上下功夫。

为能真正满足养老需求,养老理财通常是长期投资,在牺牲流动性的同时要保障投资收益的稳定并力争提高收益,这就需要金融机构在产品的投资端下足功夫。一是建立专门的投资研究团队,优先配备具有5年以上资产配置经验的投研人员;二是在投资策略上,研发多元化资产配置策略,能够有效平衡客户不同生命周期内的投资需求,达到长期投资的目标收益;三是加强资产多元化配置中的风险管控机制,做到有效识别风险,控制极端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让养老金投资的长期表现更加稳定。

从目前试点的4家机构的养老理财产品来看,同质化倾向比较明显,未来,研究零售客群数据画像,提高养老理财产品差异化和适配性将是一个重要方向。一是充分挖掘客户需求,对投资者风险偏好、生命周期等个性化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实现养老理财产品的定制化服务;二是充分发挥银行网点的社交与生活服务属性,可将理财产品和养老服务相结合,将养老规划、投资顾问等服务嵌入到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为客户带来更多价值;三是借鉴海外成熟养老目标基金的产品创设思路,设计不同目标到期日的系列产品,真正满足不同年龄层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养老金投资需求。

再次,需进一步加强养老金融知识普及和投资者教育。

从《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1)》调查数据来看,18岁至29岁群体未参与任何养老金融市场投资的占比最高,其次是60岁以上群体(24.20%)和30岁至39岁群体(22.74%),大部分人在40岁才开始进行养老财富储备。

这说明,不少居民对于通过养老理财来规划晚年生活仍旧缺乏认知和参与。

对此,监管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可以从不同角度共同加强养老金融教育。强化养老第三支柱政策宣讲,引导居民树立养老储备意识,培养长期投资、积累养老金的理念。可以通过建设官方的专业网站,以文章、视频、问答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投资者教育,让居民更好地了解养老第三支柱的内涵。引导居民关注、了解养老理财产品相关信息,结合自身养老需求、风险偏好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进行科学合理的投资。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