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黄金 >

经济日报刊评:小险种拓市场尤需接地气

来源:经济日报   2021-02-04 11:22:22

从2002年推出至今,尽管投保董责险的企业不断增加,但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投保率仍不足10%。可以说,董责险在我国虽然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仍然是小众险种。

而美国相关机构2014年的调查显示,美国约96%、加拿大约88%的上市公司购买了董责险,并且在一些高风险行业,如高新技术、生物、金融等行业,投保率甚至接近100%。曾有业内人士呼吁在科创板试点强制投保董责险,认为此举能够减少逆向选择风险、降低保险费用从而提高市场效率。不过,去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乏力,甚至有公司卖楼求生。一些中小公司聘请金牌董秘还要花上几十万元,再加上董责险的保费,成本压力不容小觑。

从长远来看,上市公司购买董责险不仅是保障可能面临的经营风险,更是衡量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环节。董责险通过市场化的保险定价机制,能够一定程度上检验企业的治理水平。内部管理较差的企业可能很难获得保险保障,即使有保险公司承保,保费也会上浮。相反,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的企业不仅能获得较高保额,也能以较低的保费投保。不仅如此,有了董责险的倒逼,上市公司高管对自身行为也会有所约束。前不久,证监会曾披露某企业高管公开对抗监管执法。如果投保了董责险,一旦高管有类似行为不仅要承担禁业处罚,还会面临保险公司拒保。那即便是禁业期满,也再难有上市公司敢冒险聘用这样的管理人员。

其实,董责险的投保率低、市场规模小与产品供给有限也有密切关系。目前,只有平安财险、美亚财险、丘博保险等为数不多的保险公司能够提供相关产品。其中不少产品还是针对企业赴美股、港股上市设计的老产品,面对A股上市公司的需求,特别是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这些产品往往水土不服、乏善可陈。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董责险市场的蛋糕正在不断做大。大力发展董责险无论对于资本市场还是保险市场都有重要的意义。若要真正提高董责险的市场覆盖率,不仅要有制度化的设计,更要有叫好又叫座的产品。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