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贵金属 >

股市大跌!俄乌紧张局势影响有多大?公募基金最新研判来了

来源:中国基金报   2022-02-22 21:25:43

乌俄局势紧张,恐欧美夜盘继续下跌,沪深两市周二低开低走全天弱势震荡,个股呈普跌态势,两市近4000只个股下跌,涨停股近60家,成交有所放量,市场走势极弱,亏钱效应较明显。

多家公募基金普遍认为,周二A股走跌主要受海外市场影响,避险情绪主导市场。但综合目前各方态势来看,发生大级别的战争风险不高。展望后市,稳增长发力,有望推动国内经济与市场逐步企稳。结构上建议均衡配置,重视安全边际与回撤控制。

国际资本市场避险情绪升温拖累A股

2月22日,截止收盘,沪指跌0.96%,报3457.15点,成交额为3877亿元;深成指报13297.11点,跌1.29%,成交额5906亿元;创业板指报2765.91点,跌1.38%,成交额2351亿元。沪深股市走跌,两市成交达9700亿元。

盘面上看,贵金属、油气开采及服务、培育钻石、盐湖提锂等板块领涨,元宇宙、云游戏、景点及旅游板块跌幅居前,证券、新冠治疗、中药、CRO等概念表现较弱。

对于今天A股的回填,基金公司比较一致性地认为地缘政治风险引发的外围市场避险情绪升温是主要原因。

金鹰基金分析称,2月22日A股市场表现惨淡主要受到外围俄乌冲突升级的影响,外围资本市场率先反应,呈现明显避险情绪。

俄罗斯基准股指周一亚洲晚间一度重挫14%,创下莫斯科2014年3月吞并克里米亚半岛以来的最大跌幅,卢布兑美元一度跌破80,创下2020年3月以来最大跌幅,欧洲股市也普遍下跌2%左右,周二亚洲早盘标普500指数期货大跌近2%,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重挫近3%。相应地,A股今日北上资金流出近百亿。

华夏基金认为,由于俄乌紧张局势骤然升级,全球避险情绪再次显著升温,黄金价格走强,而欧洲股市和美股期货下跌,亚太市场普跌,俄罗斯股市创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盘中跌幅。全球市场共振走弱风险再现,对A股市场风险偏好产生一定冲击,特别是机构重仓的权重股调整较大,对指数拖累明显。

博时基金也表示,受乌克兰局势紧张影响,国际资本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受此影响,今日A股继续回调,三大指数全线走低,“东数西算”概念股逆势走强。

华安基金点评称,俄乌不确定性、油价上涨等因素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俄乌局势催化布伦特原油价格上行至97美元/桶。我国为原油净进口国,油价上涨一方面抬高企业成本,对企业利润有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推高通胀,推动海外货币政策收紧。

除区域性地缘政治紧张对全球风险偏好产生负面影响外,还有若干因素导致今日市场表现偏弱。从流动性角度看,华安基金表示,海外货币政策趋紧的背景犹在。美联储3月加息、下半年可能开启缩表;欧央行货币政策从“不太可能加息”向“依据数据加息”转折。欧美央行货币政策趋紧可能对全球经济和流动性产生负面影响,并推动权益市场估值回落、全球风险偏好下行。

泰康资产发表公募市场观点称,今日市场情绪极差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海外地缘政治局势恶化,虽然市场预期发生大国战争的概率很低,但投资者担忧俄乌矛盾短期难以结束。

其二,中美关系紧张,中国反制美国两家军工企业,也是造成今日市场情绪紧张的原因之一,这是中方维护主权利益的合法做法,对经济、股市的影响十分并不直接。

其三,游戏不发版号等行业消息对传媒等板块造成负面冲击,虽然消息尚无法证实,但考虑到目前市场情绪的脆弱性,暂时建议规避相关板块。

海外市场,昨日俄乌局势升温,俄罗斯股债汇三杀,恐慌情绪持续在全球扩散,欧洲股债双杀,欧债收益率普遍上涨,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3bp;美股休市“逃过一劫”,但美股期货今日补跌,在“战争危机”这种大级别风险面前,债券未能发挥避险属性。今日亚太市场跌幅较大。

地缘风险事件对A股影响的持续性有限

尽管地缘风险时间短期对A股造成冲击,公募人士普遍认为市场局部冲突对主要资产的冲击不会特别显著。

参考历史上,金鹰基金分析,上世纪90年代以来较为典型的局部冲突,特别是涉及到美国和俄罗斯时的全球资产价格,例如2014年的克里米亚事件,发现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地缘冲突爆发在短期都将打压风险偏好,对市场形成脉冲扰动,导致避险资产受益而风险资产受损,但中长期来看,并不会改变原有的趋势。

金鹰基金进一步表示,不过,往后看,俄乌冲突演绎仍具有不确定性,虽较难形成大规模战争,但欧美是否对俄进行贸易和金融制裁,或仍会对全球经济产生实质影响。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财政部正在与欧洲国家共同制定一套金融制裁措施,针对范围可能覆盖俄罗斯“个人或公司”,“当然也可能涉及出口管制”。耶伦将其描述为“非常实质性的一揽子制裁,将对俄罗斯经济产生严重影响”。相比短期市场单纯因风险偏好造成的避险交易,我们认为后续若因此进一步形成一些制裁,可能将导致全球经济的连锁反应,更值得关注。

华夏基金也认为,地缘风险事件对A股市场影响的持续性有限,从历史情况来看,局部冲突对主要资产的冲击不会特别显著,且持续时间也相对比较短暂,往往是脉冲式的,并不会完全改变原有趋势。当前市场运行的核心逻辑,仍在于政策足够有效下能否实现经济周期的复苏,而主要扰动因素则来自于对美联储加息的忧虑。

泰康资产认为,目前美国方面已明确表示“不出兵”,欧洲其他国家加入“战争”对抗俄罗斯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发生大级别的战争风险不高。不过,美欧纷纷表示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或将对全球能源、贸易、金融市场造成较长时间的负面冲击,因此风险“不可不防”。然而,再进一步考虑,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并非首次,参考过往经验,俄罗斯面对欧美的经济制裁采取的积极的应对措施,借助自身的能源优势和经济实力打压欧美的制裁。

同时,积极寻找其他合作伙伴,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为中俄进一步合作创造了条件。综上,预计本次事件最终不会对全球造成持续影响,对A股的冲击更是短期的、事件性的。

稳增长有望发力

建议均衡配置

展望后市,基金公司认为后续稳增长发力,有望推动经济与市场逐步企稳。

博时基金乐观看待后市认为,年初至今,受经济下滑预期、海外流动性收紧、投资者情绪低迷等多重因素的影响,A股持续下行,成长股的调整幅度相对较大。当前国内经济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尚未全面缓解,美国流动性逐步收紧,在三月美联储议息会议落地前,全球股市仍将受到一定扰动,A股也会有所反应。

在国内流动性维持宽松、但海内外存在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背景下,博时基金展望道,未来A股仍将维持震荡格局,部分细分领域的优质龙头企业仍具备不错的投资价值。

在金鹰基金看来,待消化避险交易后,A股的春季行情或仍在途中。春节后至两会召开前,国内正进入“稳增长”和“政策发力适度靠前”的观察期,国内流动性环境或趋向宽松。而美联储加息落地后,预计海外和国内资金的压制因素也可能将有所消退。随着外资等资金的回流,资金端改善或将带领A股有所反弹。未来一周,在消化外围冲突带来的避险情绪后,市场或着眼3月的两会、社融、一季报等总量要素而出现提前布局。

行业配置上,金鹰基金建议,在均衡配置下关注估值具有性价比的科技板块。短期,科技板块经此轮调整后,在随后的年季报密集披露期,业绩高增、性价比合适的景气方向或仍可为,当前调整或有望提供年内较佳的低吸机会。“稳增长”主线,即银行地产链、新老基建链和大众消费等,在政策未落地前,市场或仍会对主线存在期待。

国投瑞银基金专户投资部副总经理张驰认为,一季度A股市场在急跌之后有望逐步企稳,供需格局优化、低利率环境下资产负债表逐步改善的中游制造业龙头具备估值修复机会,同时为指数权重提供一定支撑。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车联网及配套关键新材料公司将迎来较好的长期投资空间,存在结构性超额收益机会。

国投瑞银基金在2022年针对投资方向聚焦在两大条线与五个主题,透过均衡配置型与赛道主题型两大条线满足两种不同风格投资人的需求,并推出包含新能源、军工、医药、消费与周期等五大主题,涵盖各个主要赛道的主题基金,应对板块轮动配置需求。建议投资人在此时市场整理的区间,开始布局政策红利下的估值成长机会。

华安基金表示,1月以来,海外货币政策转紧、疫情仍有反复,全球权益市场波动较大。与此同时,我国政策取向“以我为主”。从1月社融超预期、地方债提前发行、工业服务业支持政策等一系列数据结果和政策导向看,稳增长政策力度较大,有望推动经济和权益市场逐步企稳。

从结构上看,稳增长/高股息的银行地产、新老基建,以及前期受损的酒店、旅游等阶段性表现较好。俄乌紧张可能催化原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价格上行。

从长期看,5G/数字经济、风电光伏、AR/VR、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财富管理等行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在今年全球流动性环境趋紧的背景下,挖掘成长股需更加重视估值合理与安全边际。

华夏基金认为,从年内维度来看,预计国内经济企稳、成长板块业绩兑现和美国通胀逐步趋弱的概率较大,因此市场并非熊市,在震荡的过程中,指数大跌后反而要有乐观的心态,特别是成长股的投资机会已经愈发明显。年初以来A股持续处于波动过程中,是因为投资者情绪与政策的效果密切相关,而预期靠前,政策效果靠后带来的预期反复,对情绪产生了较大扰动。当前政策放松的预期更加明确,未来的资金面大概率应该继续宽松,宽货币到宽信用有望带来社融结构的优化,这些因素后续都有利于市场的企稳和上行。

特别是近期成长板块回调后,在华夏基金看来,整体估值并不太高,部分品种的估值已经有明显优势,成长方向的恐慌性杀跌正在逐步接近尾声。考虑到一季报预告临近,多数成长板块的业绩符合预期,增长趋势较好,只要成长板块的业绩兑现,就还会王者归来,结构回归不会缺席。

向前看,富国基金认为整体上,政策支撑为市场“构底”,制约因素为市场“筑顶”,短期政策只会加码,即市场支撑因素不断增强,政策底越来越“牢”,而制约因素却不断消退,对应着市场中枢不断提升,风险偏好逐步恢复。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