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专家:我国经济整体恢复向好 复苏仍具有空间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1-07-15 13:22:34

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预期增长8.5%,一季度增长18.3%。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预期增长7.8%,前值增长8.8%。1-6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2.6%,预期增长12.6%,1-5月增长15.4%。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1%,预期增长10.8%,前值增长12.4%。

经济稳步恢复,但二季度GDP增长不及预期。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12.7%,剔除基数影响,两年平均增长率为5.3%,这一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说明经济整体保持了稳定复苏的态势。从增速水平上看,两年增速与历史趋势水平相比还具有一定差距,说明经济复苏仍具有空间。从结构上看,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7%,高于资本形成总额42.5个百分点,体现了消费的基础性作用逐渐释放,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一季度回落1.7个百分点。从季度增速上看,今年二季度我国GDP增长7.9%,这一增速与预期具有较大差距,体现了经济复苏过程中还存在一定压力。

工业生产斜率放缓。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0.56%,体现了生产稳步修复的趋势。同比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6.5%,这一增速比5月回落0.1个百分点,体现了生产回升的斜率放缓。6月生产PMI指数环比回落0.8个百分点达到51.9%,体现了工业生产端的压力逐渐增加。随着基数的走高和生产动力的减弱,预计下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速将呈现逐步回落态势。

投资结构有所分化。1-6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4.4%,这一增速比1-5月回落2.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整体改善,1-6月同比增长19.2%,两年平均增长2%,继1-5月两年增速转正之后,涨幅进一步扩大1.4个百分点。制造业的改善一方面与外需较强,带动出口需求持续位于较高水平有关,另一方面,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制造业、中小企业的结构性政策,效果逐步发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本平稳,1-6月同比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2.4%,这一增速比1-5月回落0.2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稳增长压力整体较小,基建投资对经济托底的紧迫需求有所减弱,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更加严格,专项债券发行明显慢于上两年同期水平,基建投资整体表现较为平庸。房地产投资有所降温,1-6月同比增长15%,两年平均增长8.2%,这一增速比1-5月回落0.4个百分点。在地产调控政策从严的指导下,房地产投资增速见顶回落,预计下一阶段将继续降温,呈现回落态势。

消费整体呈现改善趋势。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1%,比2019年同期增长10%,两年平均增速为4.9%,涨幅加快0.4个百分点。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消退,除个别地区外,线下消费的限制基本解除,小长假等消费逐渐恢复。据介绍,五一和端午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按可比口径已经恢复至疫情前同期水平,但国内旅游收入按可比口径仅恢复至疫情前同期水平的四分之三左右。这既说明了消费仍有较大的恢复空间,也说明了疫情或改变了部分人群的消费习惯,提升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十分重要。

整体来看,上半年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基本符合预期。下半年,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一方面,国际疫情形势反复波折,全球经济复苏尚不充分不平衡,外需仍有波动。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的点阵图已经释放出提前加息的信号。近期,美国通胀和就业数据进一步回升。6月其CPI同比上涨5.4%,核心CPI同比上涨4.5%,均超出市场预期并刷新近期高点;新增非农就业85万人,亦明显超出市场预期的72万人。通胀的继续升温和劳动力市场的改善,强化了美联储货币政策提前转向的可能,或引起全球大类资产的重定价、资本回流和金融市场波动等冲击。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复苏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中小微企业复苏的波动还较大,稳增长的窗口期临近尾声,经济复苏的压力也有所增加。在这种形势下,宏观政策宜继续保持稳字当头,随着外部冲击的加大和增长压力的增加,工作重心适度向稳增长、稳市场主体等偏移,继续加大力度提振内需。货币政策继续加大结构性支持力度,帮助中小微企业对冲原材料涨价的影响,同时继续强化防范影子银行、房地产等风险。从目前来看,本次降准已经落地,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30亿元,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财政政策继续发力托底经济增长,下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有望迎来发行高峰,管理和使用的强化也有助于项目资金使用提质增效,进一步促进投资发挥关键性作用。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研究员冯柏)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