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铂金 >

每日四张图纵览期市:有色、黑色全线上涨!沪锡创历史新高 铁矿站上1000元关口

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1514人参与讨论   2021-05-28 16:16:25

K图 im_0

K图 im_0

今日(5月28 )国内商品期货收盘走势分化,有色金属涨幅居前,沪锡、沪镍、硅铁、热卷、螺纹、铁矿涨超4%,尿素、锰硅、液化石油气、不锈钢涨超3%,焦炭、纯碱、沪锌、沪铜涨超2%,燃油、苹果、菜粕、沪铅、郑油、原油、沪铝涨超1%。苯乙烯跌超2%,甲醇、塑料跌超1%。

截止收盘,螺纹涨4.07%,报4933元;沪镍涨4.85%,报132310元;沪铜涨2.22%,报73350元;橡胶跌0.29%,报13660元;豆油涨1.03%,报8606元;热卷涨4.94%,报5328元;沪锡涨4.81%,报207900元;铁矿石涨4.11%,报1063元。

盘面上,黑色系期货集体反弹,有色金属涨明显,沪锡主力创历史记录新高,铁矿石重返1000元关口上方。国泰君安期货认为,近期国家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政策调控力度不断加码,国常近期针对大宗商品涨价连续发声,显示出国家对于控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决心,对市场情绪产生进一步冲击。从铁矿石供需面来看,年初至今持续表现出供需两旺的格局,需求端国内钢材的高产量叠加海外钢厂的复产恢复较为明显,而同时铁矿石供给端也有较为明显的恢复,年初至今库存的持续积累反映出总量端有小幅过剩,只是由于钢材持续高利润导致铁矿石结构性矛盾依然较为突出。从近期交易热点来看,国家政策的密集调控对市场心态产生持续冲击,价格连续下跌后情绪释放较为充分,成材端螺纹现货遇成本支撑,阶段性或制约下行空间,震荡反复。

焦点品种方面,螺纹、沪镍、沪铜、橡胶、豆油成为今日资金追逐对象,成交金额依次为:1684亿、1123亿、901亿、890亿、814亿。整体交投情绪较昨上升,螺纹依旧处于榜首位置;沪镍、沪铜交投额猛然上升。

能源化工板块涨跌榜(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金属钢材板块涨跌榜(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农产品食品原料板块涨跌榜(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活跃品种排行前十榜单

展望商品后市,任泽平分析称,这一轮大宗商品价格的高点应该临近了,大家可能还需要再等待一段时间,等待供求缺口缓解。分品种看,有色是国际定价,我们短期难以改变;但是钢铁受了国内碳达峰、碳中和、环保的制约,国内又有增加供给的空间,所以国内对钢价的调控是有办法的,战略的大方向是对的,注意节奏,这也是我想呼吁的。原油价格恢复到65美元一桶,这并不算高,只是从底部回到正常水平,而且原油价格长期受页岩油技术的压制。

国金策略指出,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第二轮上涨如期而至,但很有可能这是商品的最后一次普涨。我们之所以倾向于大宗商品或处在最后一轮上涨阶段,核心的原因在于后续供给端或均面临一定的压力,此外通胀压力之下央行特别是美联储政策的边际收缩同样会对商品涨价趋势造成负面冲击。具体而言,从上市公司一季报的数据来看,非金融企业资本开支增速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上行,而资本开支往往领先在建工程增速3个季度左右。与此同时,正如我们此前报告《从宏观和微观数据的背离看企业资本开支》提到的,这一轮资本开支扩张周期,设备购置相对厂房仓库投资率先发力。这意味着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的时间在缩短,也就是说下半年部分行业或迎来新增产能的扩张。这对于部分大宗商品而言,供给端的扩张或减弱价格的上涨趋势。比如,未来MDI、纸浆等产品价格或面临调整压力。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撰文指出,在大宗商品供求紧张关系尚未改变的情况下,短期内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增速或将达到8%以上,之后伴随大宗商品价格拐点出现,PPI有望在四季度回落。4月,中国PPI同比增长6.8%,为三年半以来高点。连平表示,与之前历次上涨有很大的不同,本轮PPI上涨有三个特殊背景,疫情和政策因素是核心推动力。他指出,一方面,疫情抑制供给复苏推动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各区域疫情控制的差异导致上游产品产出效率跟不上终端需求扩张,供求缺口难以快速收敛。另一方面,货币大幅宽松叠加财政轮番扩张加剧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财政扩张和美联储扩表导致大量廉价流动性脱实向虚,金融资产价格明显上升。美元指数下跌助推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财政刺激计划从救助转向基建显著提升了市场对相关大宗商品的涨价预期。此外,连平表示,环保限产政策的落地限制了短期内产能扩张和供给补充的速率,抬升了下游产品价格的涨价预期。因此,连平认为,旺盛需求下,短期内国际大宗商品供求关系依然总体偏紧。

深圳巨泽投资董事长马澄表示,他已经于五一节前清空了有关大宗商品的持仓。在他看来,随着全球通胀风险的上升,最迟到明年一季度,全球大宗商品将出现一波较大的调整。

中泰宏观首席陈兴认为,工业品价格快速上行期应该已经接近尾声,我国PPI增速即将见顶。二季度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较一季度出现明显变化,一季度是全球定价的原油和工业金属领涨,而4月是国内定价的钢铁和煤炭领涨,以铜为代表的工业金属涨幅适中,原油价格环比下降。

涨价品种的变化反映出大宗商品定价逻辑由需求向供给切换,这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引发:一是全球疫情再度抬头,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疫情分化,相对而言原油供需在发达经济体的占比更高,铜的供给主要集中在新兴经济体,因而原油涨幅不如铜;二是国内对于钢铁、煤炭供给的整治,钢企产量增速回落,而钢材社会库存目前仍超过1500万吨,2018和2019年同期只有1200-1300万吨左右,可见需求并不算强。

往后来看,一方面,全球疫情态势有所好转,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量已经从顶峰开始回落,供需缺口有望弥合;另一方面,国常会针对大宗商品上涨提到要保供稳价,特别是针对国内定价的钢铁和煤炭两大品种,故大宗商品定价将重新切换回需求逻辑。按照这个逻辑来看,原油应该还有小幅的上涨空间,毕竟海外发达经济体还没有完全恢复,但是随着供给跟上,空间也并不会很大。而国内消化大宗商品需求的地产和基建投资,后续均将趋于走弱,工业金属以及钢煤存在价格调整压力。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