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白银 >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究竟是谁成就了特斯拉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郭跃   2021-01-18 10:23:52

特斯拉的触底反弹与其在中国“落地生根”的节拍高度吻合。国产后带来的规模化,促成了整车成本的降低;不断下调的车价又收获更多的“韭菜”,形成生产与销售的良性循环。

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上海超级工厂的加速运转与特斯拉在美国生产的“走走停停”、柏林工厂建设的遥遥无期更对比鲜明。所以,“如果没有政策支持以及上海超级工厂及时投产,特斯拉可能真的就倒闭了”,有业内专家也这样认为。

截至当地时间1月13日收盘,特斯拉的市值达到8099.11亿美元,是第二名丰田汽车的3.85倍;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的个人财富随之飙升。2021年伊始,他就以超过1850亿美元的净资产,取代“在位”四年之久的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跃居新一任全球首富,成为新闻焦点。

但是,近在2018年,无论是陷入“生产、亏损地狱”而濒临破产的特斯拉,还是被迫辞去董事长一职的马斯克,都很难让人将他们与当下的“辉煌”联系在一起。不到三年时间,是什么将“岌岌可危”的特斯拉迅速拉上顶峰?对此,人们的看法与评论颇多,正所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观点认为,特斯拉的产品本身自有过人之处。不可否认,特斯拉确实抓住了全球电动化浪潮的窗口,并对产品加以高科技“包装”,多重概念加身热度攀升。但无论国内国外,特斯拉的装配工艺、产品品质都几乎是公认的水平线之下;更严重的是,暂时“告别”自燃隐患后,特斯拉引以为傲的自动驾驶又频频“宕机”,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屡屡现身,实难称得上是可靠放心的伙伴。

还有分析认为是特斯拉品牌的吸引力使然。特斯拉惯用“源源不断”的话题炒热自己,但无论是不顾及老用户感受和对品牌自身造成伤害的频繁降价、还是多次将质量问题 “甩锅”消费者,都无法带来正面“流量”。况且随着传统车企纷纷进军电动化领域,特斯拉也很难再一枝独秀。

更有人认为是马斯克以个人魅力撬动了市场。“不拘一格”的马斯克在推特上“唇枪舌战”、在国产Model 3交付仪式上“放飞自我”跳起尬舞等等,都赚足眼球并“吸粉”无数,但若说能以粉丝效应支撑车企发展,却也难以如此长久。

回顾历史,与特斯拉触底反弹节点相吻合的,恰恰是其在中国汽车产业和市场的“落地生根”。2018年7月10日,特斯拉与上海临港签署合作备忘录;次年1月7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即在一片农田中破土动工;仅一年后,2020年1月7日,特斯拉正式向首批车主交付国产特斯拉Model 3。

在需求最广泛的中国市场实现国产化,对特斯拉带来的助推不言而喻。迅速扩大的规模化生产大幅摊低了整车成本,也给了特斯拉频频降价的“底气”,继而销量不断扩大……实现良性循环。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超级工厂投入运营数日后,特斯拉股价便开启显著上涨之路,堪称其股价飙涨的原点。

不止于此,2020年全球疫情的突至,更凸显了上海超级工厂对特斯拉“绝不仅是锦上添花,更是救命稻草”的意义。得益于防控得力,中国率先实现全面复工复产,上海超级工厂更是加班加点、马不停蹄;甚至在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在2020年10月正式启动整车出口业务,将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Model 3出口至十余个欧洲国家。

与上海超级工厂火热生产对比的是,在美国本土,特斯拉于2020年3月24日发布了加州工厂无限期停工、停产通知,心急如焚的马斯克甚至曾在5月11日表示该公司将违反政府规定强行复工;而彼时,特斯拉德州工厂更还只处于施工阶段。

在德国,特斯拉柏林工厂进展同样缓慢。根据规划,拥有50万辆产能的柏林工厂将在2022年满负荷运转,然而日前曝出,特斯拉柏林工厂只招到了小部分工程师,其内部人士更透露,该工厂的竣工日期可能会推迟3至6个月。

可见,如若没有上海超级工厂的有力支撑,特斯拉能否从全球疫情中全身而退还是未知数;也正是中国市场的雪中送炭,成就了特斯拉的逆境重生及耀眼的资本市场成绩。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中国对于特斯拉意义重大,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与潜力推升了特斯拉的整体表现,”他还强调,“也是得益于中国对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建设、投产的帮扶,才促成其在美国生产遭遇瓶颈时仍能快速发展,如果没有政策支持以及上海超级工厂及时投产,特斯拉可能真的就倒闭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跃)

相关阅读:

无视消费者权益 “问题生”特斯拉闯了多少祸?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