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外汇 >

信托公司事业部,一地鸡毛?

来源:资管云   2022-02-22 18:24:52

最近读《一位银行家的管理笔记》,看到前浙商银行(行情601916,诊股)行长大人也在吐槽事业部,说中后台怎么心理不平衡,给前台事业部下绊子;说客户怎么在同一个业务上被行里不同部门重复营销,不堪其扰;说事业部如何克制不住贪功冒进,最终引发风险事件……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令人忍不住隔空疯狂点头:可不就是,可不就是嘛!

这几年调研资管机构比较多,见到了无数事业部的“残骸”。

之所以叫“残骸”,是因为资管机构的“事业部热”大约是从2013年兴起的,到2016,2017年左右到达顶峰,之后随着《资管新规》的发布,监管趋严,牌照优势渐衰,靠几个人、几杆枪就能打下一片江山的日子渐渐一去不复返了。虽然之后,也有机构在吸引不到人才的情况下,考虑事业部模式,但也都是犹犹豫豫,小打小闹,不复当年盛景。而残存的事业部常常因为激励不兑现、风险爆发被追责或业务步入周期低谷,矛盾不断,龃龉丛生。

到底现在还能不能搞事业部呢?搞到一半的事业部前路如何呢?

要掰扯清楚这件事,先要把“事业部”这个含糊的名词定义一下。

最极端的事业部,是“国中国”,财权、人权、事权都在事业部负责人手中。财权自然是跟公司按约定比例分成的权力,而事业部内如何分配,公司也是无权过问的;人权是招人定岗的权力,由于事业部自负盈亏,所以公司也不能干预人家要用多少人达成KPI,至于title,更是事业部负责人以下的职级随便给了;最后事权,表面上说的是可以干什么业务,怎么干业务,由事业部说了算。但实际上,就是把风控的权力给了事业部。这样的事业部,在公司里完全自成一体,不过是借公司一块牌照罢了。

之所以有这样强势的事业部,源于2013年,公募基金牌照大放开,新成立的小基金公司背负着高额的IT、运营成本,急需收入,但要想招募明星投资团队、销售团队,不仅给不起钱,甚至画不出大饼,能许诺的只有公募平台优势一项。

“国中国”是最高效的事业部,同时也是最危险的事业部。因为公司失去了对业务风险的把控,而事业部全体,都因为激励制度,更倾向于短视和冒进,有着“狠赚一把、提前退休”的孤勇。所以主动管理产品难做,就开始接通道业务,通道业务费用压低,就敢于染指结构化债券发行。此时公司可能还在为了营收快速增长沾沾自喜,但监管一个收紧,违约潮一个大浪,流动性一个危机,暴雷就呼之欲出了!而一旦暴雷,本打算白嫖的公司,意识到是自己被白嫖了,自然难以宽容事业部单打独斗的不易,清算、追责加扫地出门,一套“悔不当初拳”打出来,本来还可以挽救一下的局面,往往变成小事化大,大事爆炸。

次一级的事业部,是“国中井”,有财权、人权,没有事权。这种模式,常出现在转型中的信托公司。因为信托以往从事非标业务时,用的就是事业部制,每个团队几个人,在外地租个办公室,既找资产又找资金,甚至把运营、交易的活儿都干了,前中后台一条龙,每年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营收不在话下。后来大家接触新业务——FOF/TOF、固收或消费金融,也自然而然想到沿用此法。先找一个相对专业的事业部负责人,团队由他搭建,分成也提前谈好,指望他组成的团队,能像非标团队一样,在信托的土壤里自由疯长。

信托公司坚持将“风控”把在手里,是有原因的,因为当前信托客户的刚兑预期仍然强烈。这种客户的好处是,甭管你卖什么,咱闭着眼睛就敢买;但坏处是,只要你亏一点,咱上门静坐拉横幅。所以不得不净值化的业务团队跟底线是保本的公司风控,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风控成了业务的掣肘,业务成了风控的漏洞。加之业务团队的激励高,压力也大,等不及给所有人解释清楚细节就得上马了;但风控团队的薪水少,责任却多,看着谁报上来的签批都像是给自己挖坑。久而久之,公司前中后台关系剑拔弩张。

很多信托公司本是想着靠事业部这条鲇鱼激发公司活力,科普标品知识,带动全公司朝着新的发展方向迈进,但最终的结果常常是,事业部在四处碰壁后,紧紧抱团,跟公司其他部门之间竖起高墙壁垒,不想让任何人了解自己的业务细节,进而指指点点,拦东挡西。更进一步的,投研事业部为了提高效率,自搭运营,自设风控,自建IT;财富事业部为了不被限制,承接外部产品的热情远远高于扶植公司自有产品线。事业部的“井”越建越深,“墙”越垒越厚,发展虽好,却不能实现带动公司整体转型的最终目标。

如果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风险,事业部团队溃散了;或者发展得好,被更有钱的东家看上,整坨挖走了,那么公司多年的孵化,就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仅业务没人顶上,留下一堆产品更是不知如何继续运作才能确保安全。

最后说说最轻型的事业部,是“国中钉”,只有财权。这种模式,容易出现在牌子不响,募资能力不强的中小资管机构,也有可能出现在原本薪酬激励水平不太市场化,改动又不方便的央、国企,为了引进核心人才,而特事特办,给予单独激励。这种轻型事业部,对公司管理和风控的影响比较小,就算增加些职场矛盾,也在可hold的范围内,只是不利于长期发展,不仅是对公司,也有对个人的。

我曾见过一个异军突起,规模暴增的财富管理事业部,离职员工常有骂娘的。因为公司会许以高激励吸引人才,来了之后就要求客户线上化,同时每年都增加KPI。有资源的新人第一年来往往收益颇丰;第二年咬牙硬干完成了增量指标,激励更高;但第三年无论如何也完不成了,自己的存量客户都贡献出来了,团队竞争激烈,想要增量客户又难如登天,而公司连年增长的KPI考核铁面无情,一旦不达标,只有离职一途。落寞离开的员工多了,终于反应过来,公司不就是靠着事业部激励为饵,吸引八方财富经理把自己的客户献出来,榨干资源后再一脚踢开么?!

去年公募基金也有一个八卦,一位明星基金经理业绩不好,公司迫于代销行的压力,逼着他调仓。但明星基金经理是事业部制的,平日里研究、销售、甚至形象宣传都是自己一力承担,除了年底分成,跟公司基本没啥牵扯,怎么肯为了缓解公司的困扰,绝了自己翻盘的可能。于是两下里公开骂战,狠狠伤了一波声誉。很多吃瓜群众围观讨论,有的说是公司的错,不该干预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有的说是基金经理的错,偏执而缺乏大局观。但究其本质,还是事业部制下的投资人员没有和公司融为一体,彼此之间既没有互相成就的感情,也没有分工配合的牵制。当八卦最终平息,同业们特地给这件事儿取了个名字,叫“XX基金削藩失败事件”。

为什么曾经是“效率”代名词的事业部,如今在资管行业举步维艰了呢?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资管行业越来越卷了:一方面竞争激烈;一方面风险加剧。

竞争激烈,就需要公司能力的提升,而这种能力,不再是投研几个人水平高,销售几个人资源硬就能实现的,而是前、中、后台通力配合,长期投入、长期培育才能形成的足以跨越周期的合力!

而风险加剧,决定了现在不是资管机构大干快上的时候,在《资管新规》后时代,只要活得下去,规模增速慢不要紧,暴雷挤兑吃官司或被监管处罚停业务才是真能死逑的原因。

求稳,求长,求配合,决定了当前阶段,事业部不是资管机构的最佳选择。就算公司因为招人难,起步难,不得不采用事业部;或是已经许了条件,事业部运作多年,也该针对其广泛暴露出来的短板,及时修补,朝着严控风险、增强融合的“大一统”方向努力。

而对于个人来说,哪怕事业部的条件再诱人,也该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顺利赚到这笔钱,能不能善始善终,全身而退。

作者:曾 荣

来源:资 管 云

首发于《恒生世界》杂志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