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外汇 >

基金“盆满钵满”,为何基民“收益微薄”,一份深度研报告诉你

来源:金融界网   2021-01-22 15:26:37

金融界网1月22日消息,回顾去年,偏股型基金整体赚得盆满钵满,平均年回报50.72%大幅超过沪深300同期27.21%的收益率。然而,也有细心的投资者发现,自身的实际赚得的收益率名下低于自己选购的基金产品展示的回报率。不少人纷纷发问,为何“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

收益衡量标准:基金总回报 ≠ 投资者回报

什么是基金总回报?是按照基金单位净值计算基金在某一时间段内的回报率,更多反映的是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看到基金展示的回报率。

那投资者回报又是什么呢?期间投资者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后计算出的接近投资者真实体验的回报率。当基金总回报为正值,而投资者回报低于总回报,甚至为负值时,就会出现“基金赚钱,而基民不赚钱”的现象,而这也是目前国内基金投资者们内心的真实感受。

晨星最新研报指出,近十五年来,国内开放式偏股型基金的投资者回报常常落后于基金总回报。在2005至2019年间,除2015年情况略好之外,其余年份投资者回报落后的基金数量占比都超过50%,平均占比为83%,其中2006年至2009年占比均超过98%。由此,国内偏股型基金投资者回报表现并不理想。

那现在问题来了,造成基金投资者回报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晨星认为,原因有三:

1.基金种类繁杂,择基择优难度增加

近两年,公募基金产品总数规模日益扩大,尤其在2020年,新增基金1239只,增长率一度高至94%。对于投资人来说,挑选一只优质基金难度也相应提升。再加上,近十年居民投资需求日益旺盛,且连续两年基金大年,大量资金涌入基金市场,挑选难度更是难上加难。

2.“短跑冠军”不等于“长胜将军”

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最常见的的投资方式是按排名来选择基金产品。实际上,这样的方式很难选中在中长期也能保持收益率领先的基金,从而也无法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数据显示,从2009至2019年十年间,比较国内普通股票型基金及偏股混合型基金净值增长率排名数量可以发现,前一年表现前1/4的好评基金中,平均近71%无法在次年保持领先。

3. 追涨杀跌,踩不准投资节奏

在我们分析投资者回报与基金回报之间差异的时候,投资者行为不容忽视。

一方面,个人投资者在时点把握上处于劣势,何时买入,何时卖出,有时个人投资者们并不能有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投资者自身的心里和行为规律也需要留意。一般来讲,投资者会以较高频率频繁关注基金收益或者排名。研究数据显示,持单只基金平均时间5年以上者,每天查看净值人群约为27.87%,而单只基金平均持有时间少于3个月者,则有64.24%的受访投资者会每天查看收益和排名。在A股市场变化莫测的前提下,投资者们更容易草木皆兵,能够“波澜不惊”稳定持有的人少之又少。由此,投资人受益难免受到影响。

那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投资者回报呢?

1.制定理财计划。建立一个合理的理财目标和计划,并将自身的风险偏好、流动性需求以及投资期限纳入考量范围。

2.在大类资产配置的指导下长期投资。建立一个完整的多资产类别投资组合,了解各大类资产收益、风险,从而实现分散风险的同时达到收益的最大化。

3.挑选优质基金并重视基金经理的选择。投资者需要在关注历史业绩的同时,参考基金经理的证券选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时机选择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关注一些定性指标,比如: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投资方法、基金管理经验等。

4.长期持有低费优质产品以控制投资成本。投资成本越低,投资者可以获得的回报就越高。基金的投资成本主要由两类费用构成:一类是基金运营费用,主要由基金管理费和托管费构成,每日从基金资产中计提,费率的高低由投资者选择的产品而定,每日净值变动都是扣除了日均基金运营费用后的涨幅,对于长期收益的影响更是尤其显著;另一类是交易费用,主要是买卖基金时支付的申购赎回费用,投资者要结合自己的投资期限进行判断,选择后不再轻易动摇,以避免不必要的交易成本。

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投资者都可以从自己过去的投资行为中得到启发:

市场跌宕起伏,收益越高风险越大。即使是精明的专业投资者和基金经理也会采用纪律性的投资方式避免择时投资带来的风险。所以,普通投资者更应该制定一个符合自身需求和风险偏好的理财计划并选择优质基金长期持有。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