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

重磅利好!林郑月娥刚刚宣布,建设香港北部都会区,研究“港股通”以人民币计价,增加房屋供给

来源:中国基金报   2021-10-06 17:21:59

假期倒数第二天,港深互联又传来一系列好消息。

10月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公布任期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在香港北部建设新的都会区和科创新区,与深圳科创园区组成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双城三圈升级

今年《施政报告》最重磅的消息之一就是提出建设香港北部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都会区,并开拓更多可供居住和产业发展的土地。

计划建设的“北部都会区”面积达300平方公里,包括现在的元朗区和北区,覆盖由西至东的深港口岸经济带及更纵深的腹地,将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并营造“城市与乡郊结合、发展与保育并存”的独特都会景观,帮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同时,支撑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维港都会区也将“扩容”,扩大至包括“明日大屿愿景”的交椅洲人工岛填海。两大都会区将能提供大量土地,完善香港的空间布局,推动香港未来发展。

目前,深港两地已经形成了“双城三圈”的空间格局,即深港两地之间由西至东分别建成了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和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覆盖了深港口岸经济带和深圳发展最成熟的都市核心区,未来,具有庞大发展潜力的北部都会区也将成为双城连接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

北部都会区目前已经包括天水围、元朗及粉岭╱上水等已发展成熟的新市镇及其相邻乡郊地区,并有六个处于不同规划及建设阶段的新发展区和发展枢纽,包括古洞北╱粉岭北、洪水桥╱厦村、元朗南、新田╱落马洲、文锦渡和新界北新市镇,将成为香港未来20年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最活跃的地区。这里拥有多达七个跨境陆路口岸,是香港境内促进港深融合发展和连系大湾区最重要的地区。

北部都会区的发展,将提供大量新住房。目前,区内的多个已规划或规划中的发展项目,预计可提供约35万个住宅单位;北部都会区可额外开拓约600公顷用地作住宅和产业用途,估计可提供的住宅单位为约16.5万至18.6万个。连同元朗区和北区现有的39万个住宅单位,整个北部都会区发展完成后,总住宅单位数目将达90.5万至92.6万个,一共可容纳约250万人居住;都会区内的职位数量也将由现在的116.6万个大幅增加至约65个,其中包括15个创科相关职位。

科技新区

过去几年,香港特区在创新科技方面一直在加速追赶,但土地等拍套设施不足仍然成为创新产业(行情300832,诊股)发展的一个障碍。

《施政报告》提出,善用落马洲管制站迁往深圳新皇岗口岸后腾出的土地和毗邻的部分鱼塘和乡郊土地,以及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内原有用地规划,将合计约150公顷土地用作创科用途,新建新田科技城,发挥更具规模效益的科技产业群聚效应。

未来,港深创科园与落马洲/新田一带地方将会整合为新田科技城;新田科技城连同深圳科创园区将组成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林郑月娥表示,占地540公顷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可集港深两地优势,势必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同时,配合前海扩区方案为香港特区专业服务带来的大量机遇,香港特区还计划藉此契机提升洪水桥╱厦村为新界北现代服务业中心,范围扩大至与前海隔湾呼应的流浮山,建立可媲美数码港的地标性创科设施。目前,数码港是香港特区创科界的标志性区域之一,已经孕育了5个独角兽企业。

为配合北部都会区的各项发展,未来,特区政府还计划将部分政府设施及写字楼迁往该区。

北部交通网

林郑月娥在发表《施政报告》时指出,北部都会区的整合和扩容工作,将会由以铁路为运输系统主要骨干所带动。

计划发展的铁路项目包括:

?连接洪水桥╱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铁路;

?把正在规划的北环线向北伸延,经落马洲河套地区(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港深创科园)接入深圳的新皇岗口岸;

?探讨将东铁线伸延至深圳罗湖并在深方设立「一地两检」口岸,在现有罗湖站及上水站之间增设一个非过境铁路服务的新铁路站,以释放罗湖╱文锦渡及上水北一带的发展潜力;

?将北环线由古洞站向东伸延,接驳罗湖、文锦渡及香园围一带,再南下经打鼓岭、皇后山至粉岭;及

?探讨兴建尖鼻咀至白泥自动捷运系统的可行性,以带动该区和流浮山的发展。

跨境陆路交通方面,过去几年,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港珠澳大桥(大桥)和莲塘╱香园围口岸三项重大跨境基建相继落成,有助于香港融入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施政报告》透露,港深政府已成立“推动港深跨界轨道基础设施建设专班”,共同构建“轨道上的大湾区”。此外,粤港两地政府正全力推进“大桥港车北上不设配额计划”,待疫情受控和免检疫“通关”逐步实施后,可让合资格香港私家车经大桥往来香港与广东省而无须事先取得常规配额。粤港两地政府也同意计划可稍后伸延至另一个陆路口岸。

研究“港股通”以人民币计价

《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申支持香港进一步推进与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强化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及推动金融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

林郑月娥表示,香港会相应在五个方面加紧努力,包括支持港交所进一步改善上市机制和在征询市场意见后,在香港设立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的上市制度,以及进一步扩大跨境人民币资金双向流通管道、离岸人民币产品和工具发展,研究提升发行及交易人民币证券需求、容许“港股通”南向交易的股票以人民币计价等具体措施。

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表示,乐见政府支持拓展互联互通计划、继续完善上市机制,以及发展香港市场作为人民币产品交易中心等措施,港交所期待与特区政府及业界紧密合作。

《施政报告》还提出通过考虑税务宽减进一步吸引家族办公室落户香港,提升国际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地位;支持港交所与广州期货交易所就碳排放交易相关金融产品开展合作,并评估将香港发展成为区域碳交易中心的可行性,提升香港作为区内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枢纽;及推动跨境金融科技,与内地积极研究建立一个一站式沙盒联网,利便粤港澳三地的金融机构及科技公司测试跨境金融科技应用项目。

“优才计划”年额度扩至4000

林郑月娥指出,香港正面对人口急速老化及生育率持续下降的挑战,人力资源供应面临瓶颈,需要更进取地吸纳更多非本地人才,推动高端经济发展和抓紧《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大湾区的发展机遇。

去年,为扩充香港特区人才库,特区政府已经宣布将“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优才计划”)的年度配额倍增至2000个,去年一年有超过1700名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才获发配额。

林郑月娥表示,为吸引更多全球人才来港工作,决定进一步将优才计划的年度配额倍增至4000个。

与此同时,特区政府还决定扩容人才清单,新增“资产管理合规专才”及“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财经专才”专业,并扩大部分原有专业的领域,涵盖医疗及健康护理科学、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和艺术科技专才,并优化法律及争议解决专才的要求,以配合香港未来重点发展金融、创科、文化艺术和争议解决服务的政策方向。

为吸引及留住顶尖法律人才,香港特区律政司还将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放宽解决国际商业纠纷的资历要求、厘清业务交易律师相关证明文件要求等,并将去年6月推出的先导计划常规化,短期来港参与仲裁程序的合资格非香港居民可以访客身分入境,无须事先取得工作签证,巩固香港作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地位。

林郑月娥透露,中央相关部委将积极考虑促进粤港两地人才流动,特别是便利居港的外籍人士前往大湾区内地城市进行商务、科研、交流访问等活动的有关安排,并已同意于今年底与特区政府进行工作会商,有助于提升吸引外商和海外人才落户香港。

增加房屋供给

对于普通民众最为关注的住房问题,《施政报告》也再度给出回应。

未来十年(即2022-23至2031-32年度),香港特区政府已准备好约350公顷土地,预计可兴建约33万个公营房屋单位。私营房屋方面,特区政府争取未来十年准备好约170公顷土地,通过卖地或铁路物业招标为市场提供可兴建约10万个单位的用地。

同时,特区政府将多管齐下,增加土地供应。包括推进多个新界新发展区项目、东涌东填海工程、交椅洲人工岛填海工程和新界北多个发展区的相关研究。

林郑月娥表示,持续推进的大型项目及策划中的项目可望于中、长期提供约40万至50万个公、私营房屋单位。加上北部都会区新拓土地可供兴建16.5万至18.6万个房屋单位,预计2031-32年后的下一个十至十五年的房屋供应量可高达56.5万至68.6万个。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